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效果

2020-07-02 07:12赵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人员研究组

赵敏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内蒙古乌兰察布,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 012000)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主要因颅内血管神经活性性退化引起吞咽肌群不协调而发生吞咽困难情况[1]。 吞咽困难患者常会出现程度不一的营养不良情况,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心理状况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需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干预。 针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相关文献及实践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功能有重要帮助[2]。 该次研究中,具体探讨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 以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为研究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脑卒中诊断标准,且患者也均存在吞咽困难,主要是临床表现为固体、液体黏附在食管或者食物通过食管时有异物感[3]。 (2)患者均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3)患者均在研究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2)依从性差或精神疾病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以下两组:研究组38 例,男性22 例,女性16 例;年龄最小为 45岁,最大为72 岁,平均年龄(63.3±2.4)岁。 对照组 38 例,男 20 例,女 18 例;年龄43~71 岁,平均年龄(62.8±2.3)岁。 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如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康复护理。 受疾病突然发生、治疗时间漫长及吞咽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常使得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下降, 同时还使得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吞咽困难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详细讲解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病发机制及讲解成功病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4]。 (2)基础训练。吞咽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应每隔2 d 做到患者进行30 min 作用的吞咽功能训练,用棉签轻轻压制软腭、舌头,以此起到刺激的作用,此外可利用言语的指导进行自主吞咽训练;舌肌锻炼:护理人员每天指导患者进行舌肌功能锻炼,主要以前、左、右方向伸展舌头开展舌肌锻炼;发音运动训练:每天指导患者进行20 min 的发音运动训练,2 次/d,训练方法主要是选取一篇简易的文章,让患者逐字念度,之后逐渐过渡到句子、段落的念读,以此进行发音锻炼,并指导患者以深吸气及憋气的方式促进气管内异物的排出,提高防御反射功能。(3)进食训练。协助患者进食的时候保持身体坐直,头部前倾及朝健侧倾斜30°角,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以仰卧位、 头部微前屈体位进食,进食期间指导患者呼吸稳定后在汤勺上放置少量的食物,轻微挤压舌后位置刺激感官知觉,进食同时引导舌头自主运动,对无法闭口者按压嘴角,之后在舌根部位用汤勺放置食物以刺激咽下反射功能,为防止误吸情况在进食前还需指导患者吸气与憋气,控制进食速度、进食量以免引起呛咳及吞咽困难情况。 此外,在摄食训练的时候, 护理人员还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调整饮食的合理性,对吞咽困难程度高的患者可提供液体状态的食物,随着吞咽功能的恢复可逐渐过渡为普通饮食;病情严重的患者注意避免因为体位变化引起食物残留及误吸情况发生,在进食后还需加强口腔护理工作,清洁口腔以预防感染发生。 (4)呛咳处理。 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在进食的时候常常容易因误吸而发生呛咳,在呛咳的时候需即刻停止进食,同时护理人员也可扶托患者弯腰低头,让小颌靠近胸前,于肩胛骨间快速并且连续的进行拍击,让食物残渣可以顺利地咳出,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利用负压吸引器取出阻塞物,以挽救患者生命。

1.3 观察指标

(1)干预后6 周均对两组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主要让患者坐下, 然后给予30 mL 温开水让患者饮用,查看饮完温开水后所需时间及呛咳症状。 Ⅰ级:可一次性饮完且无呛咳;Ⅱ级:2 次以上饮完无呛咳;Ⅲ级:可一次性饮完但有呛咳; Ⅳ级:2 次以上饮完有呛咳;Ⅴ级:无法全部饮完且不时有呛咳出现。 (2)护理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量表总分均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用 χ2、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洼田饮水试验

饮水试验结果显示研究组Ⅰ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对比[n(%)]

2.2 SAS、SDS 评分

护理前,在SAS 与SDS 两项评分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但是研究组评分降低幅度更明显,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 SAS 评分与 SDS 评分变化比较[(),分]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 SAS 评分与 SDS 评分变化比较[(),分]

组别SAS护理前 护理后SDS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38)对照组(n=38)t 值P 值63.28±6.27 63.17±6.23 0.077 0.939 42.28±4.37 47.62±4.81 5.065 0.000 61.12±6.04 61.08±6.05 0.029 0.977 41.13±4.29 46.29±4.58 5.069 0.000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且进展迅速的脑缺血或出血疾病,该病有很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且疾病也有很明显的季节性及年龄性,具体表现为在寒冷季节脑卒中发病率明显升高,60 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中发病率也增加。 在脑卒中患者中,伴吞咽困难是常见的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大量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主要是脑部内动脉出现狭窄或闭塞引起系统障碍情况。 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日常饮食期间舌唇、颊、咽喉肌肉无力使得无法完全咀嚼食物,若咽喉部位有液体或者食物进入则会直接进入喉口,引起呛咳,若不及时处理还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这对日常生活造成近端影响[5]。

针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临床中需予以患者对症治疗,同时还需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6]。 在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中,早期康复护理被认为是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的护理模式,主要是护理过程,利用心理康复护理, 能够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如此对疾病康复有重要帮助;借助基础训练中的吞咽功能、舌肌运动及发音等多方面的训练,刺激脑细胞以提高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修复能力,间接避免肌肉出现萎缩现象;借助摄食训练加快机体恢复进度,提高护理满意率。 将以上的各种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应用到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可以发挥各种护理方法协同配合的作用, 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及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率[7]。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显示研究组Ⅰ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焦虑及抑郁评分较护理前的降低幅度上也明显要比对照组更显著,这提示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康复、 不良情绪改善有重要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人员研究组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