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化的同时,对学生的核心素质修养的重视程度也逐渐上升,因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通过优化高中生思想、行为等思想道德意识能促进其综合发展,提高高中生运用地理知识的实践机会,最终深化其人地协调观念,培养其地理综合思维。本文笔者立足自身教育教学实践,阐述了几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措施,意在为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素养;培养措施
一、 前言
地理作为高中教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教师要培养学生地理的综合思维素养,这也为高中地理教师制订多樣化的教学方案提供了诸多的灵感。地理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内容涵盖了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四个层面。其中,学好地理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地理思维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渗透学科素养,加大综合思维素养在教学中的力度,同时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最后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能力,从而为学生更快地接受、理解、应用地理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二、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概念
由于高中地理知识面广,涉及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和特征、地质情况、海洋与陆地间产生的影响以及洋流等内容,这些地理知识之间又相互交叉和影响,最终连接成了完整且复杂的地理知识体系。因此,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思维素养,才能完整地将复杂的地理知识联系在一起,并学会合理运用。一旦高中生的地理综合思维素养有所提升,那么在学习期间就能够深入了解地理各方面的知识,综合考虑自身的分析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另外,高中生掌握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素养,还能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并判断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状况,凭借地理知识科学合理地指导生活实践。因此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贯穿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整个过程,任课教师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提高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力度,进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观念不能与时俱进
部分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习惯于延续应试教育理念,将“灌输式”教学模式贯穿整个课堂,仅仅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学习,禁锢了学生的地理思维发散。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只能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教学方案,很难满足所有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并且,对于那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就没有较好的学习环境,容易对地理课产生厌倦,这也是有些学生地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授课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需求,对提高地理学科上的综合思维素养能力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单一的教学方式
教师采用板书教学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对拓展知识点的抄写及记忆,但是在现阶段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板书教学方式显得枯燥乏味,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讲解需求。多媒体教学法使得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知识点相关的影视资源,不仅有助于改善课堂气氛的活跃性,而且能更好地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加大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力度,在丰富学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有助于降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难度。但是,单纯地依靠多媒体或者板书的教学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由于地理教学过程中综合思维素养的独特性质,使得教师必须要导入多元教学方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地理知识点完整地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三)初中与高中地理在知识点衔接方面存在问题
初中地理仅仅作为文科必修课程,其不在中考的考试范围之内,并且初中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很少会产生压力。而高中地理则不同,其是文科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其在高考中占据的一定的比例。但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初中地理知识浅显、形式化,当进入高中时期,命题重点由知识向能力转变,造成学生无法有效链接新旧知识,增加了学习地理知识的负担。
四、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措施
综合思维素养已然成为高中生必备的能力,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思维素养,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在高中地理科目的学习中,地理学科涉及了大量丰富的内容,且学习的深度较深,这就需要高中生在学习期间,发挥自身具备的综合思维能力,在对地理知识点的理解方面,运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记忆。综合思维素养需要学生学会自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期间能够通过基本能力体现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下面就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措施浅谈一些看法。
(一)培养高中生掌握举一反三的方法
在地理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区域认知思想,才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区域认知思想指的是学生具备对某个区域的知识进行单独研究和分析的意识。通常来说,在相同地理环境下,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独特性,仍然存在众多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因此,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就需要具备该种思想,在对地理的环境特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思维意识。例如,在学习《世界气候》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可以通过对经纬网定位的方式与海陆位置相结合,综合所在区域的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地理环境特征从而推算出地区的气候类型,并根据地区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为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提供便捷的服务。再如,在学习《地表形态》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可以通过判读等高线图形,掌握利用等高线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归纳总结出等值线通用的特征,进一步提升高中生自身的分析能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奠定坚实基础。所以,高中生在掌握举一反三的方法后,就能够快速解决相似的实际地理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使高中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得以提升。
(二)培养高中生掌握层层递进的方法
培养高中生具备综合思维能力,主要是需要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大方向入手,以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并解决问题,对地理问题具备足够的把控能力。因此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深入理解图文材料中涉及的地理背景,然后根据图文材料中表达的地理背景并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原理进行综合思考。例如,在研究《气压带及风带》的过程中,一是先假设地球不自转,只能形成赤道和极地之间的单圈环流;二是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太阳直射赤道,可以形成“三圈环流”,也能随季节移动,造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呈块状分布等地理现象。总之,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学习方式,能够带领高中生快速进入地理知识中,直观清晰的知识递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为高中生综合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打下基础。
(三)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从地理这门学科的特性出发,教师在地理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着生活实例,将与知识点相关的生活元素融入实际的地理教学中,能让其身临其境地感知地理概念知识。例如,在“气候变化”的教学中,就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候变化引入课堂,如“春夏秋冬”四季在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这样有助于拉近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如以“春江水暖鸭先知”来为学生解释冬天逝去,春天初来的象征。“一场秋雨一场寒”来解释秋季将逝,冬季即将到来的季节变化。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加入对知识的理解中,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思维素养。
(四)培养学生养成及时纠错的学习态度
所有的高中地理习题,都是地理知识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在地理题目及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纠正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错误认识,应当将重点放在学生对自身错误的认知方面。错题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教师进行地理知识拓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高中地理教师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应当先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纠错态度,正确面对自身出现的错误。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认识,常常在思维模式中体现。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养成自主检查自己是否对知识点有错误理解的良好习惯,及时与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是学生学好地理这门课程的重要前提条件。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修养逐渐成为一种教育趋势。综合思维不仅是核心素质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关键组成成分。因而在日后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对知识的分解能力,因材施教,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案,如此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以“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等级考答题策略分析”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J].地理教学,2019,30(20):150-151.
[2]蒋起禄.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策略[J].高考,2018,60(20):180-181.
[3]蒋瑞珍.地理核心素养评价的挑战及其大数据时代机遇:以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为例[J].新课程,2018,31(15):10-11.
[4]黄菊香.例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J].好家长,2019,62(3):195.
[5]余海红.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8,54(78):189-190.
[6]劉小平.试析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高考,2019,889(9):164.
作者简介:潘洪斌,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平潭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