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丽
摘 要自主学习是初中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学习方式。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实施进行了探索,得出了几点结论,分别是构建信息化课堂,促进自主学习;采用角色互换的形式,让学生主动自学;课后科学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笔者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信息化;角色互换;科学复习;二次函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1-0120-01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教师应该有效借助学生的特性,对数学科目进行针对性培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具体实践的应用能力。九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升入高中的压力,需要及时培养独立自主的思想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方式和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需要吸收新思想来进行教学任务,采取创新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思维、能力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一、构建信息化课堂,促进自主学习
在信息化教学普及之前,在教学时大都是教师反复讲述,属于强制灌输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效地交流,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互联网+构建信息化的课堂教学平台,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同时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自我纠察、补充、完善,并及时进行自我评价,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也可在平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方式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提高学习水平。
比如,在教授《二次函数》期间,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与二次函数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一种直观感受,为学生创设出学习情境,缓慢地带领学生走进二次函数的世界。为了引出二次函数的定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在屏幕中存在一个圆盘,其半径为R,那么面积可以怎样表示?因此问题比较简单,学生便可以轻松地解决。接下来,教师再向学生介绍二次函数,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不会对新知识感到特别陌生。所以教师在讲解期间,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生活经验,以免出现知识点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的现象。
二、采用角色互换的形式,让学生主动自学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课,把具体的步骤与原理都清晰地展现给学生,虽然这样可以便于学生的理解,但是却阻碍了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学生直接记住原理但是却失去了思考的过程,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失去自己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并不好。因此教师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方式,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依靠自己的力量将知识学会。
比如,教师可以转换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向讲台进行教学,通过学号的顺序进行课程讲解安排,这样可以全方面覆盖学生,让每一位都有锻炼的机会。教师可以给学生限定20分钟,让学生模仿教师进行新课讲解任务,这样可以让学生重视新课自学工作,仔细认真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思考,并与前面的数学知识进行衔接,将具体的原理由来讲述清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胆量。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剩下的课堂时间教师需要进行知识的补充。
三、课后科学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温故知新,不求为师,但求巩固。除了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以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科学地复习。迄今而止,数学复习中还是普遍存在以大量的解题教学来带动双基的复习,而学生这种“套路型”数学能力,既不能达成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又偏离了新课程标准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地开展复习?首先,在组织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梳理成系统连贯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先弄清学习了哪些内容?重点是什么?知识是如何展开的?概念、公式、定理应怎样理解与应用?体现了那些解(证)题方法?易错易混点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整理、归纳、复习,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就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特别是有共性的、有联系的知识,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进而把所学知识有机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最后,在复习時,要切实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复习的要义不在于把学生框进固定模式进行大量机械训练,打疲劳战,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把握内容的本质与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培养学生的活学活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采取合适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对其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借助学生的兴趣点介入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采用先进的方式推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学习。以上方式取得的效果较好,适合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J].王金水.中学理科园地.2017(06)
[2]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反思[J].袁绍建.学周刊.2013(34)
[3]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冯蕾.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