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蔚
摘要:自媒体时代,辅导员应促进优秀传统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在学生管理中合理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年龄特点等进行改革,让学生既能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当下自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义宣扬较多,但没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作用,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未得到发掘,从而导致当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范围较小,专业性太强,无法融入辅导员日常管理中。本文将综合分析当下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的现状,浅谈心理健康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从而创新学生管理方式,丰富学生管理内容,让学生在大学校园更好地学习生活,以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1-0076-02
0 引言
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很多历史承续和积淀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智慧,支配、指引和解释着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和日常活动[1]。
同时,作为历史朝代经过岁月变迁、整理、糅合的产物,文化能直接反应出一个时代的变化。对此,自媒体时代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的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能够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融入到辅导员日常管理中,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以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1 当下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现状
实际上,当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程度不高。目前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缺少对传统文化中心理知识的挖掘,并且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传统文化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教育方式,却没有改变学生管理效果。主要原因在于辅导员对于当下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够重视,很多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只是按照前辈教授的管理方法来进行引导,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育。不仅如此,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趋多,大部分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由于非心理学专业毕业,且缺少心理学专业培训,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浅显、苍白,对学生没有起到帮助和引导。由于辅导员工作众多且复杂,并没有合理地来运用传统文化,从而影响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此外,很多辅导员过于年轻化,缺少学生管理的经验,在学生管理中不知如何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来进行引导,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更别谈在学生管理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2]。
2 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
从教育意义上来说,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内容比较丰富,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作出正确的指引。同时,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属于人文文化的一种,是真真切切地以人为本,从人出发,例如像儒家文化重视人格和对个人道德的培养,塑造了独立、自主、自强、自尊的理想人格,强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注重意志品质的锻炼,为个人设定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提倡通过效法天道、自强不息来实现自我价值;像法家注重培养良好的法制和纪律意识;像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在自然规律的指引下积极改造自然;像墨家思想的精华是其“兼爱”精神,所谓兼爱,就是强调人们具有“兼相爱, 交相利”的社会思想,通过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宽容和互助,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对此,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此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但从教育的内容来说,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存在明显的差距,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传授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在行为习惯、言谈举止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约束,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及爱国主义等思想品德,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重视学生内心的想法,尊重其感受,让学生学会如何控制情绪,释放压力。因此,促进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的融合,更加符合立德树人的学生管理理念,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
3 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
自媒体时代,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自媒体途径,如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引导,促进学生学习心理健康以及传统文化,巩固学生的文化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促进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让学生健康成长。
4 自媒体时代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策略
4.1 以辅导员为引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融合
自媒体时代,加强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知识的融合,应加强辅导员和学生对待传统文化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的培养,引导辅导员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知识。对此,学校应组织辅导员进行培训,主要是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如何落实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等课题的培训,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融入,以此促进学生管理的创新。例如以传统文化的处世哲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古典精神以维持心理平衡,并落实到实际的行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以“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应对困难,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3]。
4.2 创新学生管理方式
自媒体时代,辅导员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学生管理中设立一定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参与到管理的过程中来,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学生管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同时,辅导员应在学生管理中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一定的手册或者结合微信、微课来进行引导,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心理健康知识,用一些古典知识的学习以及理解,例如像开展课堂班会,加强对《礼记》《尚书》等经典古籍的解读,加强对古典价值观、人生观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增加学生管理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平时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生活中注重自身的修養,在传统文化课堂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培养健康的心态。
4.3 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
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促进传统文化在日常学生管理的融入,例如像在学校开展班团会等活动时,辅导员要结合传统文化书籍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采用文化宣讲、角色模仿、读书交流等形式开展学生管理及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确保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中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同时总结出现的问题有重点的引导,并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重点突破当下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困难。比如说,引导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积极面对学校中的困难。同时,妙用传统文化游戏来进行引导,发挥传统文化游戏的作用,例如像文化雅集、飞花令等,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文化以及心理的变化,像《礼记》中的典故,赏析句子,分析心理,丰富传统文化以及健康教育的内容,增强学生管理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游戏。对此,辅导员应合理结合游戏、优秀传统文化来进行学生管理,穿插心理健康知识,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知識,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辅导员还可以借用儒家、法家等经典例子来分析心理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心理问题,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达到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学生管理目的[4]。
4.4 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当下的大学生,容易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不正确的认知和行为,需要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做好学生精神引领。因此,辅导员应该营造出健康的文化环境,让学生感受正确的道德氛围,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正确地认识事物,进而促使学生去学习文化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 总结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创新当下学生管理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对此,辅导员应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提高自身的学生管理能力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在学生管理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让学生既能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及班团会等途径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学习到心理健康知识,以此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东西南北,2018(14):120-121.
[2]王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145(6):101-104.
[3]胡邓,张文娟.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教学规范化探索[C]//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4]王喜英.新媒体环境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J].理论观察,2019(1):39-41.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