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學著名心理学家陈会昌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对北京200多名2岁至20岁的孩子做了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研究发现了“两颗种子”的心理特征,这“两颗种子”在孩子和大人身上都有体现。
陈教授认为,其中“第一颗种子”是做自己高兴的事的心理,这颗种子的心理特征是主动性的、内在的、自发性的,其状态是愉快的、舒适的。
“第二颗种子”是自我控制力,就是接受别人让自己做事情的心理。例如,遵守交通规则、晚上按时睡觉、白天按时上课,完成老师交给的家庭作业等。
这“两颗种子”本身是相互冲突的,而且很容易出现一颗种子强、一颗种子弱的情况。
好的教育就是在孩子心里播下“两颗种子”,一是主动性,二是自我控制力。有主动性就有自然、自由、自主的探索精神,有自我控制力就有扬善抑恶的道德原则。陈教授认为,青少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两颗种子”。“两颗种子”都发达的孩子,是做事主动性和自我控制力都强的孩子。在儿童、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方面,这两个心理维度,即自我控制和人的主动性,构成了人的完整人格。
(据“新浪教育” 孙云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