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芹
内容摘要:《琵琶记》是高明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古典戏剧,也是我国南戏的代表著作。剧中主要讲述了书生蔡伯喈与其妻赵五娘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本文仅对其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琵琶记》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琵琶记》是元朝末年著名戏剧家高明代表作,剧中主要讲述了书生蔡伯喈与其妻赵五娘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它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古典戏剧,也是我国南戏的代表著作。
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民间流传的作品翻改的。蔡伯喈的故事早在民间流传,并被多用作说唱素材。但是蔡伯喈的故事一经高明翻改,思想内容发生了极大变化。比如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中写道:“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蔡中郎是个被否定的反面人物;《南词叙录》说古南戏《赵贞女蔡二郎》写的是“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是个负心汉的故事。高明把一个弃亲背妇的蔡伯喈变成时刻怀念父母和不忘发妻的“全忠全孝蔡伯喈”、把他对父母“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的“三不孝逆天大罪”和再婚牛府的负心行为,归结为“辞试父母不从,辞官皇帝不从,辞婚牛府不从”的“三不从”的客观环境。高明的这一番精心更改,就是想借这个剧本宣扬封建道德观念,在戏剧舞台上树立起“孝子贤妻”的样板。正如他在《琵琶记》开场〔水调歌头〕中说:“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怎样才算有关“风化”的创造呢?词中直言:“只看子孝与妻贤”。
由于高明翻改《琵琶记》是以民间传统戏文《赵贞女》根据,所以原戏文的思想光辉并没有完全抹去,又由于作者世界观中进步因素的影响,使《琵琶记》的实际内容,往往突破作者逻辑思维的推理规范,作品中那些遵循艺术创造规律的情节场面中所流露的思想倾向,有時同作者特别指明的思想观点并不完全相符。拿戏中蔡伯喈的形象来说,作者声言要把他塑造成“全忠全孝”的封建士子典范,实际上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蔡伯喈,却在仕途进与退之间动摇、徘徊,在“事君”与“事亲”的矛盾中痛苦、彷徨。蔡伯喈既不想尽忠,又不想尽孝,请问,哪来的“全忠全孝”?在蔡伯喈的身上,既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和毒害,又体现了功名利禄与家庭幸福的冲突和对立。蔡伯喈的苦闷和窘态,是元朝知识分子进退维谷命运的写照;他的懦弱和猥琐,是严酷现实威逼和封建正统教化的缩影。因此,蔡伯喈的形象客观上起着暴露和针砭封建黑暗社会的作用。戏中的赵五娘,由于作者继承和吸取了民间戏文的思想与艺术精华,对她作了较多忠实于生活的描写,因此把她塑造成一个真实动人的光辉妇女形象。她的遭遇,是封建社会广大劳动妇女苦难生活的反映。她的自我牺牲、舍己为人的可贵精神和善良、勤朴、坚忍、尽责等美德,是我国劳动人民传统高尚品质的概括。因此这个形象在人民心目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另外,《琵琶记》中作为背景出现的灾荒岁月人民苦难生活画面,乡间社长与里正鱼肉百姓的现实图景,上层宅第中骄奢糜烂生活的写真,都真实地反映了元代社会风貌。纵观《琵琶记》所写,它把同情倾注于善良而不幸的人们,把怨恨洒向万恶而可诅咒的人间,却把希望寄托于腐朽而虚伪的凤姐伦理的光大,这就使得它成了一部思想内容复杂、剧情难免抵牾、基本倾向进步但又夹杂封建糟粕的作品。
《琵琶记》之所以在我国文学史、戏剧史上产生巨大、深远影响,也同它高超的艺术成就分不开的。
1.对比式结构布局。它将蔡家与牛家两条线索上的情节关目交错安排,有意突出贫富苦乐得强烈对比。如,一边是找五娘临妆感叹,一边是蔡伯喈杏园春宴;一边是饥荒灾难临头,一边是洞房花烛喜庆;一边是糟糠自厌,一边是消夏饮酒;一边是家破人亡、罗裙包土筑坟茔,一边是锦衣玉食、面对圆月赏中秋------这样对比穿插,加强了悲剧性的冲突,丰富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2.细致的人物心理刻画。既清丽可观,又能突出人物个性特征的曲白运用,历来为人们所赞赏。如著名的《吃糠》一出,赵五娘的曲文是:
〔孝顺歌〕呕得我肝肠痛,泪珠垂,喉咙尚兀自牢嘎住。糠!遭砻被舂(左木右午),筛你簸你,吃尽控持。悄似奴家深狼狈,千辛万苦皆经历。苦人吃着苦味,两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去。
〔前腔〕糠和米,本是两倚依,谁人簸你做两处飞?一贱一贵,好似奴家共夫婿,中无见期。丈夫,你便是来么,米在他方没寻处。奴便是糠么,怎的把糠救得人饥(左食右妥)?好似儿夫出去,怎的教奴,供给得公婆甘旨?
由糠的难咽,被砻舂而想到自己备受生活苦难得身世;再由糠与米的一贱一贵、被扬作两处的遭遇,而想到自己与蔡伯喈分离后的不同命运。联系丰富,类比恰当,被人们称为神来之笔。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