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华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借助阅读,通过阅读内容、领悟精神主旨,可不断进行理念渗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课内阅读之外,还要发挥课外阅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优化作用。教师进行课外阅读引导、辅助,让学生高效率阅读、智慧性思考十分必要。本文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就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阅读方法辅导给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课外阅读 方法辅导 策略
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中年段的学生而言,其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关系着其健康发展、自信学习与能力提升。一些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出现了自卑、自负等各种心理,加之抗打击能力较弱,在遭遇困境时很容易放弃,自信心严重受挫。在进行阅读时,无法长期坚持,久而久之,自卑、懦弱、偏激、嫉妒等各种不健康的心理情况相继出现。当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于此。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基于课外阅读方法辅导,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维护,并对心理健康问题做适度矫正,引领学生向着科学、正确、健康的心理途径发展的一种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矫正学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引领学生自信学习
在小学中年段,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了考试焦虑、厌恶学习、学习困难、自卑、压抑、过于嫉妒、打架等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畅通学习障碍,自信愉快学习。
2.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能让学生不再自卑、自负,面对学习也不再恐惧、焦虑,自信乐观地对待学习。可见,有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促进学生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信念的形成,使其养成健康的人格。借助语文课外阅读,通过开展阅读指导,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且迫在眉睫。
二、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阅读方法辅导教学策略
1.推荐课外篇目,营造阅读氛围,进行可行的阅读计划辅导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下,语文课外阅读要借助教师的有效方法辅导。从大的范围来说,理应包括“推荐课外篇目、营造阅读氛围和进行阅读计划辅导”这些前奏和准备性工作。关于推荐课外篇目与营造阅读氛围,只有推荐了适量的阅读篇目,营造了氛围,并对学生的阅读计划进行了制定与指导,才能为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如何辅导课外阅读打下坚实基础。小学中年段的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和智力发育特征,教师要迎合这一特点,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篇目。可以是一些课外报刊,如《语文报》(三、四年级版)。《语文报》中有许多优美的作文,这些作文“心灵鸡汤”的效应很强,推荐学生阅读,对其心理健康发展十分有益。除了报刊,还可以推荐一些书目,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绘本)、《哈弗家训》(简本)、《西游记》(绘本)、《伊索寓言》(简本)等。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这些篇目的绘本或者简本,领悟其精神内涵。教师要开辟专门的课堂,营造温馨的氛围,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如每天的课外阅读量是多少、一本书应该多长时间读完,该如何开展阅读等。
2.借助课堂指导,辅导内容学习与情节梳理,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尚弱,对于一些具有心理教育意义的读物,缺乏教师的指导其阅读效率便难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也很难达到。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教师要从内容学习与情节梳理上辅导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挖掘出来。
例如,《西游记》是小学生喜读的古典小说,在讲析“三借芭蕉扇”的情节时,教师可通过问题创设引领学生感悟内容,如给出“孙悟空在借芭蕉扇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什么需要‘三借?这其中体现了唐僧师徒四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与进取精神?”通过这些问题的引领,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对内容进行阅读并分析。在阅读中形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坚强毅力和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恒心。这对于哪些有气馁、畏惧心理的学生而言,教育意义是很强的。除了内容之外,教师要帮助梳理情节,让学生学会在清晰的阅读架构中去自信愉快地阅读。
3.传授阅读方法,让学生在科學的方法中自信、愉悦地阅读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阅读方法或阅读方法不到位、阅读习惯不佳。传授阅读方法,本身便是帮助学生克服阅读困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途径。首先,通读全文,在略读与跳读中体会内容与情感。其次,要做到细读,并活化细读的方法。如做摘抄、做批注、列出故事情节架构、找出自己感悟很深的段落与故事等。
例如《哈弗家训》(简本)比较适合三到四年级的学生来阅读,其中有很多发人深思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给人无限思考,催人奋进、给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生在读到特别之处时,可进行批注。如在读到“除非你自愿放弃,否则你永远不会被打败”“你不必害怕和人接触,很有可能他们也很怕你呢”这些发人深省的话语时,学生可作批注,并将其摘抄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其健康心理与健康行为的养成。最后,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阵地,阅读的过程是一种心灵净化、心理健康意识形成的过程,而读书笔记则进一步夯实与升华了这一过程,这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及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总之,在课外阅读方法的传授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有效的。
4.组织多样的活动,在讨论中融入集体,打造健康氛围
在小学中年段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硬性指导与辅导是不够的,教师要打造学生自由读、自由讨论的温馨氛围,让学生在这一和谐中扫除自卑、自负、畏惧、气馁、懦弱等各种心理问题,以及消除课堂捣乱、不参与、不配合等行为,为学生健康行为与积极态度的形成奠定基础。就主要的教学方法而言,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让更多学生融入这一平等、民主、自由、温馨的大家庭中。如“阅读篇目”分享、“主题内容”讨论、“阅读方法互鉴”等活动,这些活动让一些具备健康心理的学生放下心中芥蒂,自主地融入到大集体的温馨中,在精彩的活动中寻找自信。
例如,在课外读物《海伦凯勒》的阅读课堂中,教师可给出以下的内容讨论主题:“海伦凯勒面临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困境,但是她依然没有自卑,而是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走向成功。你们认为海伦凯勒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这样的讨论十分有意义,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展开讨论,阅读效果很高,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也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达成。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中年段课外阅读的开展与方法辅导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推荐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课外篇目,营造氛围,并给出严谨而周密的课外阅读计划;其次,要借助课外阅读教学,辅导学生对阅读内容、情节进行学习,从内容中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再次,要授之以渔,通过方法传授,让学生有法可读,提升读的效率,缓解阅读的自卑心理。最后,教师要组织课外阅读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孔庆年、陈明珠《拓展延伸课外阅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2018年第12期。
[2] 吉洛五沙《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2018年。
[3] 刘晓《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4] 李文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研究—以沪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学周刊》2017年第23期。
[5] 宋萍《沃野上盛放心灵之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心育理念的实践与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8期。
[6] 李冬梅、杜秀花《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对河南省灵宝市某小学的调查》,《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7] 吴令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谈阅读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