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打卡”,让阅读变“悦读”

2020-06-30 10:07黄小青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微信小程序朗读识字

黄小青

摘 要:根据新《课标》第一学段的要求,结合湖里区教师进修校提出的“多维互动主体体验”课题研究实践,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领学生打开朗读、阅读的大门,笔者利用微信小程序“小打卡”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阅读训练,让学生沉浸在阅读中,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关键词:微信小程序“小打卡” 兴趣 识字 朗读 阅读

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呢?我们认为要尽早地锻炼和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引领学生打开朗读、阅读的大门,让他们快乐地欣赏这一道美丽的风景。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利用微信小程序“小打卡”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阅读训练,让学生沉浸在悦读中。

一、借助“小打卡”,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入学后一段时间,就会觉得学习有了一定的压力,如果老师处理不当,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就对学习产生厌倦。这时候,引导他们喜欢上学习,特别是在语文学习中喜欢上阅读非常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习知识的方式方法的趣味性与学生的接受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方式方法的趣味性越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也会越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应该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利用一款微信小程序—“小打卡”创建圈子,写上打卡主题,设置好打卡日期和时间,设置提醒规则,发布并邀请学生加入。家长收到邀请后,在微信中点击邀请链接,即可申请加入打卡圈。家长可以按老师发布的打卡主题要求,帮助孩子将阅读的情况,以照片、音频或视频、文字的方式发到打卡圈中,加入圈子的老师、学生均可“点赞”或评论。利用“小打卡”配有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统计打卡人次,列出未打卡名单并提醒学生打卡,时刻统计打卡排行榜,加上配有闯关模式,好玩有趣,对学生很有激励作用。学生的兴趣很高,天天打卡不间断,笔者既惊讶于学生的坚持,又感激于家长的支持,同时感叹自己是一个幸福的老师。阅读成了他们的习惯,听他们读书成了老师的习惯!这样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手段单一、枯燥无味的阅读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借助“小打卡”,提高识字数量

阅读要先识字,识字是学习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对于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识字量很小,有些学生甚至是一张白纸,认读课本上要求掌握的生字都很困难的,独立阅读儿歌或者短文,就更吃力了。所以,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只教学生认读书上的几百个生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提高识字数量。

为了巩固提升教学成果,借助“小打卡”阅读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打卡,提高识字数量。首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认生字、读儿歌的基础上,让他们回家再读几遍巩固,然后尝试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遍上传到“小打卡”阅读圈;其二,课内的生字有限,学生仅仅靠这点储备根本无法独立阅读课外书,即使拿着书也是摆摆样子,最多就是看看插图,文字根本没有入眼。于是,从学校图书馆借来整套课外书,学生人手一本,全班共读同一本书。因为大部分学生还没办法独立阅读借来的这本书,笔者趁每天中午读书时间为他们朗读书中的一则故事,听完后学生回家就也在“小打卡”上读故事,可以先温习老师中午读过的故事,再尝试读新的一篇。这样有了老师的引领,降低了自己读的难度,同时也识记了其中的一些生字,较快地增加课外识字量,为独立阅读奠定了基础。只要学生有上传朗读音频、视频到“小打卡”上,笔者就会认真倾听并“点赞”加评论:“从你的打卡日记中可以看到你的进步,相信下一次肯定会更好,期待明天你的打卡。”“还不错哦,下次继续努力!”“非常棒的打卡日记!给你一个大大的赞!”……并分享到班级群里公开表扬读得棒的学生,以此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因为有老师的监听反馈,他们格外认真。

三、借助“小打卡”,增强朗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该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这一要求告诉我们各个学段都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各个学段的学习,逐渐形成阅读的相关能力。学语文就是一个“唯读不破”。因此引导学生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只靠在学校短短的课堂时间阅读并不够,而且教师无法进行个别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升较慢。于是笔者又想到了“小打卡”,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课前,通常布置学生预习读课文至少三遍,要求做到大致能读通课文,但是好多学生根本没做到,让他们每天坚持在家朗读,由于家长忙碌,监督孩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有了“小打卡”,就能真真切切地听到至少读三遍。慢慢地很多学生能做到读通读顺,对个别存在的问题于第二天给予单独指导,较好地保证预习任务的完成。教师继续发挥表扬的功能,被表扬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们干劲十足,你追我赶,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除了读需要预习的课文外,还超前预习读通其他课文,打卡的时间越来越长,有的学生甚至在30分钟以上。笔者在给他们评论“超级赞”的同时,在班级公告栏里张榜表扬,记录名单和打卡时长,上榜被表扬的学生达到二三十个。在这样的氛围中,全班学生能天天打卡,朗读语感越来越好。给学生一个平台,使他们人人都有了锻炼提高朗读力的机会,而且在他们互相听评的过程中,享受着乐趣。

四、借助“小打卡”,培养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习惯对人一生的成长意义重大。语文教材中的几篇课文既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课外阅读是获取丰富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习惯,笔者充分利用图书馆借书藏书的有利条件,继续借阅整套课外书籍,供全班共读。结合“部编本”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老鼠嫁女》,培养学生听故事、讲故事的能力,让学生在“小打卡”上讲故事,评选“小小故事家”的活动,培养阅读习惯。

每个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先在“小打卡”上读故事、讲故事,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朗读音频,在自己认为最好的音频上投上“满意”票,每天评选出一名“小小故事家”。第二天中午的讀书时间,经过精心准备,这名“小小故事家”获得为全班同学朗读一篇故事,展示自己朗读本领的机会。识字量不大的学生,可以通过同学的朗读轻松地获取故事内容。兴趣正浓时,朗读却在精彩的章节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下一章节内容,就会主动获取知识。第二天,“小小故事家”将在老师的安排下特意跳过一个章节,从下下一章开始朗读,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着,学生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调动起来。除了投票推选,学生还可以自我推荐,经教师和班干部“考核”优秀,就可以上“岗”读故事。胆小的学生,由优秀的学生“一帮一”指导,在有进步的情况下,也可以竞聘当选“小小故事家”。一学期下来,仅利用每天的午读二十分钟,全班共读了八本厚厚的书,连没有带拼音的书他们一样读得津津有味。在这样的多维互动中,促进学生更好地阅读,培养了阅读的好习惯。

总之,多识字有助于阅读,多阅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将阅读与愉悦联系在一起,是阅读的起点。能借助“小打卡”识字、阅读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能渐渐形成语感,渐渐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通过阅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阅读变为悦读。

参考文献:

[1] 唐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20年第2期。

[2] 梁守燕、王莉、魏风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7期。

[3] 孟庆纪《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对策》,《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第25期。

猜你喜欢
微信小程序朗读识字
识字
识字儿歌
当图书馆遇上微信小程序
识字谜语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