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虎
[摘 要]陈云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系统地展示陈云同志生平业绩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始终把着力建设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作为根本使命,全力打造陈云文物史料的发掘高地、陈云同志思想的研究高地、陈云同志精神和风范的宣教高地与展示高地,传承、弘扬陈云同志精神风范。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陈云精神;精神家园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在20世纪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5周年之际, 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倍感崇敬和亲切,深受教育和激励,更觉使命光荣和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陈云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格,号召全党学习和发扬陈云同志坚守信仰的精神、党性坚强的精神、一心为民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刻苦学习的精神,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一、发挥文物史料集聚功能,打造陈云文物史料发掘高地
在陈云同志90年的光辉人生中,其辉煌的业绩、深邃的思想和崇高的品德,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留下了许多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文物史料、思想宝藏以及见证苦难辉煌历史和艰苦奋斗历程的珍贵文物,迫切需要我们发挥文物史料集聚功能,大力打造陈云文献发掘高地,加强文物史料的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深化文物史料的价值挖掘和阐释传播,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更好地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社会发展。
1.整合三个数据库,集聚一张史料网
实施陈云文献中心数据库建设。重点对馆藏文物史料和日常征集文物史料进行清理、整理和梳理;在对纪念馆现有的4万多件藏品完成接收、鉴定、入藏、登帐、编目、建档、入库、保存的同时,及时转化为文本信息,进行系统性梳理、条理化归纳、数字化建档和规范化使用,使文物史料的征集更广泛全面、保管更科学安全、查用更方便快捷、展示更准确生动。
实施陈云图片中心数据库建设。重点对馆藏史料、图片和不断收集进库的史料图片进行甄别、标注和分类建档,体现图片的原发性、标注的权威性、事件的确定性。
实施“话说陈云”口述史数据库建设。完成一些重大革命事件参与者、亲历者、幸存者、见证者的采访和口述资料的保存、征集和预防性保护,使之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湮灭。以陈云同志战友、身边工作人员、亲属为重点,组织实施陈云史料征集和“口述史料”抢救项目,用视频拍摄、音频录制、话题集成等形式,形成“话说陈云”口述史资料库,体现人物的权威性、资料的真实性、存档的完整性。
整合三个数据库,为陈云文献史料集成打造一张内容丰富、功能完善、利用广泛的集学习、研究、宣传于一体的文献综合集成网。
2.融合三项大普查,汇聚一本文物册
陈云同志自1930年起进入我党的中央委员会,直到1987年因年龄原因退出,其间长达57年。特别是战争年代南征北战,建设时期调研奔波,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而且工作经历丰富,领导多个领域工作,因此许多文物史料有待于通过大普查来进一步发掘和征集。开展“陈云在上海”的文物史料大普查,重点发掘和征集陈云青少年时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新文物、新史料,以及各个历史阶段陈云同志在上海开展革命、建设和生活的重要文史、档案、图片等文物史料。开展全国23个陈云纪念地文物史料大普查,发掘和征集北京、贵州、新疆、辽宁、江西、浙江等地的陈云纪念地中反映陈云同志在不同时间节点重要历史事件中的文物史料,梳理各个纪念地的相关而独特的馆藏品。开展陈云同志在重要领导岗位、重要工作领域和重要奋斗战线中的文物史料大普查,发掘和征集在陈云同志领导秘密战线、指挥工人运动和农民暴动、分管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等重要领域的文物史料。进行系统性的普查,规范化的梳理,综合性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汇聚成一本有图有史有故事的陈云文物史料大全册。
3.联合区域纪念地,绘聚一张红地图
陈云同志不仅出生在上海、求学在上海,而且走上革命道路的红色起点也是上海。在上海,他参与领导了商务印书馆大罢工和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并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了枫泾、小蒸等农民武装暴动;主持中央特科与敌人周旋于十里洋场;上海解放后,他主持打赢了稳定金融物价的经济战线第一仗,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开局奠基;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他把上海作为调查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深入调研,取计于民,为中央实行调整方针和农村政策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改革开放时期,他在上海为宝钢建设和浦东开发开放把关定向,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练塘故居到颜安小学,从上海商务印书馆到小蒸农民武装暴动指挥所小院,从中共淞浦特委办公室旧址到枫泾农民武装暴动指挥所旧址,从青浦农村调查研究旧址到宝山钢铁厂……,不但留下了陈云同志成长的足迹、奋斗的轨迹、战斗的业绩,而且留下了革命的精神遗产、光辉的思想精髓,是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不可或缺的红色文化资源、不可复制的革命历史见证。陈云纪念馆拟将这些区域性纪念地作为有机组成部分加以综合发掘、一体保护、集中研究、集成利用,连点成线,以线成片,并按历史轨迹策划一批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陈列展览精品,真正为这些不可移动的革命文物注入可延续的生命力,使这些革命文物的具象“活起来”“展出来”“亮起来”,成为展示和学习陈云生平思想的鲜活教材,传承和弘扬陈云精神风范的独特课堂,使陈云在沪革命纪念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有理可学。
二、发挥研讨组织功能,打造陈云思想研究高地
陈云纪念馆积极发挥研讨组织功能,结合学习、宣传和研究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加强对陈云同志生平和思想的研究,从而汲取党的老一代领导人精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生机蓬勃的创造精神,汲取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汲取无产阶级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汲取一代伟人始终心系人民、追求真理的崇高品格,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1.深入学习和研究陈云同志的理想信念和崇高风范,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纪念陈云同志,就要学习他坚守信仰的精神。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陈云同志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不动摇。”①这是因为陈云同志的初心,不仅来自于对人民的朴素感情、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更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陈云同志革命的一生是党的非凡历史的人生缩影,也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艰苦奋斗史的生动写照。学习和研究陈云同志的理想信念和崇高风范,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和了解党的非凡历史,进一步弄清楚“我们党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进一
步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深切感受到党史和新中国史所展现的信仰之力、理想之光、奋斗之艰、成果之甜,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让初心薪火相传。
学习和研究陈云同志的生平业绩和一系列重要思想论述,让历史证明,用史实发言;让思想启迪,用精神体现。广大党员从中汲取理论精华、思想智慧,进而深化对“守初心、担使命”的认知理解,使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在厚重的历史教育中不断擦亮初心,强化使命意识,从而激励大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推动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解决好思想根基问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政治站位问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解决好旗帜方向问题,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成为新时代高高飘扬的伟大旗帜;解决好人民情怀问题,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永葆党的政治本色;解决好立德树人问题,培养、选拔和使用党员干部,培养青少年成长、成才、成功,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陈云同志的理想信念和崇高风范,是加强党的建设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学习的好教材,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
2.深入学习和研究陈云同志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为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卓越的政治智慧
陈云同志说:“实事求是,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作风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路线问题。”②延安时期,在同毛泽东同志反复探讨“怎样才能少犯错误”这个话题之后,陈云同志提炼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样一个带有鲜明特点的“十五字诀”,他总结说:“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实事求是,陈云同志践行了一生。” “依靠调查研究作决策,是陈云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每逢重大决策之前,陈云同志总要做大量调查研究,听取多方面意見。他脚踏实地,反对虚夸浮躁、急功近利。”④陈云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坚持实事求是,重视调查研究,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注重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提高我们党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
陈云同志的思想方法论,闪耀着穿透时空的智慧之光。持续不断地开展陈云与思想方法论专题研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和深刻领悟陈云同志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学习和研讨陈云同志求实、务实、唯实和思想理论和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求真务实的自觉性,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用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客观规律,加强和改进党和国家以及各个部门和地方的各项工作;更加认真学习和探讨陈云同志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经验,努力掌握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在掌握科学思想方法上有新的提高,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上有新的进步,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力上有新的提升。
3.深入学习和研究陈云同志经济思想,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
陈云同志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经济建设思想,是他长期领导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工作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陈云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方面,提出了“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设想;在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方面,他强调必须按比例发展。在宏观经济统筹方面,提出了综合平衡、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宏观调控等重要思想,深刻论述了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国家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兼顾,制定经济计划必须做好财政收支、银行信贷、物资供需和外汇收支的综合平衡。在协助周恩来同志抓外贸工作时,陈云同志主张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利用外资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也是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云同志经过对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提出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还不行,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理论;大力主张和坚持改革开放,赞成和支持办好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陈云同志还提出关于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和进行必要的国家干预的观点,关于“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观点,关于国家建设“必须全国一盘棋、中央应该集中必要的财力”的观点,关于经济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力争有较快的发展速度的观点,关于重视民生、重视环保的观点,等等。
深入学习和研究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深入学习和贯彻,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重点开展陈云经济思想中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目标的系列专题研究,推动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落实,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创新动力和历史智慧;开展陈云经济思想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把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结合起来,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归纳基本内涵,揭示发展规律,强化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提供思想启迪和经验支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不断完善和发展服务。
4.深入学习和研究陈云同志的党建思想,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
陈云同志对毛泽东建党学说和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延安时期起就提倡在党内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并把能否坚持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内政治生活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志;在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期间,对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及干部政策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和开创性实践,为政治立党、思想建党、组织强党作出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时期,他反复强调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维护人民切身利益,坚决反对党内不正之风;要把大力培养和选拔成千上万的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的一项战略任务,并提议建立第一、第二、第三梯队,使党连续不断地保持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一起抓,并突出强调党风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思想。
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 “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驗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是尖锐的、严峻的。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回应时代呼唤。伴随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及时解决了党的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党的建设经验,从而确保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担负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和使命。陈云同志关于执政党建设的论述,进一步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各方面,协调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三、发挥基地策源功能,打造陈云精神宣教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⑥陈云同志坚守信仰的精神、党性坚强的精神、一心为民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刻苦学习的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高尚人格,体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生追求和崇高品格,体现了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元素,将作为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随着这一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陈云纪念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策源功能,打造陈云精神宣教高地,以历史的罗盘指引前路,以精神的灯塔凝聚力量。
1.精心策划“革命精神大学堂”系列教育
以学习和弘扬陈云同志五种精神为基准,根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年度主题主线,精心策划“革命精神大学堂”系列活动;以陈云生平经历为轴线,以联合举办“新春新论”“金秋新论”为平台,紧密结合伟大的建党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等等,举行“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主题报告会;沿着陈云同志战斗历程和奋斗足迹,举办《苦难辉煌——革命精神联展》学术研讨会,回望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在历史的悠远回声中,弘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在激荡出伟大民族精神的最强音中,汲取信仰信念信心的智慧和力量,汲取尊重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汲取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敢于奋斗的智慧和力量。
2.精心策划“初心教育大课堂”系列党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只有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才能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
“四个自信”的理解,更加坚定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民族复兴的科学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支撑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陈云纪念馆开发和宣讲《陈云的初心和践行》《陈云的党性与坚守》《陈云的公仆风范与为民情怀》《陈云的唯实思想与求实作风》《陈云的学习追求与实践经验》《陈云的严管厚爱与反腐倡廉》《陈云的家教与家风》等系列党课,根据不同人群需要,进行“点菜式”服务、针对性宣讲,走进浦东干部学院和市委各级党校各类培训班,为广大党员干部讲清中国共产党为初心使命而诞生、为初心使命而奋斗、为初心使命而接续探索的历史和故事,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在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为坚守理想信念找到根基,自觉做理想和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初心和使命。通过“初心教育大课堂”使广大党员清楚地明白“党脱离了群众,就成了光杆子的党,这样的党也是不能存在的”⑦深刻道理,明确地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从而强化党的宗旨意识,更好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进一步激发实干精神,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
3.精心策划“红色故事大讲堂”系列活动
红色故事是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习近平同志不仅高屋建瓴地说“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而且率先示范讲好红色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陈云同志一生的峥嵘岁月,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紧密相联,从“伟大的开端”到“伟大的转折”,从“民族的新生”到“春天的故事”,记录着他和中国共产党人艰辛奋斗的历程,记录着他和革命先辈对光辉理论的艰辛探索,也见证着他和革命先烈的信仰之美、使命之重、英雄之气、崇高之志。
陈云纪念馆联合全国红色纪念场馆精心发掘故事素材,精心构建话语体系,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编撰《给青少年讲红色纪念馆的故事》丛书;每年参加全国和全市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举办
“壮志凌云——为青少年讲红色故事展演” 和“陈云纪念地红色故事”征集展示等、开展“红色故事大讲堂”系列活动,让红色故事的源头连着光荣的过去,让红色故事的潮头通向辉煌的未来。透过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讲述,激活尘封的记忆,让听众在有情节、有哲思、有智慧、有韵味的红色故事中,找到精神共通点、思想共享点、情感共鸣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有效的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人生的启迪。让红色的基因、革命的信仰、奋斗的精神、崇高的思想、高尚的品德通过一个个故事传播开来,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四、发挥阵地引领功能,打造陈云风范展示高地
陈云纪念馆积极发挥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精心打造陈云风范的展示高地,让陈云同志的丰功伟绩更加完美地永载史册,让陈云同志的风采更加深刻地留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中,让陈云同志的思想和品德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永恒动力。
1.在“深”上用力,提升硬实力
展览是纪念馆的门面和核心,是党的宣传教育主阵地。要让展览真正成为纪念馆的“硬核”力量,发挥其“硬核”作用,必须在“深”上用力,研究必须深入,内容必须深化,思想必须深刻。根据新时代、新思想、新任务、新使命以及史料的新发现、研究的新成果、形势的新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陈云纪念馆主题展陈,不断增强展陈说明和讲解内容的思想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权威性。以深入的研究深化内容,以深究的历史深刻思想,以深情的讲解深透精神。在展陈设计上,及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互动性和体验性。真正体现出陈云纪念馆展示陈云生平业绩主题最突出、导向最鲜明、理念最先进、史料最全面、条理最清晰、内涵最丰富、表达最权威、布展最科学,切实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有理有据有故事,有声有色有互动。
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陈云精神风范展》《陈云与党风廉政主题展》《陈云与调查研究》《陈云读书生活专题展》等已有的原创展览,更加广泛地做好社会巡展工作;结合庆祝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精心策划制作《赤子情怀:陈云与上海》《忠诚担当:党史中的陈云》《一心为民:陈云的初心人生》等主题展,并赴全国各地展出。在弘扬和传承陈云精神风范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人们有信心、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
推进“互联网+”原创展览,对各类主题展览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要综合运用智能技术,探索新型的观展方式,推出一批策划精彩、互动紧密、体验深刻的新颖展览精品,将主动权交给观众,让观众跟着文创的设计去观看展览、探索展览、领悟展览,让展览成效最大化。
2.在“精”上用心,提升影响力
纪念馆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凝聚人心、激励人心的重要使命,切实提高纪念馆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必须在“精”上用心,精心策划、精致打造、精彩呈现。
精心策划,紧紧围绕学习和弘扬陈云精神风范的宣传主题,策划好开展立体宣传,做大融合报道,加强对外传播,营造浓厚氛围的工作方案和举措。精心组织全媒体、全方位、立体化的集中宣传,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新媒体推出陈云生平和陈云风范的系列宣传、学习陈云同志五种精神主题系列访谈等。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发挥融合媒体优势,加强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深度合作,全方位、全频道、全栏目展现陈云精神风范。
精致打造,联合有情怀、有经验、有实力的创作团队,精心制作,打造一批精品力作。重点打造好反映陈云同志作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作出的奠基性贡献的纪实专题片《奠基:陈云1950》、反映陈云同志作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重要历史关头作出卓越贡献的专题片《担当:陈云1978》、反映陈云同志生前最后321天为党分忧、为民奉献的专题片《忠诚:陈云1995》。
精彩呈现,组建纪念馆融媒体中心,把信息部打造成融采、编、发、联为一体的融媒体平台,重组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的新链条,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新生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推出微课堂、微讲堂、微学堂,展现“微展览”“微党课”“微故事”“微视频”,做到重要活动有资讯、重要工作有报道、重大研究有成果,做到每天有工作资讯、有史料展示,每周有专题报道,每月有联发通稿,每季有重点节目,每年有优秀作品。切实在把握时代大势中,创新宣传,在坚持守正创新中,强化效果。
3.在“新”上用功,提升原创力
开拓新思路,善于从陈云精神风范的红色文化资源宝库中追寻题材、提炼主题、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陈云生平业绩与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把陈云精神风范与上海城市精神、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把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不断挖掘和创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和讴歌奋斗的精品力作。
开创新表达,善于重塑宣传和弘扬陈云精神风范的表达空间,激发表达的创意潜力。陈云纪念馆组织编写和出版《陈云文獻读本》《陈云思想读本》《陈云精神读本》《陈云风范读本》系列丛书和《陈云大辞典》
《陈云与共和国重大事件》《陈云读〈列宁全集〉笔记》等重点图书,开发融书籍、音频、视频于一体的网上阅读全功能文本,开展“云阅读·读陈云”系列活动,创造阅读时尚、激发阅读兴趣、拓展读者人群,强化学习成效。结合时代特点、馆藏特色,设计和开发带有陈云风范元素、陈云纪念元素、陈云故乡元素,适合现代审美要求的“云”系列文创产品,让陈云精神风范通过新颖别致的文创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让人们在“日用而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开辟新领域,善于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弘扬和宣传陈云精神风范,努力通过市级重大文艺创作组织推进机制,在文学、影视、舞台艺术、美术、群众文艺和网络文艺等各大领域,推出一批宣传和弘扬陈云精神风范的红色文艺精品,作为革命历史教育的形象教材,世代相传的红色家谱,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精神食粮。
注释:
①⑤《习近平: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2015年6月13日,http://news.china.com.cn/2015-06/13/content_35810961.htm.
②③⑦《习近平为何强调学习陈云的“五大”精神?》,2015年6月15日,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615/c385475-27157648.html.
④《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2015年6月15日,http://jx.people.com.cn/cpc/n/2015/0615/c363421-25247453.html.
⑥方艳茹,何欣:《在大战大考中彰显中国精神》,2020年3月6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306/c40531-31619510.html.
(责任编辑 熊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