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摘 要]古典诗词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古典诗词中往往一两个核心词语的学习会给学生带来理解障碍,如果不能高效解决,甚至会影响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知。为此,教师就需要紧扣词语,从情境、想象和资源拓展等多途径出发展开教学,以使古诗教学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关键词]古诗意境;关键词语;创设情境;想象体验;链接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5-0003-02
古典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我国灿烂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诗词的学习是学生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提升言语生命的绝好载体。但古典诗词与当下的言语习惯有着较大差异,这给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蒙上了一层阴影。笔者认为,紧扣古典诗词中较为生涩难懂的词语,作为解构诗词的切入点,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巧妙利用情境,在转化中融化词語障碍
1.顺应认知思维,在形象认知中理解词语
统编教材中《池上》这首小诗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之手,虽然整首诗的语言浅近、生动,但“浮萍”和“踪迹”这两个词语学生还是难以理解。很多教师要么直接告知学生词语的意思,要么就是从识字教学的角度,对生字进行拆解学习。笔者以为,这一类词语的教学应该顺应学生的认知方式,先出示与词语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猜测,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浮萍”和“踪迹”分别是什么;在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生字的构成出发,紧扣“浮”字的三点水、“萍”字的草字头来印证自己的观察和猜测,从而达成深化词语教学的目标。在教学“浮萍”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之前学习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说说雪地里留下的是什么,在生活中还在哪里看到了“踪迹”,从而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来检验、巩固学生的认知所得。
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借助图片、字理以及生活原始经验,化抽象为形象,激活了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原始储备,使学生轻松掌握了两个词语的意思。
2.搭建认知平台,在微课补充中理解词语
古典诗词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灵活、多元地运用微课辅助教学,对于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拉近学生与古典诗词的距离有着重要作用。
以教学统编教材《敕勒歌》这首北朝民歌为例,文本中“茫茫”“苍苍”“见”等词语看似简单,但其所展现的画面和所凸显的意境却非常丰富。于是,笔者就利用微课平台,通过图片收集、音乐熏染、视频制作,展现了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广阔草原图景,对学生的认知形成直观冲击,使学生理解了诗中“茫茫”“苍苍”的意思以及词语所呈现出来的丰富意境。笔者还利用动态画面,重新还原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境,将一个“见”字的动态感展现出来,让古典诗词中难懂的词语在学生的意识中鲜活起来。
教师以微课平台为基础,真正激活了学生内在的认知通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依托丰富想象,在体验中消除词语障碍
1.紧扣生活,借助提示理解词语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应承担起点拨与引领的重任,不能仅仅是知识的告知者、传授者,还需要通过巧妙的暗示性、引导性语言,或质疑问难,或矫枉过正,或提升深化,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突破障碍。
还以《池上》一诗的教学为例,其中“偷采白莲回”的“偷”字,如果依照工具书来解释,整首诗的价值取向和意境都将会受到严重的破坏。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这样点拨:“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背着大人,偷偷地做过一些事情?”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将“偷”字所蕴藏的童真童趣连接起来,并与诗中的小儿建立起平等对话的通道,对诗歌形成了强烈的体验认知。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针对学生理解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进行了巧妙地暗示与引领,激活了学生自身的生活储备,打通了诗歌词语和内在意境的认知障碍,使一个聪明可爱、天真活泼的孩童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学生的意识中。
2.角色置换,借助续编理解词语
与白居易的《池上》相比,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其意境更加深远,加之教材编者将其编选在低年级教材中,给学生带来的认知障碍更大。教师为了让学生关注诗中“立”“早有”“才露”等词语的大意,就引导学生在小蜻蜓、小荷叶中选择一个角色,尝试进行角色对话,相机结合诗歌的整体内容,深化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从而将诗中最大的理解障碍消除,使学生深入感受到小蜻蜓和小荷叶之间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将自己想象成诗中的人或物,引领学生进行了个性化、实践化的思考,提升了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帮助学生深刻而多元地理解了词语。
三、多维链接资源,在拓展中瓦解词语障碍
1.鲜活的故事,在理解词语中增长智慧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教师可以借助故事的拓展,与诗词内容形成关联,让学生在聆听、阅读故事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增长智慧。
教学统编教材《石灰吟》这首诗时,教师将“人即是物,物即是人”的特点作为这首咏物诗教学的重点。但如何才能让学生从诗歌中的石灰,看到于谦这个人物呢?教师根据诗歌内容,相机拓展了于谦的故事。比如,对于“千凿万击”的理解,补充了于谦年少时用心苦读的故事;对于“烈火焚烧”的理解,拓展了于谦青年时为官清廉的故事;对于“粉骨碎身”的理解,则拓展了于谦在著名的土墩堡战役中的英勇表现;最后,“要留清白”的理解,补充了于谦为了坚守正义,不愿屈服,最终慷慨就义的故事。如此一来,学生就明白了,这首貌似写石灰的古诗,其实暗暗地指向了诗人于谦的一生。整首诗以石灰的制作过程为主线,其实就是于谦一生的浓缩。
纵观整个教学,教师始终将故事与诗歌的理解贯穿于教学板块和教学流程之中,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对古诗内容的意蕴理解,更使学生有效地把握了咏物诗借物喻人的表达特征。
2.丰富的背景,在理解词语中丰富认知
任何诗歌的创作都是当时历史文化背景和诗人即时心境的反应,而古典诗词的创作特点又决定了诗人不可能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受和盘托出,而是采用了委婉的艺术化手法进行了表达。因此,教师必须要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及时补充诗人的创作背景,为学生真正走进诗歌内核、走进诗人内心架设桥梁。
比如,刘禹锡的《望洞庭》一直被认为是描写洞庭湖美景的诗作,这种理解并没有错,作者以凝练、形象的语言,尤其是两处比喻,将这首诗歌的境界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写景、赏景的层面,其实并没有真正读懂这首古诗。于是,教师以这首诗中的“和”字作为诗眼统整教学板块,为学生拓展了诗歌创作资料,让学生明白,因为刘禹锡连续被贬,所以想借助洞庭湖的美景来表达自己寄情山水的平和心境。
这样教学就将这首诗歌的理解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层级,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古典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体,有着基本的教与学的规律,教师要善于从多种维度出发,引领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浸润、在想象体验中感知、在积极拓展中联系,读出古典诗词中关键性词语的意蕴,并借助词语扩展到对整首诗的理解,真正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的形成助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