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心理契约,着力提升高年级班级管理艺术

2020-07-01 11:29陈英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心理契约班级管理

陈英

【摘  要】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学的基本单位,教学过程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信息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心理契约有利于使教师与学生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利用心理契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期提升班级管理实效。

【关键词】  心理契约;班级管理;榜样示范

心理契约强调在组织内既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实在的契约关系,又要重视内部成员的心理需求。在班级管理中,教师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则是群体成员,良好的心理契约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进步的基础。可见,心理契约理论对班级管理中师生关系的融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际,浅析通过心理契约,着力提升班级管理艺术策略,以便参考。

一、重视心理契约,重塑班级文化

环境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心理契约是一种基于人的素质、觉悟和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契约,其形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心理契约一旦形成,就会产生长期而稳定的影响。因而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更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学校需要,采取全面、多元、立体设计,以便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跳跃思维火花,继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创造条件。可以说,班级文化就是一种隐形的资源。

针对重点打造班级励志文化,可以给班级命名,或者引导学生设计班徽,比如将班徽设计成“奔跑者”,意在鼓励学生激发对知识的渴求,加速奔向成功;如有可能,还可以选择具有一定激励作用的歌曲,比如《飞得更高》做班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行为,鞭策他们努力前进。教室里也可以张贴一些对联,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让学生能够真正从内心明白,学习竞争非常残酷,可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敢于面对苦累,才能触摸成功的喜悦,才能拥有更灿烂的人生。

除了励志文化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习紧张实际,充分利用墙报,及时张贴与学习重点、方法以及策略等方面内容,助力学生融会贯通,做到轻松上阵。教师还可以打造一期感恩文化,可以结合母亲节、父亲节等特殊节日,充分利用海报或者多媒体,播放学生父母接送、陪读等细节,以便让学生真正了解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还可以请家长父母走进课堂,讲述他们不为人知的故事,在触动学生心灵的同时,也能化感恩为动力。

二、重视心理契约,发挥示范效应

身正为范,德高为师。在群体中树立学习的榜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模仿行为,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获得前进的动力。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有着自己的判断。教师如果还依赖于空洞说教,或者严格要求学生,宽松对待自己,结果只能起到反作用。在教师当中,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同样对他们的思想看法影响较大。因而作为班主任,要摆正位置,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分子,尽可能通过严格要求自己言行,继而让学生认同并且接纳自己作为班级的形象大使。

不容否认,当前社会信息非常发达,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而对于班主任来说,他们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这需要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敢于放开自己,正视自己,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平凡的同时,更要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努力与真诚,继而从内心里赢得他们的认同。比如从仪表、谈吐,到人品修养,都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即便偶有失误,也要敢于认错,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继而从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可以说,班主任作为全班同学的核心,能不能让学生认同并接纳自己作为他们心目中的集体形象的代言人,是最初的成功的关键。

其实,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巨大的。班主任也应该充分完善自己,尽可能严格要求自己,以便让学生找到自己身边的榜样,继而真正发挥好言传身教作用。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在乎的同样也是教师,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如果班主任的榜样形象得到他们的认同,那么即便是教师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发挥教育作用,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重视心理契约,引领学生成长

仪式感增强群体凝聚力。我特别注意这一点。每次班级活动都举行得非常隆重,仪式感很强。形象、具体的仪式要比教师的说教更管用。在为人处世方面,班主任要善于做学生的大哥哥、大姐姐,善于用自己的言行、情感引导他们。但不容否认,与学生走得太近,打成一片,反而会让少数学生“得意忘形”,尽可能找各种理由开脱自己,结果让其班级管理陷入一种无序状态。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师在与学生亲近时,应坚持底线原则,即要求必严,犯错必管。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善于放手,主动搭建平台,培养班干部,把班级管理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一方面要善于给学生“戴帽子”,激发他们学习干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要教给他们一些方法技巧,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继而实现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可以根据学生自荐、推荐,健全完善班委会,还有班级考核小组、活动管理小组等等,其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双重体制下实现个人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要知道,班级是学生面向生活的“实习场”,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商议,制定班级公约,让他们适应被“法”约束。这一方面需要教师给班级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所有班级“法”的制定与完善,都要在一定的框架里与学生共同制定,不能随意更改。另外,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这一特点,教师还应尽可能让其班级管理简洁一点,过于繁琐反而影响学习,得不偿失。

四、重视心理契约,实现多元评价

心理契约的内容一般是不被言明的,不会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以供各方信守,更多的是隐含在当事人的理解和感受中,因而,它是隐性的,甚至是模糊的。对于班主任而言,做学生思想工作属于手到擒来的事情,但他们还局限于传统方式,把学生叫到走廊、办公室里,进行面对面说教。这种方法固然有效,但也有很大局限,那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真诚的交流,而且学生总以为教师在“削”他面子,是在批评他,而不是在帮助教育他。

现在科技非常发达,信息技术应用也非常广泛,教师可以在班级网页里开通“我的评语”互动栏目,鼓励学生对班级学生进行无记名评价,然后由教师定期整理,随后发到该学生手机或者电子邮箱里。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鼓励学生通过投稿方式,写一写班级“日记”,把自己对班级、对同学、对老师的看法写出来。当然,这也是一种无记名投稿方式。正是由于学生与教师在背对背的情况下进行评价,他们的评价内容才会显得更加真实、更加真诚,也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催促他们进行自我更改、自我发展。如果是共性问题,教师应该通过班会课采取化名方式,结合情境创设,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言行错误,便于以后改正;如果是个性问题,教师应私下通过微信、邮箱方式,与家长、学生进行交流,在“保全”他们面子的情况下让他们意识到错误,继而在感激的同时,努力改变自己。教师还可以通过留言互动的形式与学生心对心交流,在准确把握他们心理动态、情感波动的同时,也能避免“面对面”尴尬,以便有效提高评价的实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高年级学生自主意识强,具有自己的思维,甚至还有一些逆反情绪。对于我们班主任来说,要将工作做得更完美,就必须重视心理契约效应,充分尊重学生,尽可能立足他们的实际,结合示范榜样效应,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引導其自主管理,以便在实现学生独立成长的同时,有效提高自身的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洁.心理契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策略[J].江西教育(综合),2018(06).

[2]陆钧.心理契约视角下小学课堂管理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12).

[3]张子强.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契约理论的运用策略[J].教育艺术,2019(04).

猜你喜欢
心理契约班级管理
心理契约破裂与酒店员工离职意向的相关研究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西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