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欢
摘 要: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是当代最重要的现实主义画家之一,他的新具象绘画是在西班牙传统写实绘画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的。他将刻画的对象作为情感的载体,在作品中流露真情实感,让创作出的每幅作品都服从对象与感知。然而由于绘画中的时间、光线、情感等因素,他的静物、城市风景和日常事物题材方面的作品常呈现出一种 “未完成”的状态,这种未完成或许是画家有意识地追求画面所要呈现的一种状态,亦或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
关键词:“未完成”;作品;时间;感知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5-0145-02
“未完成”一词在西班牙语里有三种表达:Unfinished、Incomplete和Non-finito, 它们的中文翻译都是“未完成”,但是它们在西班牙文译义中还是有所区别的。本文所指的“未完成”是Unfinished一词,只有这个词是表达艺术家从主观上停止创作,让作品呈现出“未完成”的状态。在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下文简称“洛佩兹”)的作品中时间和感知都是他创作时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他作品未完成的原因,我们暂且称之为“未完成”的作品。
洛佩兹作品中“未完成”状态是其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他情感表达的一种特殊方式。他喜欢赋予描绘对象真实的形象感,为了呈现这种真实的形象, 洛佩兹选择“保守”的绘画语言,即用写实语言去描绘身边的细微事物。然而这种“保守”的绘画方式让他的创作受到很大的限制,一方面,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画家自身的绘画状态。因此,他创作了很多“未完成”的作品。正如画家本人所说: “我从来没有确信是否完成一幅画……1960年以后,我直接从生活中创作,我觉得更难以确认。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感觉我从来没有完成 ”。
一、“未完成”的城市风景作品
洛佩兹的作品中很多是对城市风景的写生,他在写生过程中往往因为时间的变化而无法继续绘画,作品经常呈现“未完成”的状态。自2008年开始,他的一系列关于古兰大道的作品都是未完成的。在作品《古兰大道,克拉韦尔》中,画家尽量接近对象的真实并且顺服自己的感知去捕捉事物的本质,画面中建筑的上方并未进行刻画,因此作品中左边呈现出明显的大面积未完成。又由于人的变化之快,畫家对街道上来往的行人进行取舍或是直接舍去,造成画面呈现出“未完成”的状态,然而在洛佩兹看来他已经完成了作品,正如他所说:“很多人描述了他那空无冷清的街道,事实上这只是程序问题,其结果是画家的需要,因为他的目光无法同时捕捉永恒和稍纵即逝,因此只好取消那些稍纵即逝的东西”[1]。在作品《8月1日7时30分的大马路》中,画家亦是运用同样的手法处理城市风景题材的作品,将画面中的车辆与行人舍去不画,将近处的树木进行简化处理,造成未完成的效果。
二、“未完成”的静物作品
静物作品是洛佩兹常描绘的对象,也是他愿意花费较长时间与精力去刻画的对象。然而,这一题材的作品也往往是“未完成”的。如作品《木瓜树》,画家用忠实于对象的写实方式来进行创作,由于时间的变化,树上的果实早已熟透,并且开始掉落了,果树的外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是画家不得不停止手中的画笔,放弃对这幅画的创作。面对这种需要长期酝酿的巨幅作品,当对象变化过大或是没有办法提高他们时,画家有时必须在“未完成”状态中离开。此外,画家自己也不知道进行的作品是否完成,因为创作对象是活跃且充满张力的。而画家的创作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由于对象处于变动不定的状态,画家的探索也会随之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当画家感觉自己无需再对画面进行增加或减少的时候,这种探索有时必须终止。正如洛佩兹曾说过:“我已经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让我自己净化自己和做自己……我的愿望是继续呈现可见的世界……当我离开即放弃的原因,则是应为我不能完全参透它的个性及其行动”。有时画面中的“未完成”恰巧符合画家的本意需求,于是画家毅然决定停止绘画。这样的静物作品在洛佩兹的画面中很常见。如他创作的静物《玫瑰》,从画面中可以看出画家用大小不一且厚薄参差的生动笔触,将玫瑰在风中摇曳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背景中呈现大片的白色区域,但是画面显得非常鲜活且集中,这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恰到好处的偶然性的效果。这种效果不会因为看似未完成而使画面显得残缺,反而更加凸显了这幅作品的韵味美。洛佩兹的另一幅静物作品《温柏树》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当洛佩兹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由于光线变化过快,他保留了画布上大块的底色,从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画家在画初稿时留下的痕迹。这种将真实状态下的创作痕迹留在画面中,使画面呈现出“未完成”的状态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一种节奏轻松的效果。因为洛佩兹很注重画面的整体性,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他随时可以停止,只要他觉得画面保持生动感,即使没有太多的细节,这幅作品也就算是完成了,而这种偶然性的效果呈现出的“未完成”性则更加完美,他所描绘出的静物作品则更加具有真实感。
三、“未完成”的日常事物作品
对于洛佩兹来说,生活中的日常事物也是他刻画的对象。在作品中,除了时间,情感的表达也是他绘画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更是他作品经常呈现“未完成”状态的其中原因。如《晚餐》这幅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作品,由于时间的变化,画家企图用时间的积累,返回对对象的接近,试图将其妻子玛丽亚的身影画高几厘米,最后在画面上产生了两个脸的效果。同样的,他在画面中反复地修改女儿头和手的位置,然而时间的琐碎且破裂以及绘画对象变化较大,画家无法还原当时的场景。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知觉的变化,画家也已找不回原先绘画的那种感觉,只能将画面停留于此。造成画面的“未完成”。这种画面中呈现出的“未完成”的效果并不是画家故意制造出来的,而是他不愿意凭借照片或记忆再进行创作,而产生的“未完成”的效果。在其静物作品《新冰箱》中,画家也是用松散的笔触将冰箱中的瓶子进行勾勒,对于一些水果只是用刷子简化地扫几下,整幅画看起来呈现出“未完成”的状态。画家的这种无意识透过时间的流逝以及对刻画对象的感知,将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展露在观者面前,自然地达到了异乎寻常的绘画效果。
四、结 语
相对于完整的或是完美的作品,未完成的作品更加真实地呈现了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及创作心理,洛佩兹那些“未完成”的作品让观者近距离地了解到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思考的瞬间与痕迹。不管洛佩兹是有意识亦或无意识地完不成作品,其作品呈现出的“未完成”状态也是他敢于突破传统艺术,摒弃叙事功能而特有的绘画语言符号。一直以来,洛佩兹能始终如实地传达绘画过程中的感知并将其呈现出来,正如他曾说过的那样:“我并不知道到底要怎样来表达我自己,因为在我来说,我从来就不曾真正地完成过。而且我己经那么老了,过去我不曾将我自己完成过,现在亦然……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白费的,人的唯一可能,只是工作、工作,不休止的工作罢了”[2]。
参考文献:
[1] Ediciones Poligrafa, Antonio Lopez.NY:Harry N.Abrams, INC,2004:34.
[2] (西)谢丽尔·布·特凡,米盖尔·费尔南德斯·席德著.陈本全译.当代艺术家: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
[3] 啸声.安东尼奥·洛佩斯·加西亚[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
[4] 诸迪.洛佩兹·加西亚的油画和素描[J].世界美术,1994(2).
[5] 陈良运.意象——“未完成作品”艺术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4(5):109-114.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