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庚
[摘 要]科技的高速发展,让“互联网+”教育成为必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互联网元素,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当代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从教学软件、教学平台、趣味网站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出发,谈谈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互联网元素,创设灵动开放的数学活动,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互联网;核心素养;逻辑推理;知行合一;析理以辞;寓学于乐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5-0058-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逻辑推理是中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知识框架的重要方式。课标明确要求:“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有力工具。”而科技的高速发展,让具有信息化、个性化、交互性、拓展性、共享性诸多特点的“互联网+”教育优势突显。因此,当代教师应研究如何与时俱进,将互联网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构建一种新型的学生数学学习舞台,以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本文结合案例,谈谈笔者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知行合一——教学软件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提倡的传统思想是“知行知”,即知识是行动的基础,行动成全了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后,课后更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内化知识,形成和发展逻辑推理素养,逻辑推理本质上是靠学生“悟”出來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现今许多学科软件,为我们提供了让学生能够知行合一的辅助手段。以下就是利用story line软件设计的一份课外作业:这个课件由两个微课、四个层层递进的变式作业构成,课件设计可由图示流程图说明。
【微课一】
2.例题一的解答思路分析。
3.结合例题讲解,归纳总结数式规律,探索解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找序数。一般用n表示数式的序号。
第二步:找规律。分别比较数式中数据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寻找式子变化规律,然后用含序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第三步:写出结果。根据第二步的规律求得第n个数式。
【微课二】提供作业一的解题思路分析。
(部分变式作业如下。)
[作业一]观察下列等式。
[作业二]如图,用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的菱形纸板,按黑色纸板数逐渐增加1的规律拼接成如下图案,若第n个图案中有2017个白色纸板,则n的值等于() 。
A.671 B.672 C.673 D.674
这个课件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达到 “知行合一”:学习知识后实践,实践时发现疑难,继续学习知识,然后再实践,最后理解知识,将其内化为能力和素养。同时,课件还可以给教师提供学生的学情反馈,教师能够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予以适时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干预和引导。“藏息相辅”源于中国古代《学记》,意思是教师的讲解要与个人的理解相结合才能消化知识,这正是设计这个story line课件的初衷。这个课件的设计,通过微课的引导与分阶变式练习的融合,让逻辑推理与直观操作有机结合起来,让逻辑推理成为直观操作后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这正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遵循初中生的学习规律和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着重于直观操作,学生从掌握的知识实际出发,不断尝试,教师给学生提供“悟”的平台,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二、析理以辞——教学平台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在逻辑推理中,推理论证能力当属最具特色又备受重视的能力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魏晋时期的大数学家刘徽提出了“析理以辞”,这里所说的“辞”,就是指逻辑与逻辑理性的推理过程及表述。那么,如何能让学生用严谨的逻辑推理来进行表述呢?反思,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培养逻辑理性思维的方式,也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步骤,在反思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归纳解题规律。那么,如何进行反思呢?《墨子·小取》中有这么一段话:“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意思是:辩论的目的,是要分清是非的区别,审察治乱的规律,搞清同异的地方,考察名实的启发,断决利害,解决疑惑。在互联网时代,提供给我们适时的线上交流平台,如QQ、教育资源公共平台的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等等,也就提供了让学生通过 “辩”来析理以辞的平台。以下是一个利用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实现全员参与辩论的案例,这个案例起源于一道学生练习。
如图,△ABC为锐角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高,正方形EFGH的一边FG在BC上,顶点E、H分别在AB、AC上,已知BC=40cm,AD=30cm,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和矩形的判定、性质,重点考查对应线段(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所以,解此题要先证明四边形EFDM是矩形,通过设正方形边长为x,利用△AEH∽△ABC,得[EHBC=AMAD],求正方形边长。主要问题在于:(1)学生推理不够严谨,在表示DM长度时未证明四边形EFDM是矩形,直接得出DM=x;(2)由EH∥BC,得出[EHBC=AMAD],忽视对应线段(高)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前提条件“对应高”的说理,没有证明AM⊥EH,暴露出学生对定理条件理解不透;(3)在证明AM⊥EH时,直接由EH∥BC,AD⊥BC,得出AM⊥EH,学生忘记结论不能作为证明的理论依据,要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证明垂直。
如何让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并准确表述证明过程呢?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典型错例,发布在教育资源公开的教师空间,然后分阶段给学生发布学习任务。首先,让学生到空间去纠错订正,征求其他解法,要求将成果发布于学生空间,然后让学生去同学的空间对成果进行评价。这样的数学活动设计,给学生提供了辨析的空间,更关键的是为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剖析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可以实时提出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或者与同学交流讨论,让其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數学思想,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三、寓学于乐——趣味网站设计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学记》中的“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就是主张学习应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不仅限于课堂,课外活动或游戏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利用熟悉的素材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折叠矩形纸片、摆放一副三角尺)、推荐趣味益智网站等,能让学生在“玩”中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作业一]将下面的卡片折成正方体,可以形成哪个选项的图形?
[作业二]下面卡片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作业一是一道门萨智商测试题,作业二是初一数学习题,两者极其相似,考查的都是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门萨测试是全球规模最大且历史最久的智商测试,由门萨国际(Mensa International)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它一般从注意力、观察力、逻辑思维、想象力和记忆力这几个方面出题。类似的游戏还有许多,如数独,数独是源自18世纪瑞士的一种数学游戏,在解数独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锻炼大脑的反应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由此可见,寓学于乐,把逻辑推理问题结合到日常生活实例中,以游戏的方式呈现,通过观察、猜测、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学思想的奇妙与作用,体会推理论证的严谨性、精确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的提升,使其学会欣赏数学智慧之美。
综上,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材和学情,有机地融入互联网元素,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积极的推理意识,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史宁中.试论数学推理过程的逻辑性——兼论什么是有逻辑的推理[J].数学教育学报,2016(8):1-16 .
[2] 陈诚.数学核心素养之逻辑推理能力提升的研究[J].数学之友,2016(16):14-16.
[3] 洪燕君,周九诗,王尚志,鲍建生.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意见征询——访谈张奠宙先生[J].数学教育学报,2015 (3):35-39.
(责任编辑 黄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