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考改革,让教育回归价值原点——素质教育;生涯规划,让教育关乎未来发展——实践育人。学生社团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探索专业方向,培养人文素质及学科素养,与新高考改革强调的核心精神“多元、综合、个性和选择”高度契合。
关键词:高考改革;生涯规划;学生社团;素质教育;实践育人;职业理想;生涯探索
高考改革,让教育回归价值原点——素质教育;生涯规划,让教育关乎未来发展——实践育人。学生社团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阵地。2017年底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明确了高中教育新定位“三适应一奠定”: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适应高等教育,适应未来职业,奠定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文件要求在高中阶段就要引导学生进行面向未来职业的规划。同时,高考高招改革就引导学生进行面向未来职业的规划。福州外国语学校除了在高中课程改革带来的选课走班上指导学生将学业选择与未来职业进行强关联,也利用学生社团这个平台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助力每一个高中生打开多元与个性之门,立足实际,结合实践,指导学生社团针对性地开展社团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能力,从而产生生涯认知,进行生涯探索和生涯准备,并通过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探索专业方向,培養人文素质及学科素养,与新高考改革强调的核心精神“多元、综合、个性和选择”高度契合。
一、 社团活动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阵地
学生社团是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意愿和满足共同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并按照其章程开展积极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社团活动能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各社团以其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在选择创办或加入社团的过程中,就开始有了目标,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而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目标也是明确职业理想,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发展作总体定位。高中生因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性,对职业理想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校园生活中,通过对社团的选择,也是其明确目标的第一步。
例如,我校2011届毕业生何某,后就读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曾在麦肯锡、高盛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实习,毕业后就职于日本丰田商社,现回国自主创业,创办教育机构。何某在高中阶段担任我校学生社团骨干,多次组织校园社团巡礼活动,负责活动的策划、统筹。组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组建活动筹备组,明确分工,上传下达,实时跟进,及时协调,培养起很强的规划性和协调能力。同时,组织活动期间所锻炼起来的领导力也奠定了在大学时期的参与活动的方向。在庆应义塾大学,以学园祭骨干身份组织和进行了研究会的学园祭商品销售活动,并制订战略以确保利润最大化。通过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何某认识到自己喜欢策划、统筹类工作,喜欢通过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制订方案,明确方向的人,因此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更加倾向于选择这方面的工作,选择了战略咨询类的公司,经过岗位锻炼积累经验,最终回国创业,创办教育机构。
从结果来看,社团活动无疑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开展自身职业生涯教育的必不可缺的素材,只有通过具体的活动才能了解自己性格的倾向性和自身能力的独特性,从而更加容易认识自己、评估自己、规划自己。
因此,我们在社团活动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学校对活动做好总体规划后,放手让学生实施,就是通过活动这个平台,提供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过程中,的确问题不断,但无妨,成长本来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没有瑕疵是不可能的,只要在可控范围内及时纠正,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宝贵经历。引导他们挖掘个人潜能,明确职业理想,学会独当一面,对自己产生更高要求,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就是社团活动在生涯教育上的积极作用。
二、 社团活动是探索大学专业方向的衔接通道
生涯规划是受价值观作用的,尤其是对职业的认知、判断和取向。学生无论选择大学专业,还是选择未来职业,都受到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制定生涯规划?一是要指导学生学会认识自己,包括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二是在中学阶段,学生受时间、精力与条件限制,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有限,可以通过各类活动来加强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如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志同道合的学生自发组成,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实践性,因此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社团活动常态化,可以助力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为大学专业方向的确定做出了重要衔接。
例如,我校2017届毕业生林某,现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他认为,兴趣这一点会贯穿始终。高中时期就因为兴趣,他十分热爱音乐,特别是中国传统、经典的音乐以及民族音乐,因此,他创办了汉服社,并在节目编排里加入了民族乐器。但由于中学里学习民族音乐的学生相对少,活动在校内的流行程度有限。所以他希望能够到更专业的地方去看一看,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之后,他在大学的专业就选择了音乐学(古筝方向),并且加入了大学民乐团。正是因为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在民乐团的各类活动中也特别开心,还可以比较快地入门一种新的乐器。比如,在大学时期另外学习了琵琶、大阮等等,现在在民乐团弹奏的是竖琴。去年暑假获得去福州市曲艺团学习的机会,并且代表师大参加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充满获得感。他同时也希望将来能在乐团就业,并有所建树。
从毕业生林某的例子可以知道,无论是高中的社团活动、大学的专业选择还是未来的择业方向,兴趣爱好都是非常重要的依据。高中时期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参加社团活动的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出来的能力和特长,逐步叩开了大学专业的大门,从而更坚定了自己的学习方向,并提早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了清晰的规划。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每学期社团纳新时,会对报名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对学生加入社团的初衷进行分类,在选拔上,将兴趣和特长作为一个重要参考。进入社团后,指导学生自主地做好全年活动规划,丰富校园生活彰显社团特色的同时,注重以兴趣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而且学校在社团创办中,有意识地创办如模拟联合国协会、志愿者协会、摄影社、广播社、话剧社等社团,旨在通过社团活动,发展兴趣和特长,并经过社团活动的磨炼,初步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有了专业目标和职业意向,社团活动因此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推动力。
三、 社团活动是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的关键平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一步明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长期以来,社团活动一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抓手,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社交能力与表达自信、拓展学生的思维与眼界、促进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培养公民意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例如,我校2017届毕业生张某,现就读于武汉大学。除了品学兼优,该生始终积极参加学校各类社团活动及学生工作。她认为,在中学阶段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培养一种团队合作的思维以及与人和谐交往的性格,还可以认识到很多在各个不同的社团中出色的同学们,互相学习,增进交流,这对于人生观的建立也会更完整,能够明白自己哪个方面的能力突出。她认为,借助社团活动可以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校园生活如果只是在教室学习的话,对个人能力的培养是很單一的,特别面临选择自己人生方向和专业方面的高中生来说,没有办法更好地去了解自己的潜能发展性是哪一个领域的。因此,参加社团不仅可以在其中摸索自己的兴趣、挖掘自己的潜能,还可以培养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对于个人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是有帮助的。经过社团平台的锻炼,她凭借突出的个人素养,在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包括全国高中生日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还赴日本参加了第一届海啸峰会,并获得“青年防灾大使”称号。这些经历再次提升了她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自信,进入大学后,仍然坚持不懈,大二获得了剑桥大学交换学习的机会,如今更是具备保研资格以及湖南电视台实习生的机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明确定位。
康德曾说:“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我,从而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和目标。学生社团作为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因为兴趣共同努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因此,高中阶段学生选择某个社团,就是一次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社团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培训,在活动中学会思考,锻炼自我的同时也模拟职业角色,学会如何去工作,引导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进行思考,包括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从而在学习生涯和职业规划的发展过程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作为老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社团活动进行具体指导,还要帮助学生不断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集中打造一些有特色,有活力,有发展的社团。
当代社会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提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提升个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而言,常规的就业指导课程不可或缺,但形式单一,且多半局限于课堂,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社团作为深受中学生欢迎的校园学生组织,老师不妨走出教室,走进社团,换种形式与环境,将社团作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抓手,并依托学生社团展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断渗透,反而更具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黄瑶,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