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爱红
摘 要项目化学习是在全球推进素养的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能从多个层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项目化学习给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活力。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应基于儿童,让项目化学习落地生根;走进情境,让项目化学习精彩纷呈;重视探索,让项目化学习有效发生;达于素养,让项目化学习水到渠成。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87-01
2017年起,一年级学生开始使用全国统编版教材。统编版教材编写得更科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体现时代的特点了。那么,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究竟该如何教学呢?笔者做了一些探索,总结如下。
一、基于儿童,让项目化学习落地生根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中说: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就不可能有儿童立场的建立,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发生。
《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沙洲坝带领人们深挖水井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毛主席的感谢与怀念。“毛主席”“革命战士”“挖井”“解放”等词语对于现在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怎样让孩子们走进课文,读懂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之前,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项目学习活动:1.听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学习查阅毛主席及课文的背景资料,到学校与小伙伴们交流。有了这样的学习准备,孩子们再来学习课文就简单多了。
这样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孩子们乐在其中。适合儿童的,才是行之有效的。
二、走进情境,让项目化学习精彩紛呈
情境教学是李吉林老师经过长期研究与实践,创造的一种教学理论体系。情境教学的出现,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语文项目化学习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它让学生带着一个个学习任务走进一个个学习情境中,以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线,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学习语文。
《江南》选自《汉乐府》,是孩子们在一年级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学生阅读,再加上课文配有的插图,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那么,如何让学生入情入境,把学生引入一个想读、愿读、会读的情境中,并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审美情趣?课堂上,笔者带领着孩子们扮成一条条可爱的小鱼,在池塘里游一游,小家伙们脸上个个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播放这首诗改编成的歌曲,让孩子们跟着哼一哼、唱一唱,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教学目标也就轻松地达成了。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布置孩子们回家搜集其它汉乐府民歌读一读,唱一唱,将语文学习延伸到更广阔的课外。
三、重视探索,让项目化学习有效发生
蒙台梭利说,儿童是小小的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而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项目化学习正是一种与之契合的学习方式。
学习《园地一》中与春天有关的成语时,笔者设计了以“春”为主题的项目学习活动:1.寻春,赏一抹春光;2.诵春,背一首经典;3.写春,表一段真情;4.悟春,学一串成语。孩子们在赏春光、诵经典、吐真情、学成语的活动中,自主探索、亲身体验,收获满满。《语文园地一》中朗朗上口的成语最终变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里,留在了孩子们的记忆中,也融进了孩子们自己的语言血脉里。
四、达于素养,让项目化学习水到渠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学习《端午粽》期间,笔者带领孩子们开展了“悠悠端午情”项目学习系列活动。活动中,孩子们查资料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充分感受节日所蕴含的民族情怀;孩子们亲身体验摘箬竹叶学包粽子,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观看龙舟比赛,再将自己的活动感受一一记录下来。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更在搜集资料、学习体验中提高了语文素养。
总之,项目化学习让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中学习,更把学习的触角延展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项目化学习给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带来了无限活力,使得课堂变得精彩纷呈。学生不断对照改进、达成标准,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的信息,而是不断建构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进行深入地探索与研究,从而将学习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