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汶译 李君平
摘要:需求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了解“当代大学生需求的现状并使他们全面地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需求;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当代大学生需求的健康发展,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引导和实现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因此,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人的需求出发说不定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促进当代大学生需要的全面发展,才能使“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我们应该明白,当代大学生稚气未消,有缺点是难免的,将来他们会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应该对他们有信心。就像“ 80 后”曾被媒体妖魔化一般,被说成是“垮掉的一代”。可如今无数的“ 80 后”和他们的前辈“ 70 后”以及“ 60 后”一样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中坚,让人们认识到“ 80 后”是坚不可摧的。同样,我们只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去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到时候人们也会逐渐认识到以“ 90 后”为主的当代大学生也是坚不可摧的。
1 遵循的原则
1.1 实践性原则
要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并实现需要的健康发展,调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并对这些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是前提。人的需求与社会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需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实践中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具体需要,并且实事求是地对这些需求进行分析研究。
1.2 对象性原则
需求具有独特性,不仅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而且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时间条件下所产生的需要也是不同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了解每个人的需求,并预测其在以后的成长中会有什么样的需求,要因人而异的了解需求。
1.3 导向性原则
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烈。而且在新形势下,“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所以要促进当代大学生需求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单靠说服是不行的,要坚持导向性原则,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真正需求,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具备的以上特点,建议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采取以下措施。
2 采取的措施
2.1 科学引导失度需要,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
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错误思想又开始迅速蔓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错误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联系社会实际开展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想的真实面目,让他们意识到适度的享受是需要的,失度的享受是可耻的,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先进性和教育对象的层次性结合起来,要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正确、健康的轨道上来,使他们的需要既能实现自身的目标,又能为社会做贡献。
2.2 高度重视合理需求,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合理的需求有助于激发个人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问卷、谈话等一切有效的方式来了解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合理需要,明白他们在想什么。并从这些需求出发,尽可能地有针对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他们的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努力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讲的就是他们所想的。此外,考虑到他们对严肃枯燥的理论和形式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感,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要尽量采取生动活泼、幽默的形式,这样会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产生共鸣。对于作为个人而言的当代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微博、 QQ、网络论坛等方式与其交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2.3 提高需求的品位,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
人的需求不能仅仅只为了满足当前的状态,而是要能给人向前发展的力量。 需求品位的提升,不仅有利于个人更好的发展,而且会给社会、国家带来巨大的光明前景。 “需求也如产品和劳动技能一样,是生产出来的。 ”良好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人产生高尚的需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性的作用,要有意识地为当代大学生净化、美化和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的环境,并要积极地、有重点地开展读书会、报告会、
组织歌咏、书法等活动,运用健康高雅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产生高品位、高质量、健康向上的需求。需求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一旦大学生获得高品位的需求,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的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钟敏.“ 90 后”大学生现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03).
[2] 何东海,张新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点[J].学海,2003(03).
[3] 王有玉.思想政治工作应正视人的需要[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4(05).
指导教师:李君平,女,讲师,山东协和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李汶译,女,山东协和学院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