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下挥洒汗水——提升大课间效率

2020-06-23 09:31李孝龙
文理导航 2020年20期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初中体育阳光

李孝龙

【摘要】有效,是教育教学的生命,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既是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学生身体素质成长的迫切需要。由于大课间时长有限,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完成体育运动学习任务,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是体育大课间活动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学生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体育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成长等,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使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由低效走向有效,教师需及时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实际、教学时长等情况出发,对传统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以增强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

一、注重榜样教育,实现课间活动引领

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使得体育活动更强调学生能力和思想的双重发展,旨在让学生形成高水平体育运动能力的同时,端正练习的态度。所以,在大课间体育运动教学中,为了实现活动的高效建构,教师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然而,尽管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仍旧处于发展阶段,但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所以,为了实现有效的思想指导,教师不妨对学生的模仿性加以利用,从自身出发,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具体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时,教师要比学生早到指定位置等待学生,并且,除非征得学生的同意,否则不可拖延活动时间,不提前上课,这样能使学生心如口服,自觉遵守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规范。其次,当学生开展自由练习时,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当陪练,耐心地指导课间练习效果落后的学生;在学生做准备活动时,教师也应在队伍前与学生一起做,认真示范,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此外,教师也可以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对于抱有认真练习态度的学生,教师可将其树立为榜样,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使其余学生也能端正自己的态度,从而主动进行课间体育运动练习。

这样,通过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并为学生挑选身边的榜样,不仅能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也能让学生在模仿教师、同伴的行为中,建立积极、正确的练习态度,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练习效果。

二、注重游戏渗透,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在传统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施中,教师都将活动的重点放在学生练习体育运动的实效上,忽视了对过程的设计,使得学生的训练过程沉闷、无趣,学习练习兴趣也比较低迷。兴趣是驱动学生进行练习的原动力,所以,在初中阶段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将游戏活动融入到学生的训练过程中,以便在激发学生运动热情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真正将寓教于乐的思想渗透到体育大课间活动中。

以排球为训练项目,在让学生完成基础动作技巧的学习后,教师可组织“三球不归一”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对排球运动技巧的内化。首先,教师利用排球场的场地优势,将班级中的學生均分为两大组,并让每个组的学生各自占据排球场的一边,之后,教师为其中一个组分一个排球,另一个组分两个排球;在学生听到命令后,两边的学生同时将排球击向对方,当三个球落到同一边时,对方得两分,当一方将排球击出界时,另一方得一分,最先获得二十分的一组获得胜利。在这一游戏过程中,不仅能迅速调动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同时能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练习排球运动技能,从而提升排球运动练习效果。

教师将趣味游戏融入课堂教学,既能营造积极的大课间氛围,调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欲望,也能提升学生的灵敏度和身体协调能力,可谓是事半功倍。

三、注重分层活动,兼顾个体差异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在发挥教师主导价值的同时,彰显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显然,在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实施分层教学,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能动性。为了落实分层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变化情况,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标、教授方法等进行合理分层,从而在兼顾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实现有效成长。

比如,在以短跑为训练项目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200米短跑测试,从而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将学生划分为“快、中、慢”等三个层次,并结合学生的具体层次实施分层教学。如为了增强“慢”层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可将原本设定的200米短跑距离修改为100米,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中逐步建立练习的信心;为了增强“中”层学生的速度,教师可组织中层学生开展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相互追逐的过程中,逐步增强自身反应能力和耐力,从而提升短跑速率;对于“快”层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有了较强的耐力和奔跑的速度,但在呼吸节奏、摆臂等方面可能还存在问题,因此,教师可组织这些学生进行动作的纠正,使学生以更加标准的姿势开展短跑练习活动。

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实施分层教育,不仅能够兼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还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可使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更具价值。

四、注重多元评价,增强课间练习信心

在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教学评价是检查、总结和指导大课间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先决条件,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活动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其中,多元评价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产物,它是对传统单一评价方式的颠覆,能够全方位地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于细节之处进行体育运动动作技巧的改进。所以,体育教师应善用多元评价调动学生的情感动机,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例如,在指导学生练习跳绳运动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后,为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客观,教师可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跳绳运动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的练习效果及练习过程出发,认识到自己可以上升的空间,以便学生能够提升跳绳的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在以往师者评价的基础上,添加学生、家长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使得学生可以获得同伴的客观性评价和家长的期待性评价,让学生从多个视角出发,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自己在跳绳运动时的表现,以便结合多方意见进行自我改进。此外,在指导评价环节的开展中,教师也应多使用鼓励性的言语,让学生从评价的话语中建立练习跳绳运动的信心。

教师注重评价环节的开展,并进行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设计,能够彰显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评价价值,使学生从评价中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为之后参与体育大课间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阳光体育”理念下创建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对学生的在校时间进行充分利用的活动形式,能够真正贴合学生的习惯和思维,让学生养成练习体育运动的习惯,在日积月累中提升身体素质,真正实现在阳光下快乐地奔跑。

【参考文献】

[1]尹荣义.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改善方法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8(4):83

[2]何云东.大课间活动在初中体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和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8(S1):17-20

[3]林勇.浅谈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改善方法[J].考试周刊,2019(43):131

(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区初级中学,江苏苏州215633)

猜你喜欢
大课间活动初中体育阳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探析
对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利用民间游戏让学生在大课间快乐运动
走在阳光路上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