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涛
(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 门诊科,吉林吉林 132011)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不仅需要接受短期急性期治疗,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精神康复治疗,从而更好地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为了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其心理情绪得到调节,降低疾病复发率,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还需要对其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管理[1]。该次研究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共102例,对患者康复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该次研究纳入的人数共有102例,均为康复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人数均为51例的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男性、女性人数分别为23例、28例,年龄最小、最大分别为40岁、66岁,中位数年龄(53.24±2.16)岁;观察组有 24 例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41岁、67岁分别为该组患者的最小、最大年龄,(54.23±3.41)岁为平均年龄指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临床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康复护理管理,具体内容为:(1)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宣教、环境卫生宣教,对患者介绍科室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知识,使患者的安全意识得以增强;然后对患者讲解抑郁症相关的知识,并评估患者的康复状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如果患者存在较严重的疾病症状,应对其进行重点护理管理,对患者病情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的巡视力度予以强化。
(2)护理人员的培训:为了使整体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护理人员还应当学习《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并对其安全意识予以强化,使康复护理人员对各项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通过定期培训,使其护理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为提高康复风险管理整体效果奠定基础[2]。
(3)心理护理干预:还需要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全面了解,并对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干预,比如,播放音乐、放松训练等,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有效调节,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订科学的运动计划,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
(4)自杀预防干预:通过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比如,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自杀行为,护理人员应理解患者的内心的痛苦,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并予以及时的回应,使患者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的,从而达到舒缓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如果患者是因为生活中的事件而导致其产生消极的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引导患者正确的处理,从而使其与家庭、社会关系逐步适应,以此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消除其自杀的念头,以此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3]。
(5)生活能力提升:抑郁症患者由于存在持久的心境低落症状,其在康复期会变得疏懒少动,表现为对他人过分依赖,这时护理人员应督促患者自我照顾;同时,还应当鼓励患者进行劳动技能训练,让患者多参加文娱体育运动,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疾病治疗信心,让患者逐渐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从而为促进患者疾病的良好康复奠定基础。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主要采用该院自制的满意调查表进行调查,对此次护理服务进行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指标;对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情况进行比较,主要采用ADL评分量表进行评估。
对照组(86.2%)、观察组(94.1%)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观察组患者 ADL 评分(81.42±2.20)分高于对照组(54.23±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ADL评分情况的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ADL评分情况的比较[(±s),分]
组别ADL对照组(n=51)观察组(n=51)t值P值54.23±2.31 81.42±2.20 5.334<0.05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会出现持久性的情绪低落症状,严重的患者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抑郁症患者不仅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展开治疗,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精神康复护理干预,以此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得以改善,使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得以降低。抑郁症患者在康复期阶段,应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包括生理、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从而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得以提升,促进患者疾病的良好康复。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临床采用的常规护理管理还存在不足,其没有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由此导致取得的护理效果不佳,因此,临床有必要针对常规护理管理的不足进行完善。
对于康复期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良好的治疗依从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疾病康复效果,有的患者由于缺乏精神康复相关的知识,其擅自采用康复工具,从而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有的患者由于受到自身疾病或者社会歧视等因素的影响,其存在着一些不良情绪,这将会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沟通交流工作也关系到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做好事先沟通交流工作,也将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由此可见,安全隐患的防范方面存在不足,将直接影响患者康复效果[4]。
为了确保患者抑郁症患者的健康安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有必要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以此使患者的康复效果得到保障。该次研究通过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管理对策,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对病房进行定期清洁与消毒,使患者处于良好的环境下接受康复护理。另外,通过与患者交流的方式了解与掌握患者心理变化情况,然后给予其相应的心理疏导干预,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缓解,使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5]。护理人员在康复护理管理发挥重要作用,医院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核,使其护理技能水平、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期实施安全康复护理管理对策能取得良好效果,尤其体现在护理质量的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王冬梅通过纳入106例精神康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53例参照组、53例观察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参照组临床中,观察组采用安全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参照组(79.25%)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54.68±5.26)分比,观察组患者的 ADL 评分(81.95±6.12)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得出结论:通过分析精神康复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有效应对策略,能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使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得以减少,提高患者临床康复效果,因此,该护理管理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由此可见,对于精神康复患者来说,如抑郁症患者,对其采用安全康复护理管理,能够使患者的健康安全得到保障,且能够满足患者的身心护理需求;医护人员通过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预防自杀、生活能力提升等,能够使患者以往的被动接受治疗的态度转为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使患者治疗与护理更加积极主动,促进患者康复效果的提高,使其更好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当中;另外,该管理方法的应用还能使患者的自杀风险得以减轻,从而减少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该次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文献所取得成果相一致,由此说明该次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通过参考该次研究结果,能为抑郁症患者的实施康复护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安全康复护理管理具有的较多优势,能够弥补传统护理干预的不足,将其应用于抑郁症患者康复期临床中发挥显著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