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道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速度,为了提高高三数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师需要在原有授课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采用科学有效的授课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反思性教学理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理论,将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有助于课堂的授课内容逐渐趋于完善。本文探讨了反思性教学理念在高三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反思性理念;高三数学;教学实践
引言:
随着教育工作者对反思性教学理念的研究不断深入,有许多教师已经将该理念融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高三是高中时期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该阶段的授课内容主要以巩固复习知识为主,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如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引导其主动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进而提高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反思性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反思性教学已经能适应了当今的教育环境,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反思性教学理念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进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学校及教师必须重视創新授课方案,转变自身传统的教育理念,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并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共同和交流,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使课堂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1]。
其次,将该理念融入到课堂当中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国家、社会和人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任课教师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应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以前教师可以凭借自己丰富的教学经历和经验向同学们传授知识,但是这种经验型教师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环境。教师只有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并引导他们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反思性教学理念下高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教师若想提高课堂的授课质量,首先需要从自身做起。在高三阶段,学生已经学习大部分的知识内容,他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复习,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也要为他们制定完善的复习方案。由于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他们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教师则要结合学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即使教师为同学们反复讲解容易出现问题的知识,部分同学仍然不能理解其中的要点内容。此时教师要深刻反思自己在授课过程中是否有疏漏的地方,影响到了同学们的解题思路,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发挥课本的优势,从课本入手,让同学们重新学习该部分的知识。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们就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向教师提问,教师也要积极为他们答疑解惑[2]。以选修4-4《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例,这一部分内容是每年高考中必考的一道大题,但是这个知识点对同学们的逻辑思维意识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总会遇到问题,教师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可以在讲解基础的知识内容,分别向同学们阐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椭圆的参数方程,再阐述直线方程,将直线方程和椭圆的标准方程结合在一起讲解,并向同学们讲述椭圆标准方程如何转换成参数方程,最终将直线方程与椭圆的参数方程结合到一起讲解,从而完成本堂课的复习任务。
(二)学生应结合学习情况进行反思
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反思自己,学生也要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自己。首先,同学们在解题时应反思自己是否在审题时出现错误,能否顺利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同学们能否审清题目,发现题干中有用的信息,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信息都与哪些知识点有关。其次,同学们在解题时应反思自己在计算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素质教育对学生提出的一个要求是让他们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如果同学们不认真解题,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最后,同学们应反思自己是否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因为同学们在解答计算题时需要应用许多知识,这些知识内容分布在许多教材当中,如果同学们不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完整地得到计算题的答案[3]。以《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为例,这一章的内容与高考题中的立体几何有关系,同学们在解立体几何题时需要做某条线段在一个面内的投影,并利用向量积的知识寻找线段和线段之间的关系。因此同学们需要有较强的想象力,这样他们在读题时就可以基本可以判断出线段之间的关系。并且同学们还需要勤加练习,掌握利用向量积的运算判断两线段互相平行的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反思性教学理念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授课观念,这不仅需要同学们反思自己,作为教师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从而促使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同学们也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好习惯,树立正确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孟瑞.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2:124.
[2]刘慧芳.探究高中数学的反思性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花伦和.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模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