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安
引言:在当代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各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立足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转变。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和理解基础知识的内涵,同时对于教材理论知识的应用,学生也要具备一定的灵活组织能力。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教师要将培养小学生的數学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在探索中前进。而“错误资源”的运用则可以很好的帮助教师开展激发、引导式的教学,让学生先自主探索,然后发现错误,再根据老师的提点解决错误。这一过程是学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构建知识框架的良好时机,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1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价值
1.1在“错误”中审视自己,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出现,导致学生对于自身“犯错误”这一事件非常恐惧,经常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避免自己在学习中犯错。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正视自己的短板所在,不能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他们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而且,因为学生为了避免自己出错,为做作业的过程中可能会抄袭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的作业,导致老师在批阅作业的时候不能准确的发觉不同学生的具体问题,为老师的教育教学也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错误资源”的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不必再出于对批评的恐惧,或是对虚荣心的满足而“打肿脸充胖子”,将自己的错误掩盖,以至于学生本来就不会的知识点,在长期的积累之中越来越多。通过教师的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做作业的过程中会自觉的暴露自己学习中的错误,让老师及时的发现,然后对自己进行指导。这样一来,不仅老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得到及时的辅导和答疑,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1.2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积极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加以补充。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教师在对学生“错误资源”的具体分析之上,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性格特点、学习水平,有效的掌握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然后对教学方法进行重新选择,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学生在正视自己“错误资源”的过程中,也会重新审视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逐渐总结经验,在探索中形成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能在这个环节中客观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吸取之前的教训,结合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总结新的规律,在摸索中前进,不仅保证了“错误资源”利用过程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同时还实现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优化
由于受到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有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依旧采取“批评”甚至是“禁止”的态度。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犯的错误越少越好,这样才能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进步。当学生出现学习问题或者错误时,有一部分教师就会以非常严厉的态度去批评学生,让学生在恐惧的状态下改正错误。其实,这种教学手段虽然能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步的进行学习,但是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已经在老师的威严下变得越来越脆弱,甚至因为不敢将自己的错误展示给老师而通过抄袭等方法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错误不能被发现,导致他们最终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这不仅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非常不利。
2.2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为小学生天真烂漫,对于事物的辨别能力有限,当老师鼓励他们大胆展示自己的错误,将自己的错误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以总结经验的时候,学生不能完全的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因为小学生们都渴望用自己优秀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去获得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肯定。这样一来,对于老师提出的“错误资源”教学方法,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不能有效的配合老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导致这种新型教学方法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
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的具体策略
3.1正视学生的“错误”,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
在利用“错误资源”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小学老师首先要正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行为,只有教师以良好、客观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勇敢的向老师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不应该在第一时间就批评学生,而是要以欣赏的眼光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肯定,然后再客观的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提升学生改正错误、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学生能够大胆的将自己的错误展示给教师。
例如,教师在进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对于学生在“54-23=?”这一题目中错犯的错误,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你当时在学习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时表现很突出啊,对于数字的计算都是很细心并且准确的呢,那这次是什么原因导致出错的呢?先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长处,然后再让学生以足够的热情去面对困难,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总结经验,从而展开进一步的探索。
3.2在“错误”中发现资源,总结方法和经验
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错误实现更进一步的学习,对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牢牢把握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将不同的错误总结归纳在一起,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身的学习经验发觉错误出现的原因,然后解决问题。教师不能对学生的“错误”采取一笔带过的态度,要引导学生在正视错误的基础上,从错误中发现学习资源,在根源上体会知识点的应用技巧和内涵。
例如,在《位置与方向》这一课的教学时,当学生面对不同参考位置对方向判断错误时,教师就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错误思维”,重新对题目进行分析,“由反推正”,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让学生在推导中总结经验,提升对“错误资源” 的利用率。
3.3通过具体知识点,构建“错误” 知识框架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构建知识框架,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罗列出来,由此引出不同的知识点,然后再逐一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扩充。学生在进行知识框架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照自己的“错题集”,将自己在学习中的错误思维和方法总结起来进行标注,在知识的联系与对比中对错误资源形成更新的认识。
例如,《因数与倍数》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针对课前设置的教学目标,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梳理,结合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对知识进行对比、归纳,整合不同的知识,总结其中的规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语
“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的多,各位小学教师要客观的对待“错误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的面对错误,以发散性的思维去思考错误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在与学生交流和互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错误中发现原因,总结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
(作者单位:庆阳市华池县柔远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