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雪君
摘 要在初中阶段,为了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要重视结合新课改,有效地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课堂,以不断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希望通过进一步分析,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1-0026-01
随着新时期发展,初中计算机教学改革取得有效进展,本文基于教学实际,以德育教育为基础,分析了如何在计算机教学课堂引入德育教育,以此不断提高学生良好品质。
一、德育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从本质上来看,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目的,并不仅仅局限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过程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目前,初中学生大多处在青春期,其心理健康上存在较大的不足,容易受到其他人在行为习惯上的影响,在价值观上存在偏差。而计算机有很大地吸引力,如果学生不正确利用,极其容易造成不健康的心态。
而正确使用计算机技术,则能够全方位地帮助青少年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契机,使其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加强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德育教育渗透,是当前计算机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有着突出的意义。
二、初中計算机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
让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行为习惯观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德育教育内容。在进行计算机课程前,教师就要做好学生习惯的引导。首先,填好上机实习日志。其次,将自己的文件保存在指定文件夹。再次,不删除其他文件。最后,在关机后必须将用品摆放至原位。尽管这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工作,但通过这样的良好习惯养成,能够保证学生每一次都能够第一时间最为流畅地使用计算机,为高效率地进行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达到德育教育的渗透作用。
(二)注重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从本质上来看,初中阶段的计算机课程具备极强的理论性的同时,还具备较高的实践需求,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操作,从而达到探究理论、分析问题、解决答案的良好学习过程,而在德育教育中,驱动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也是重要目标。所以,教师在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其共同为同一个具体任务而实践合作,并且在具体的任务中不知不觉间达到了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以及互相关心的目的,帮助学生深化自己的道德观念。例如,在展开《信息检索》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良好的任务驱动方法,能够促成学生之间的互相分组、互相学习,使得学生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专长,分门别类地进行信息浏览与主题整理,在潜移默化间促成了学生的互动、协作,同时营造一个热烈的良性竞争氛围,使得学生即学习了知识,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促成多方位地发展。
(三)抓好网络德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1)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育人优势
网络时代确实已经到来,而且学生对于上网也乐此不疲,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可以通过网络来发挥育人的优势。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和推荐一些健康和有价值的中学生网站和论坛;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学了上网以后,可让学生设立自己的电子信箱和QQ号码,利用聊天工具与学生交流、谈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展开德育教育的时候也能更为容易,成效也更高。
(2)加强网络监管,优化网络环境
从本质上来看,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以及资源共享的巨大媒介。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多元化的信息,除了有积极价值的信息以外,还有诸多不良的信息存在。如何保障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学习,又能避免接触不良信息,是教师的关键性任务。首先,教师要为计算机教室中的设备加装专门的防火墙软件,帮助学生通过人工手段进行过滤与清除,减少学生接触垃圾信息的概率。其次,在课程前需要专门为学生组织好上网培训的相关工作,使得学生能够自主鉴别不同的内容,养成积极向上、品行端正的态度,深化教师针对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渗透的德育教育。
(3)注重网络环境下的情感教育
网络情感教育也是初中计算机课程之中,必不可少的德育教育内容环节,也是德育教育有效实施的措施之一,帮助学生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感受情感,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积极价值。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以人为本”理念,做好人本主义的思想教育。同时,要将积极情感如爱国、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等教给学生,以求达到最佳的德育教育成效。
三、结束语
在计算机教学课堂,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十分关键。基于此,结合以上分析,探究了如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引入德育知识,以更好地为学生日后发展提供有效保证。希望有效地树立学生正确三观,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勇.中专计算机专业德育工作中工匠精神渗透研究[J].成才之路,2017(05):15.
[2]范朝宏.初中计算机教学加强德育渗透探析[J].成才之路,2016(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