郭文明
【摘 要】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写作能力是体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尝试采用“先说后写”的方式,让学生在说话过程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和源泉,引导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先说后写”的“说”并不是随便说,而是有目的地说;“写”也不是将说的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而是在精简的前提下写出更加精彩的作文内容。本文通过“先说后写”这种教学模式的阐述,详细论述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语文素养;作文教学;从说到写;训练模式;循序渐进;写作能力
学生从咿呀学语时就接触到母语的口头语言。进入小学,学生才真正开始学习语文。低年级先学拼音,再认汉字,到中高年级就开始进行系统的作文训练。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学会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写作水平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紧抓“说”“写”不放,从“说”到“写”,努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教师如深挖文本,学生则跳出文本
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有幼儿园的学习经历,但那大多是以游戏为主,学生只积累了些平时交流的口头语言,还没接触到真正的书面语言,必须进行系统的“说”的训练。
1.一句一句地说
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不强。教师应走进文本,善于抓住课堂教学“说”的契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大胆发现,不失时机地进行说话练习,要求学生大声说,说完整的话,激起学生“说”的兴趣。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时,文中许多小动物都会说话,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教师要及时指出这是拟人化的故事,让学生照样子试着说一说。学生会尝试说:“荷叶是花蝴蝶的舞台。”还有的学生跳出课本说出:“小闹钟是我的好朋友,每天早上都叫我起床去上学。”这种说话练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走进文本,学生仿照说话,先说短句子,再练长句子,一句一句地说,学生就会慢慢掌握许多句式。
教学时,随时关注关联词语,尝试说话,由浅入深,进行说话练习,学生对句式的掌握就会更加深入和全面。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一分钟》时,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因为元元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没及时赶到十字路口;因为没及时穿过十字路口,所以没赶上公共汽车;因为没赶上公共汽车,所以只好走到学校;因为步行到学校,所以迟到了二十分钟。有一次,周一的升旗仪式上,班级连续三周得到“文明卫生”流动红旗。上课铃一响,我神采飞扬地走上讲台说:“同学们,大家知道今天老师为什么特别高兴吗?”学生纷纷举手:“因为我们班又得到了文明卫生流动红旗,所以您非常高兴。”
2.一段一段地讲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抓住契机善加引导的过程,契机何在?我觉得教师善于发现并深挖有效的文本信息很重要。哪怕是教材中一个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自然段,也是需要学生领悟后加以运用的。这就要求教师走进文本,深挖文本。课文《风筝》第一自然段一句话:“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其实,这是一种开门见山的写作方法,告诉的是谁最喜欢干什么。我们能不能也用这种构段的方法写出自己最快乐的事呢?学生略一思索,就激动地举起手来:“在暑假乡下这段日子里,我最大的快乐就是随表哥去池塘边钓鱼了。”到了中年级,学生先练习短的自然段,逐渐加长学生“说”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我要求学生每星期至少读两篇自己感兴趣的课外文章并完成《阅读记录卡》。每篇文章摘抄五个好词、两个佳句,为今后写作做准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有许多好词,如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成群结队、美丽富饶等,要求学生结合平时好词佳句的积累,自己设计生活场景,用上这些好词,说一个片段。有位学生说出了周末去超市购物的情景,这些好词全用上了,十分精彩。
3.一篇一篇地述
本学期,结合我校开展的大阅读活动,按照“晨诵、午读、暮省”的要求,我利用三年级的午读课本《格林童话》,在班级开展“一周故事大家讲,大家评评谁最棒”活动。刚开始,选择篇幅短一点的故事,我利用中午自习时间讲给大家听,学生回家后,自己继续熟悉故事内容。鼓励讲得好的学生将视频发到班级群里。许多学生想方设法吸引大家,在语调、轻重音、面部表情等方面下足了功夫,讲得绘声绘色,先从《猫鼠交友》《三片蛇叶》到《小红帽》《大拇指》,再到《傻小子学害怕》《白雪公主》,篇幅越来越长。少数学生开始复述故事有困难,我只要求他们读出故事,但看到大家在视频里都是脱离课本讲,都不愿落后。通过这一活动,许多学生说话能力得到锻炼,说话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教师如找准入点,学生则文如泉涌
学生会“说”了,“写”就变得简单多了。在进行写作练习时,教师要思考写作目标是什么?是写作方法的迁移,还是情感聚焦点的升华;是课堂空白点的充实,还是语言生长点的生成等,这些教师先做到心中有数,紧扣学段的训练重点、文本特点及学生的写作实际,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课本是重要的写作资源,将“说”与“写”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随文练笔就是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具体地说,练笔处可以是最能触动学生思考的思维点,可以是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也可以是矛盾沖突的焦点,还可以是情感的喷发点……总之,作为写作训练的切入点,宜小不宜大,要精心选择,力求一练一得,扎实有效。
1.写法挪移时
《翠鸟》中,引导学生用拟人的手法写翠鸟的外形,就是为语言的生长点而训练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三自然段先写画的全景,第四自然段再选一个特景来写,如把这种写法应用到班级大扫除中,学生就会很好地安排大扫除中的层次了。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发现本文的整体结构。文章是按兴安岭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来组织全文的。师生一起寻找可以模仿的写作素材,很快就把自光集中到人们休闲锻炼的宛陵湖公园,这里是我们学校每年踏春的好去处。有了新的素材,又有了构段方式,写作就变得简单多了。我让学生先尝试写一个小小的片段——《宛陵湖的春天》,由此推及到宛陵湖的夏天、秋天、冬天三个片段,将四个片段有机组合就成了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美图的宛陵湖公园》。
2.情感升华点
课文中,往往有一两个句子高度概括地反映出作者强烈而丰富的情感。教学时,若能将这些浓缩的情感用练笔化开,就能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到这份情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是情感的浓墨重彩处,可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是李白,孟浩然的船不见了,你此时的心情如何?学生会写出:孟浩然啊,我们之间的友谊就像这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永世不绝……这样就赋予这次离别更多的语意,更特别的情味。作文教学中,通过恰到好处的练笔,可以切中肯綮,写起作文来就“提领而顿,百笔皆顺”了。
从“说”到“写”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精心选择,循序渐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感而发,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敏.好作文哪里来——谈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指导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6(10).
[2]陈玉芬.小学生作文指导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
[3]孔敏杰.浅谈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J].神州(中旬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