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着眼于七年级学生学段转变所产生的不适期,提出分层合作下“每日一题”练习模式,并对其进行实验探究,明确了科学恰当的小组容量和组内树形分工组织模型,发现其对学生学习品质各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
关键词:每日一题;分组分层;模式探究
一、 研究背景
初中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最高阶段,它承接小学就近免试入学,面向高中选拔考试,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环。而七年级作为初中教育的第一学段,在学生习惯养成、心理培养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学生升入七年级以来,都会因为学段转变、课程增多而出现不适期,而不适期的渡过正是学生的生活学习由小学时老师步步引导到初中自主学习的转变,这种自我转变的完全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状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应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即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层次的作业。而“每日一题”操作简单、易于接受,恰好可以成为这种转变的催化剂,它与小组分层合作模式结合,更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二、 研究目的及方法
为了充分了解不同小组容量对分层合作“每日一题”的影响,探讨小组容量、组内分工等因素对“每日一题”成效的影响,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每日一题”练习模式。我们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选取全级3个班150名学生为样本,依次以3到8名成员的小组容量,2个月实验周期进行实验,并以调查问卷和阶段测试的形式反映实验结果。
三、 研究过程及分析
课题组3名课任老师在所带班级中任选1班组成实验组,另1个平行班组成对比组。在小组容量的探索上,课题组在任课老师、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展开在分工合作模式下的“每日一题”练习,并依次以3到8名成员的小组容量、2个月实验周期进行实验。
树形分层分工模型
在组内分工的探索上,我们在实验之初采用组内1号成员为2成员出题批阅、2号成员为3号成员出题批阅的线性出题模式。虽然很大程度激发了组员的学习积极性,但仍存在个别成员出题不严密、出题不及时等问题。经过三次大调整两次小调整,逐步探索确定了树形分层体系。此体系横向分两层,纵向成两树,选取学习能力较强的两名成员为第一层,分别为两树之根,其余成员为第二层,依次分配为两树之枝,形成学习树。二层成员可以根据月考成绩晋升为一层成员。即由1号成员为3、4号成员出题批阅,2号成员为5、6号成员出题批阅,1号与2号共同探究一个综合变式题。此类分工最大化的凸显出了学优生在小组中的主导地位,每一棵树都具有“小老师、小学生”帮扶模式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优生的积极性。同时,学优生学习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课堂接受快,给二层成员出题批阅占用时间少,所出题目针对性强,极大提高了“每日一题”练习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二层成员数量占比高,学习差异较小,较易感受到平等、和谐的小组氛围。通过自身努力“跳一跳”可以晋升到一层根成员,极大地刺激了自我努力和相互竞争,逐渐形成了平等的、积极的小组氛围。
通过对每个周期调查问卷及学习测试汇总分析,不同小组容量的分工合作“每日一题”在激发学生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熟练掌握知识、改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促进效果差异颇多。
(一)实验组与对比组的比较
探究活动开展以来,将课题组老师所带平行班级任意抽出一个进入实验组,另一班继续沿用原来练习模式,归入对比组。在相同老师、相同教学内容、相同教学进度的前题下,探索分层合作下“每日一题”练习模式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年来,通过8次月考成绩的分析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在前2个月中,实验组的及格率比对比组稍有不如,但从第2次月考开始,实验组缓慢超越,至第4次月考则大幅超越,一路领先。优秀率的变化趋势与及格率基本保持一致,在每次月考中,实验组的成绩稳压对比组一筹,且二者差距越来越大,充分体现出分工合作基础下“每日一题”练习模式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二)学习兴趣提升呈正态分布
由于分層阶段练习的出现,学优生面对更具挑战性的习题,摆脱枯燥乏味的简单题目,不断激发其斗志和超越意识,使其学习更深、更广。中等生面对中等难度习题,重在巩固课堂知识,可轻松完成练习。学困生针对基础知识进行练习,题目简单易完成。各阶层学习人员在“每日一题”练习模式中都能自主完成当日练习,每天都学有所得,自我认可度不断提升,学习的信心不断加强,学习兴趣普遍提高。
随着小组容量不断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呈正态分布。据调查显示,小组容量达到6人时,学习兴趣达到峰值,继续增加则缓慢下降。小组中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等各阶层均表现出一致的正态分布。调查表明,在组内分工形式一定时,小组容量越小,小组成员的小组观念不强,没有小组融入感。组内1号成员在班级中较多而没有班级优越感,激发不了学习积极性,组内学困生易形成“小学生”,无同类对象不利于性格形成,无法提升学习兴趣。小组容量越多时,组内1号成员在班级中较少而优越感极强,但随着小组成员增多,学习梯度变大,组内管理困难增加,同类对象较易形成更小的团体,致使小组凝聚力下降,小组目标不统一,小组成员学习兴趣下降。
(三)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调查问卷分析显示,随着小组容量的增加,小组内分工结构的优化,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比率也在不断提升,呈现出正态分布的形式,且与学习兴趣正态分布相契合。在树形分层组内分工模式下,无论是5人组、6人组的两层分工,还是7人组的三层分工,都存在相似的枝成员,也就是同类对象。同类对象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相似,增加了小组亲和度,使小组成员更加喜欢参与组内活动;同类对象独立完成相同的题目,无形中又增强了双方的竞争力,促进了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学习品质普遍提升
在小组分层合作下“每日一题”练习模式探究过程中,积极与其他各科老师进行交流,及时收集分层合作下“每日一题”组织模式对学生学习品质的整体影响。随着实验的推进,各学科老师均发现实验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学习习惯有了较大改善,旧知识的储备明显加强,接受新知识也更快更深,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和自制力也大有提升。
根据实验对象调查问卷分析,不同小组容量对改善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品质的影响差异颇大,当小组容量在5到7人时,对学习习惯的改善最大,减少或增加均会有所下降,形成与学习兴趣类似的正态分布。5到7人容量小组时,组内亲和度高,既有小老师,又有同类对象,组员参与积极,学习兴趣高涨,学习的动力足、自信心和自觉性强,极大地促进了对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改善。
四、 研究结论
通过探究实验,小组分层合作下“每日一题”练习模式对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自信、改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小组容量及组内组织模式对分层合作下“每日一题”练习模式的成效性影响颇大,5至7人的组内容量结合树型分层体系的组织模式,最大化地发挥了分层合作下“每日一题”练习模式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李红艳,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