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在糖尿病患者康复中的临床观察

2020-07-03 08:38焦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西医空腹

焦莉

(甘肃省民勤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内科,甘肃武威 733399)

近些年来,大家都能感受到,随着社会物质资源的丰富,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糖尿病这种“富贵病”的频发和流行。据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据《保健时报》报道,2019年中国糖尿病患者约1.164亿人,预计2030年会增加到1.405亿人[2],面对如此增速和巨量患者,医务工作必须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作为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有Ⅰ型和Ⅱ之分,其病程和治疗特点有:一是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须终身坚持治疗;二是有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肾脏疾病等,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三是主要原因为胰岛素分泌异常,具体因素有遗传、感染、超重以及压力大、情志不舒、饮食习惯不良等;四是目前的治疗措施主要有生活干预和药物治疗,其中药物以西药治疗为主。

生活干预结合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总是很平稳,疗效在显效性上难有突破,因为西药以降血糖为目的,控制和防止并发症的形成,在临床上仅能达到缓解症状、延迟病情发展及预防并发症的功用[3]。但中医治疗讲究全面调理,辨证施治,多靶点作用,负性影响小。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治疗糖尿病效果理想。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又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该社区卫生中心组织积极学习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方略,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引入中医治疗方案,效果可观,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为研究段,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的246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符合要求的72例作为研究样本。选入标准:(1)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2)年龄 27~76 岁;(3)知情并同意参与该次探究。排除标准:(1)服用降压药者;(2)严重心肺功能异常者;(3)器质性病变和精神障碍者;(4)尚在其他治疗周期内者。将选入的7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探究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 女16例;年龄26~75岁, 平均年龄 (46.23±24.69)岁;病史 0.8~5.6 年,平均病史(3.92±2.67)年。探究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46.89±25.26)岁;病史 1~6.7 年,平均病史(4.09±3.34)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基础资料基本无差别,统计不受影响。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给予“生活干预+西医”疗法,即在控制饮食、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加强锻炼和情志心理疏导的基础上,服用西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用药如下:体重偏瘦或正常者服用格列吡嗪片,2次/d,5 mg/次;体重超重者口服二甲双胍降糖药,2次/d,5 mg/次;或者腹部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通常每天晚上临睡之前注射,8 U/次,3个月为1个疗程。

探究组患者在“生活干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进行降血糖的同时,加持中医手法从而达到系统化全面调理的目的。(1)方药汤剂。依据不同体质辨型采用具针对性汤药方剂。(2)针刺。让患者仰卧,以方便施针和舒适为前提。用碘伏擦消承浆穴、中脘穴、下脘穴和肺腧穴,并用针行刺,留针15 min,期间提、插、捻、转,手法缓慢适中,交替使用,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1次/d,10次为1个疗程。(3)拔罐。选择穴位不同采取的卧姿有别,依情况而定。可选的有肺俞穴、肾腧穴、关元穴、阳池穴、太溪穴、足三里等。穴位处先消毒再行罐,1次/d,15 min/次。隔日进行,5次为1个疗程。

1.3 统计临床指标

(1)整理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数值变化情况。(2)评估临床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FBG<6.1 mmol/L,其他情况血糖<11.1 mmol/L,或治疗后不用药保持血糖达标。有效:患者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且FBG<8.5 mmol/L。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空腹血糖和任何情况血糖≥11.1 mmol/L[4-5]。

1.5 统计方法

该次探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量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n(%)]表示。 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分析

探究周期结束后,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血糖指标。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这3项指标数值都有所下降,且探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血糖指标统计(±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血糖指标统计(±s)

组别 时间 空腹血糖2 h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n=36)探究组(n=36)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2.67±1.25 8.41±1.21 11.83±1.35 7.36±1.06 13.67±1.87 10.29±1.56 13.39±1.92 7.80±1.43 9.65±1.23 8.04±1.09 9.86±1.30 6.27±0.84

2.2 临床疗效判断

综合分析临床指标各相关数据,比对得出临床治疗效果。探究组患者中显效25例(69.44%)、有效9例(25.00%)、无效 2 例(5.56%)、总有效率为 94.44%,对照组患者显效 17 例(47.22%)、有效 14 例(38.89%)、无效 5 例(13.89%)、总有效率为 86.11%,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且血糖数值很高时,应以西医治疗为主。长期以来西医都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而且效果不错,但糖尿病是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糖,西药就会积存体内,造成一定的负性效应,不利于患者康复。当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趋于稳定时,患者转入康复治疗期,这时以中医治疗为主。通过望、闻、问、切,辨型对症用药,以及施以与病情相应的中医疗法,比如该次研究采用的经典方剂、针灸、拔罐等,来全面调节脏腑功能,从而使患者达到康养治病的目的。

该次探究中,总结了该中心以往临床上的经验及不足,明晰了中医疗法在糖尿病康复治疗中的确切效果和作用。如通过“西医+生活干预”治疗,探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论空腹血糖、2 h餐后血糖,还是糖化血红蛋白相较治疗前都有显著降低,尤其是在此基础上加持中医疗法后探究组患者各血糖指标 FBG (7.36±1.06)、PBG(7.80±1.43)、HbAlc(6.27±0.84)不但有所降低,更比对照组 FBG(8.41±1.21)、PBG(10.29±1.56)、HbAlc(8.04±1.09)下降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疗法在糖尿病患者康复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当然了,不足之处,还有待以后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总结和提高。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西医空腹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脑癌患者三月治愈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癌症是可控制的慢性病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空腹喝水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