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学生为本,打造有效音乐课堂

2020-06-08 21:26金丽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金丽君

摘 要: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也越来越丰富,在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带领下,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如何确保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更多的教师探索的方向。本文从打造有效音乐课堂入手,主要讨论了以学生为本的有效音乐课堂的建构方式。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有效课堂

教学有没有效率和效果,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师讲解的认不认真,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学得是否到位。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学得明白,学得透彻,能够有所发展,才是有效的教学。结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所建设的课堂必然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所有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笔者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促进学生获得和谐全面的发展,以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一、全面了解学生,明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

全面了解学生是备课的前提,也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基础条件。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仅生理发展特点不同,其心理特点也存在差异,只有全面了解各个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并设计合情合理的教学环节。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知识更加强调兴趣以及情境,在教学时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能够在游戏和活动过程中觉得音乐学习好玩,有意思,而后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春天》时,首先在课上为学生播放《杜鹃圆舞曲》和《小燕子》,带领学生分析《杜鹃圆舞曲》中涉及的音乐声音,包括如何借助木鱼和碰钟进行乐曲的演奏。随后带领学学生聆听歌曲《小燕子》,并将《小燕子》这首歌作为学生可以分小组表演创作动作的歌曲。结合歌曲中歌曲录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相应的道具来扮演小燕子,做出小燕子的动作。结合音乐的节奏和旋起伏,学生用肢体动作来贯穿整个环节,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强了学生的积极性。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表现愿望不如低年级的学生,害怕自己会犯错。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多设计集体或小组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探究的机会,多利用启发和鼓励性的语言与学生沟通。例如,在学习《清晨》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带有的情绪。同时,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歌曲中的情绪,邀请学生用拍手的动作或晃动身体的节奏来表现出具体情绪。在清新可爱的台湾校园歌曲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大胆的模仿跟唱,同时给出相应的身体节奏。

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和谐友爱的学习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思维空间,学生能够在课上根据教师的引导和学习材料主动思维,使得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促进有效课堂的形成。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课上与学生一同欣赏音乐,并探討歌曲的难点,让学生意识到音乐教师是很亲切、很真诚的对待他们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使得师生在课上形成一个团结的大集体。在师生彼此聆听、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教师在课上的提问需要讲究专业性、科学性,又要讲究生活性和艺术性。在精心研究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明确学生现在现阶段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特点,将问题设计在学生的疑难处或教材的重点处,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接受教师的指点、接受教材信息,转化为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笔者在《京韵》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有层次的提问,试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观看视频片段,并回答下列问题:京剧中“咿呀呀”的唱腔有没有特点?念白在京剧中所承担的什么角色?在电视剧或观看京剧时常见为演员喝彩的叫好是演员和观众互动的主要渠道,那你知道应该怎么叫好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京剧视频来逐步感知剧中各个角色唱腔的基本特点,同时避免学生忽视京剧中的念白,让学生意识到每个部分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最后,利用观赏京剧时如何叫好的问题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并解决题目。

三、抓住音乐要素,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音乐知识或技能的学习,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是不可能真正了解的。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其中音乐要素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教师开展教学时必须明确音乐要素,不以单纯的讲解模式强加于学生,而是以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的发展状况,创造合适的情景并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得学生与音乐要素进行互动。

比如,在设计《小雨沙沙》的活动时,笔者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学习内容联系起来,结合课件帮助学生一同回忆下雨时的不同声音。一种是“哗啦哗啦”,一种是“沙沙沙沙”,学生在听过几次之后,就能够灵活分辨大雨或是小雨时的声音,加强学生对声音强弱力度变化的理解。《火车开啦》这一课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耳朵聆听火车出发时的声音和火车行进中的声音。通过两种声音的比较,让学生模仿开火车的游戏,明确不同的声音和节奏与火车速度之间的关系。抓住音乐教学的要素,结合学生喜欢且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学生从音乐活动中获益良多,不仅仅是音乐作品的题材、风格等,更加重视声音和节奏的变化,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总之,确保音乐教学的效率,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是近期教师在不断探讨的课题。在课程教育改革的当下,教师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也要严格以学生为本,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并依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授课。同时,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促进良好学习环境的建设,为有效课堂的打造做足准备。最后,紧紧抓住音乐教学中的要素,促进学生与音乐要素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綦文瑜. 论课堂氛围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音乐天地,2017(12):35-37.

[2] 黄凯妮.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7,37(21):157.

[3] 陈惠茜.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模式[J].北方音乐,2017,37(15):213.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