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兴林 曾庆曙 杨明珍 黄震琪 李庆生 葛 健 夏瑞祥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本质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患者占半数以上[1]。老年AML存在正常生理功能下降、合并症多、化疗耐受性差等特点。针对老年以及体能状态较差的年轻患者,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诱导缓解方案,既能使患者耐受化疗,又能提高缓解率和生存率,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研究[2]表明,DNA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共同特征之一,也是AML最常见的分子学改变。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为5-氮杂孢苷类似物,低剂量使用发挥去甲基化作用,其单药应用在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但与预期仍有较大差距,完全缓解率≤30%,临床上采用DAC联合化疗可提高其治疗效果[3]。本研究采用DAC联合减量的IAG/DAG方案治疗AML患者,分析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3例初治或复发AML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确诊。23例AML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27~77岁,平均(52.23±13.52)岁;<60岁者10例,≥60岁者13例。法美英(France American Britain,FAB)分型:M1 1例,M2 11例,M5 11例。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70分6例,<70分17例。分子遗传学异常13例,正常10例。根据不良预后因素和遗传学指标进行危险度分层:高危患者17例,非高危患者(低危+中危)6例;初治患者10例,复发患者13例;DAC联合IAG治疗8例,DAC联合DAG治疗15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AML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16)[4]标准者;②初次诊治或复发AML者。排除标准:①严重感染者;②心、肝、肾功能衰竭等基础疾病者。
1.3 方法 采用低剂量的DAC联合IAG/DAG方案。DAC(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67)每天25 mg,静脉滴注,连用5 d。伊达比星(Actavis Italy S.P.A,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H20130686)每天10 mg,静脉滴注,隔天1次,共2~4次,或柔红霉素(瀚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980)每天20 mg或40 mg,静脉滴注,隔天1次,共4次;阿糖胞苷(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128)20 mg,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连用7~14 d;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80029)300 μg,皮下注射,白细胞>20×109/L停用。治疗期间予以心脏保护药物,严密监测心脏指标,同时予以止吐、保护胃肠道黏膜、预防尿酸性肾病。
1.4 疗效评价 患者治疗效果评价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5]。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患者白血病症状及体征消失,外周血液中性粒细胞≥1.5×109/L,血小板≥100×109/L,骨髓原粒细胞(原单+幼单)≤5%,无髓外白血病;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在5%~20%,血象检查有1项未达CR标准;未缓解(non-remission,NR):患者临床症状未减轻,甚至出现加重,骨髓内的幼稚细胞>20% 。总有效(overall response,OR)定义为CR+PR。
1.5 不良反应评价 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依照WHO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判定。患者治疗期间予以护胃、保肝、保护心脏以及水化、碱化等对症支持治疗;加强病房卫生消毒,注意饮食卫生及口腔护理;患者血红蛋白<60 g/L时,予以输注红细胞,血小板<20×109/L时,予以输注血小板;如果患者合并感染,根据抗菌药物治疗指南推荐,及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2.1 临床疗效比较 23例患者均予以DAC联合IAG或DAG,其中CR 13例(56.52%),PR 2例(8.70%),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65.22%。患者年龄、性别、KPS评分≥70分和<70分、高危与非高危患者、治疗前疾病状态、不同治疗方案的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3例AML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23例患者均出现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Ⅲ~Ⅳ级的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7例(30.43%)出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1例(4.34%)出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未见有肾功能损害病例。13例(56.52%)患者出现感染,其中2例为软组织感染,其余11例均为肺部感染,包括1例肺部真菌感染。1例(4.34%)因血小板严重减低,导致颅内出血,虽予以输注血小板等积极处理,病情未获好转,最终死亡。
AML是起源于髓系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随着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尤其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突变在AM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6]。低剂量的DAC可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发挥去甲基化作用。DAC单药治疗用于不适合标准诱导化疗的AML患者,ORR为26%,中位总生存时间为5.5个月[7]。针对体能状态较差的年轻和老年AML患者,不适合标准或强化疗方案,国内多个临床中心探索采用DAC联合小剂量化疗,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
针对老年AML的治疗,Yamada等[8]首先提出应用CAG预激方案,化疗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是老年白血病的常用治疗方案。李国辉等[9]研究发现,DAC组、DAC+CAG组及DAC+HAAG组有效率分别为17%、77%和63%。伊达比星、柔红霉素和CAG方案中的阿克拉霉素均为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故本研究应用伊达比星或柔红霉素替代阿克拉霉素治疗AML,观察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本研究应用DAC联合IAG/DAG治疗体能状态较差的AML患者,所用药品均可在医院药房获取,减少外购药品风险。目前已发表的DAC联合IAG治疗AML的研究较多。入组病例较多的为高飞等[10]和吴娟[11]应用DAC联合IAG方案治疗MDS转化的AML,入组患者分别为53例和28例,ORR分别为64.2%和64.29%。管俊等[12]、张金燕[13]均为DAC联合减量的IAG/HAG,ORR最高为84.62%,最低为54.17%,效果差异较明显,考虑可能与入组病例疾病状态、治疗方案不全相同有关。本研究23例患者的ORR为65.22%,与上述参考研究的疗效相当。患者年龄、性别、KPS评分≥70分和<70分、高危和非高危患者、治疗前疾病状态、不同治疗方案间OR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样本数较少,后期继续扩大样本量。本研究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Ⅲ~Ⅳ级的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期间出现的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提示应重视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均可耐受,无患者出现严重肝肾功能损害。1例患者在治疗初期因颅内出血死亡,考虑与AML未缓解、血小板严重减少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DAC联合IAG/DAG治疗AML,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较好,对于老年患者以及身体状态无法耐受强化疗的年轻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