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是我国教育中的重点科目,汉字是孩子初期进入小学语文课堂中需要学习的内容,是让孩子们打开我国传统文化第一扇大门的途径。语文汉字读写教学对孩子们日后的学习与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致力于为孩子们打下良好的读写基础而不停奋斗着。我国新课改后对教师们提出了培养孩子们核心素养的新任务。本文就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低年级语文课程中读写教学技巧进行浅析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低年级;写字教学
读写汉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孩子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但是要学生们写得一手好字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了,且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也非一朝一夕。通过语文读写教学课堂实践过程得出,小学低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行为稚嫩且思维简单,因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从孩子们人格培养开始做起,让孩子们在循序渐进的读写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达到培养孩子们核心素养的目的,为孩子们奠定一定的能力基础,使他们得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 激发学生读写兴趣
一位成功的教育学家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跳出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趣味性教学,且这一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受到了广大教师们的青睐。在语文写字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兴趣式教育方式,让学生们不再觉得识字写字是个痛苦的过程,这也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减轻了一定的教学压力和心理负担。
教师在语文识字教学活动中,用好“兴趣”这个老师,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启发思维,积极主动参与汉字学习活动,由此深化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记忆,提升学生们识字的热情,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课堂上教孩子们读写关于动物的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做一些精美的图片(如“兔”字就做一个小兔子图片和兔八哥形象的图片,“狗”字就做一个可爱的小狗图片和汪汪救援队里狗英雄的图片,“猪”字就做一个生活中的小猪和动画片中小猪佩奇的图片等等)。让孩子们在动画图片和实际图片“引诱”下,认识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并且可以写出相应的字。
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会主动探究这个字和这个动物有什么关系,对别人展示出我会写这个动物的名字了。以此使得学生在主动的思考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且有效掌握了字体知识。
二、 对学生识字学习加以鼓励
孩子们的自信通常来自身边人的鼓励。所以在学生书写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并对孩子们进行鼓励。在语文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好能对学生写的字进行批改,在课堂上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字与教材上的字有什么不同,在批改时对学生的鼓励会让学生感到骄傲不已。
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们进行交流和相互鼓励,让学生在鼓励他人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写字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通过别人对自己的鼓励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使得学生们增加对写字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写字时,留出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相互看身边的同学写的字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指出他们写的字具有哪些好处和优点,并让较活跃的同学起身讲一下前桌(或后桌)同学写的字,是字体上比较工整还是在笔划上比较流畅,或者说就是觉得他写得好看等等。
让同学之间相互鼓励,既让学生们体验了写字课程的乐趣,又培养了孩子们敢说敢讲的能力,使得孩子在核心素养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 让知识贴近生活
学生识字可以不局限在课堂之内,也可以拓展到生活之中。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多姿多彩呀,既有小桥流水还有红花绿叶,有秋色彩虹还有虫草呢喃。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多关注生活中的景色和事物,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讲述。这些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还可以使孩子把生活细节和学习有效联系起来。
例如,让学生们在课下观察雨后的彩虹,然后回到课堂让学生对彩虹的颜色和形状等进行讲述。教师在学生分享过程中,在黑板依次写出“彩虹”“颜色”“形状”等关键词语,让学生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就能联想起雨后彩虹。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对于生活的好奇心是十分的充足的,贴近生活的知识更能引起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意识,使得学生们在对生活的深入探究过程中得到最轻松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让学生加强了对社会的认知,有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 拓展学生识字的方式
小学语文的写字课程一直都是教师们较为头痛的教学课程,刻板的教材文字,硬式灌输让孩子进行书写使孩子对基本的识字课程望而止步。所以,除了课堂内的基本教学,有效拓展学生们对字的认识就成为了当下可以实施的教学方式。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书写“人”字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在講坛上作为例子了。教师双手并拢紧贴身体两侧,双腿岔开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说:“‘人字有没有和我现在的姿势很像呀?”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虽然很多学生会在课堂上笑出来,但是这也恰好达到我们为学生营造轻松课堂氛围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就“众”让三个学生站在一起,“广众、大众、群众”的“众”怎么写呢?众字有什么特点呢?就是人多了,人多了就形成了“众”。
多种方式的教学不仅使课堂生动有趣,还使学生们可以体会文字所要表述的内涵,有效营造了课堂气氛。
五、 培养学生重视知识内涵
文字不仅是对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还要深入挖掘它们的内在含义。汉字是我国五千年文化历史发展漫长过程中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特有的民族知识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汉字知识内涵的讲授,将文字育人功能得以真正的落实。对文字内涵的深入探索,可以有效开拓学生思维空间,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涵养,这也是核心素养的价值体现内容之一。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汉字的教授时不可以只针对层面进行教学,也要对它的发展过程和表达的意义等进行联系,使得学生在对汉字的层面理解上得以更深入,同时也使得学生们对文字结构的记忆更加深刻。
例如,我国文字历史发展过程中,汉字曾经是象形文字。如“牛”字,最早的象形文字“牛”字就是根据牛一个头、两个角、一个尾巴的样子刻画出来,通过我们祖先的不断改进才形成了今天的“牛”字。再说“水”字,最早的“水”字就是以三道水的波纹作为“水”字来应用的等等。
汉字的内涵可以引导学生对文化传承产生探索心理,使学生在进行书写的同时,了解了我国文化历史,使得学生对日后的艺术行为产生兴趣,有效地在小学阶段提升了学生艺术素养。
六、 注重格式与汉字结构
中国汉字可以说和艺术是息息相关的,在书法艺术上对汉字有诸多要求,要做到身体端正、心平气和,做到天塌而不惊的意境,且书写过程中要注意起笔、行笔、收笔的考究和字的整体结构和谐度、组件搭配美观度等。所以在小学这个阶段的读写课程中,教师就要格外注重学生们书写汉字时的格式与结构,要求学生们对汉字的部件都掌握清楚,最大力度争取学生们在初期学习写字的时候可以做到工整、流畅。
好的汉字功底不仅仅是单纯的对字的认识,也是对孩子们心浮气躁、敷衍了事的心理进行磨炼和打造的过程。其实我们在教孩子们写字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孩子们在一丝不苟地书写汉字的过程中,需持有良好心态,要做到内心平静。由此可见,书写汉字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毅力和心态。
七、 促进良好习惯的培养
人们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在良好环境下的长期过程。小学这个初步接触知识的阶段,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读写习惯的重要时期,也是对未来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教学课堂中就逐渐培养孩子们书写的习惯。
教师在此时可以对学生们的书写、握笔、坐姿等综合方面进行习惯的养成,培养孩子们足够的耐心。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避免学生们的懈怠心理以及触学情绪,让孩子们在汉字书写的过程中具有优秀的个人品格,从而提升孩子们核心素养。
八、 增加词量的累积
词汇量的累积是为学生奠定日后的学习基础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最大限度累积词汇词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开趣味性词语游戏,来加强学生们对生字词的运用,为学生们日后的阅读和写作做好丰富的词语储备,为学生们自身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语文课堂展开猜字谜、猜灯谜、姓氏歌等游戏,来增加学生们对词汇的认知。“姓氏歌”有这样一个内容:“你姓啥?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这个内容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进行游戏。
在孩子们游戲的同时加深了对汉字的记忆,使孩子们在快乐、轻松的模式下主动探索文字知识,同时还增强了对词汇的累积。
九、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写字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们在课堂上效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汉字是孩子们日后得以发展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技能。核心素养的培养则需要教师在每一天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加强工作内容,使学生具备日后融入社会的基本素养。与此同时,教师也需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养,以达到以身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碧英.试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J].科学咨询,2019(13):139.
[2]赖锦萍.浅谈核心素养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129-130.
[3]肖清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9(22):67.
[4]廖明凤.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5):6.
[5]李清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写字指导研究[J].语文天地,2019(3):29-30.
[6]柏春庆.基于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命题研究[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9(2):4-7.
作者简介:林妹珍,广东省肇庆市,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