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山东临沂 276017)
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常见全身性发育障碍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趋势,若不及时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儿日常生活带来影响。 当前,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因素尚未明确,且未有有效的治疗方法[1]。该研究对 2018 年 9 月—2019 年 9 月该院诊治孤独症谱系障碍90 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选该院孤独症谱系障碍90 例患儿资料,随机分两组,其中对照组为 45 例,女 23 例,男 22 例,年龄 1~5.5 岁,平均年龄(4.36±1.25)岁,病程 0.5~3 年,平均病程(2.17±0.59)年;研究组 45 例,男 24 例,女 21 例,年龄 1.5~6 岁,平均年龄(4.51±1.19)岁,病程 0.6~3.5 年,平均病程(2.55±0.67)年。 两组病程、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疾病,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其他精神心理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血液免疫疾病者,中途退出者。
予以对照组常规康复相关训练,具体如下:行为分析:通过访谈和评估结果分析患儿行为,为其制定合理康复方案, 并将其分为若干个步骤进行康复训练;语言训练:采用一对一方式对患儿进行语言训练,有语言者通过游戏法或情景法训练,而无语言者行发声训练;听觉训练:使用听觉综合仪对患儿声音失调情况进行矫正。 研究组予以经颅重复相关高频磁刺激干预,选择Rapid2 型治疗仪,根据患儿脑电图结果明确治疗频率,治疗强度则根据患儿的运功诱发电位强度,20 min/次,1 次/d。 两组患儿治疗 10 d 为 1 疗程,治疗10 d 后休息10 d 再干预,两组5 个疗程。
分析两组疗效:显效:语言发育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均明显改变;有效:患儿治疗后语言发育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好转;无效:患儿治疗后语言发育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无任何改善; 根据孤独症行为量表(ABC) 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神经心理情况进行评估,主要评估语言、感觉、生活自理、交往、躯体运动5 方面,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心理越差;使用生活能力量表(SM)评估两组患儿生活能力,10 分为正常,分数越低表示生活能力越差;对比两组患儿安全性[2-3]。
研究选择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以t 比较检验,病程、年龄、ABC 量表、生活能力等计量相关资料选择标准差();性别、效果等计数相关资料表示以[n(%)],以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总有效为93.33%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效果[n(%)]
治疗前,两组ABC 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儿治疗后ABC 量表评分 (85.29±14.35)分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 ABC 量表比较[(),分]
表2 两组 ABC 量表比较[(),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5)研究组(n=45)t 值P 值104.38±16.20 102.39±16.31 0.580 7>0.05 96.30±15.21 85.29±14.35 3.532 0<0.05
治疗前,两组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生活能力(9.13±0.57)分明显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能力比较[(),分]
表3 两组生活能力比较[(),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5)研究组(n=45)t 值P 值7.37±1.28 7.33±1.30 0.147 1>0.05 7.78±1.62 9.13±0.57 5.273 3<0.05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在临床儿科是一种较为常见全身性发育障碍疾病,有相关研究表示,该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降低患儿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因素尚不明确,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4]。 为探讨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临床效果,该研究主要分析该院孤独症谱系障碍90 例患儿资料情况。
该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显效53.33%,对照组显效44.44%,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 93.33%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ABC 量表评分(85.29±14.35)分明显比对照组(96.30±15.21)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刘静[5]临床相关研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97.37%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采用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改善患儿神经心理状态能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分析原因考虑是:该研究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干预, 该方法主要对存在的额叶组织灌注减少、长时程连接减弱、局部连接增强等特点,通过使用康复训练对患儿的动作、情绪及神经元进行刺激,为之后开展运动疗法、 想象疗法等训练提供更好的基础,但在治疗过程中, 患儿往往临床依从性及配合度低,治疗效果差,不利于患儿预后[6]。 而研究组患儿采用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方案,其经颅重复高频刺激是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具备有无痛、可深度刺激等优点,通过高频的刺激所产生的磁场穿透患儿颅骨进而对大脑皮层进行刺激,可产生局部感应电流,从而刺激患儿脑功能。 此外,重复高频刺激能产生积累效应,使患儿局部脑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进而影响邻近区域脑组织,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使用经颅高频刺激,能有效促进其言语功能康复以及改善社交功能。 另外,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可增强对患儿的刺激,通过重复刺激改变刺激频率,从而影响患儿神经活动和精神活动[7-8]。同时,该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生活能力评分(9.13±0.57) 分明显比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更能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能力,且不会发生不良反应,具临床安全性。 受环境、样本等因素,关于患儿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远期临床效果情况,有待临床研究。
综上所述,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用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不仅能改善患儿神经心理状态及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