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才
摘 要:对于语文课程来说,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表达素养的协同提升。每个学生都有着与生俱来的表达潜力,这就是叶圣陶所说的“有生机的种子”。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语言表达能力需要从种子的基础工程做实、做牢。本文联系实际,罗列低年级学生原生态的表达状况;把握定位,探寻低年级实施四素句的实践价值;整合实践,明晰低年级实施四素句的运用策略;依托教材范例,紧扣四素句训练之本;链接生活实践,筑牢四素句训练之根;遵循认知规律,夯实四素句训练之基。
关键词:链接经验;依托教材;整合实践;认知规律;四素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是有生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予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对于语文课程来说,教学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表达素养的协同提升。每个学生都有着与生俱来的表达潜力,这就是叶老所说的“有生机的种子”。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语言表达能力就需要从种子的基础工程做实、做牢。
“四素句”这一词语是我国教育专家丁有宽在他的“读写导练”中提出的,是指把叙述的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说或写在一个句子里。这种基于最基本要素的训练,四素句就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中的一颗“种子”,是指学生自身就有说写表达的生长能力,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说写练习的条件和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其语言能力像“种子”一样生长,生成自由表达的欲望,养成自主表达的习惯,练成完整表达的能力,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奠基。
一、联系实际,罗列低年级学生原生态的表达状况
低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书面表达,是从牙牙学语到规范化书面表达的过渡阶段。有人曾经认为,口头表达能力强,书面表达就不会差。这句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之间的关联,但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并不能直接画上等号。书面语言要以口头表达为基础,从口头到书面的转化之间需要有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在积极推动学生四素句训练之前,联系低年级学生的表达实际,调查和摸清学生当下的表达意识、表达能力和状态,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四素句练习具有重要价值。从当下低年级学生的表现来看,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
(一)元素欠缺,内容呈现不到位
由于低年級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在表达过程中所能够关照和涉猎的范畴是相对薄弱的。众多的信息呈现在他们的意识之中,他们无法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对这些资源和信息进行合理地选择。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低年级学生在说话或者写话时,往往词不达意,很多应该表达出来的信息,他们并没有完全地表达出来,导致所呈现出来的语句元素欠缺,内容不够完整。这就表明低年级学生,未能真正对储存在自己思维中的资源和信息形成通透地把握,也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源对于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二)信息不明,语句表达不清晰
所谓“信息不明”,是指学生已经能够从自己表达的需要,对自己储备的原始经验进行删选,这比上面板块中所提到的“元素欠缺”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他们并不能够精准地选择资源和信息,在运用于表达过程中时,也缺乏相应的方法,最终导致自身的表达并不清晰。所以,在与低年级的孩子对话时,我们总是要揣摩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甚至需要进行不断地追问,才能真正听懂,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低年级学生所表达出来的内容信息不明确,导致最终的表达不清晰。
(三)逻辑混乱,内在关联太散乱
皮亚杰说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理解语言、内化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本质上都是思维的过程。思维逻辑一旦错乱,表达就会颠三倒四,甚至是语无伦次。低年级学生在这一点上,就表现得较为鲜明,他们表达得不仅语速慢,断裂、卡顿的时间相对较长,最为关键的是表达出来的内容,在顺序上也经常发生错乱,导致内在关联过于散乱,最终让人听不清楚。
二、把握定位,探寻低年级实施四素句的实践价值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并不需要太高的要求,但上述三种问题表明很多孩子连最起码的表达要求都还没有做到。因此,“四素句”的训练就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独特的价值性。
(一)统整要素,让学生完整表达
“四素句”的基础点,就在于通过一句话,将所要表达的关键性元素和盘托出,借助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元素所承载的信息进行统整,从而将自己所要展现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针对低年级学生言语表达不够清晰的状态,教师可以利用“四素句”简洁扼要的形式、精准完整的模式,让学生学会完整地表达。
(二)提炼信息,让学生清晰表达
进入小学低年级,虽然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显得不足,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积累。在经历了婴儿、幼儿阶段之后,他们已经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积累。“四素句”的训练本身所需要具备的素材和资源并不多,以学生目前的感知与积累来看,并不会存在“无米之炊”的尴尬,可以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精准表达的意识,避免表达过程中的含混不清,闪烁其词。
(三)梳理关联,让学生有序表达
“四素句”中所蕴含的元素是清晰而明了的,但并不意味着这样的表达是空洞而生硬的。学生要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关注“四素句”中核心要点之间的关联,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灵活地进行调整和融通,在逻辑关联下进行整合呈现,促进学生有序表达,更好地推动学生语言表达的有序意识。
三、整合实践,明晰低年级实施四素句的运用策略
农村大多数小学生是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缺少父母的关心,平时课外阅读量较小,写出的话内容少,不通顺及层次不清等。教师可以根据“四素句”的句式构成,及农村儿童自身表达潜能,通过系列说写练习,生发表达能力,养成主动表达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表达的艺术性,为孩子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纵观当下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不少老师经验欠缺,大都采用抄、背的方法,从而造成学生写出来的话知识面窄,内容贫乏,千篇一律。加之他们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学习上缺少爸爸妈妈指导,平时在家课外阅读量较少。教师需要针对农村小学的特殊情况,整合资源和素材,通过对“四素句”的实践和训练,推动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不断发展。
(一)依托教材范例,紧扣四素句训练之本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大道至简,这句话将教材之于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的作用揭示了出来。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不仅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范例,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载体。因此,“四素句”的训练,教师要以现行统编版教材中文本的语句为示范资源,引导学生在辨析中、感知中进行内化,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性的练笔,更好地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统编版教材二下第4课《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这句话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语句,如果让学生自主理解,他们很可能会囫囵吞枣,最终或许能够理解大意,但还是无法真正洞察其语句中所蕴藏的表达密码。为此,教师运用“四素句”的理念,引导学生在熟读语句之后去寻找:这个句子一共交流了哪些信息?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提炼出这句话中的人物、地点、时间,并相机渗透了环境描写的作用,让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了解语句表达的完整性、有序性。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紧扣四个基本要素,展开迁移练笔和说话训练,推动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链接生活实践,筑牢四素句训练之根
著名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语文的外延即生活。”没有生活的浸润,学生的语文学习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四素句”的训练就应该积极与文本的内容相关,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和素材,将学生的训练融入到生活的实际中去。
比如,在課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的周末生活,一家人都在干什么?很多学生习惯性的表达是“爷爷在锻炼”“奶奶在做饭”“爸爸在看电视”“妈妈在织毛衣”,这是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经常表现出来的认知常态,这种碎片化、短平快的表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四素句”,尝试将每个人的表现说得更清楚。比如“周末一大早,爷爷在阳台上锻炼。”“中午,奶奶在厨房里做饭”“午后,爸爸在客厅里看电视。”“晚上,妈妈在房间里织毛衣。”别小看这种资源和信息的补充,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首先,单独从一个语句来看,信息的增补让学生认识到语句表达要力求完整、齐全,让对象了解得更加清晰;其次,从语句对比的角度看,便于学生在相互比照中,关注人物在事件、时间、地点上的不同,从另一个角度深入感受到信息越丰富,所承载的价值就越鲜明,对于后续向学生提出翔实、全面、深入的表达要求奠定了基础。
我们不能将学生的表达变成一种硬性的任务,而需要借助鲜活可感的生活资源,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因此,“四素句”的训练与生活关联,就如同开辟了一条高效的认知通道,真正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遵循认知规律,夯实四素句训练之基
语言的习得需要一个过程,也有着基本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一种表达能力的形成,首先要经历大量语言范例的感知与积累,在量上发现其内部规律,并在积累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因此,在推进“四素句”的训练时,教师就需要树立长远意识,决不能指望一招两式就能达到目标。
我国教育专家丁有宽在《读写结合教学导练三题》中指出:训练学生的语言品格,应注意四个方面:(1)语言完整性练习。(2)语言条理性练习。(3)语言具体性练习。(4)语言准确性练习。这几个层次既有着彼此之间的密切关联,同时也可以有侧重地有序推进。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接受规律,有机统整和选择训练素材,从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入手,夯实学生“四素句”训练的基础。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定位于“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因此,教师要充分开发“四素句”在言语表达过程中的价值,彰显其“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将资源和目标进行统整,为推动低年级学生运用“四素句”提升表达能力助力。
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更是引领学生认知素养发展的重要素材。因此,我们要从低年级学生的表达意识开始训练,做好基础性和种子性工程,依托“四素句”的训练平台,让学生学会完整地表达、清晰地表达、有序地表达,为学生言语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罗兴艳.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课外语文,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