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辉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同时“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看法。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学生开展高效率的学习活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课堂导入,活跃课堂气氛
上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诗、词、歌、赋中“游走”,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之雄壮瑰丽;亦可以在琴、棋、书、画中“追寻”,享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通过手撕画、编织、剪纸等技艺来调动学生手脑并用。一个通过精心设计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课堂导入可以让学生瞬间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唱唱歌、背背诗、猜谜语等,灵活多变、妙处横生。这样,不仅将学生非学习状态中转入本课堂学习的准备阶段,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助推过程。这样便能在很短时间内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为新授课做情感铺垫。
二、注重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慧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了动作,动手操作是智慧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在小学语文的教学阶段,教师应该从动手操作的内容进行知识性的落实,儿童动手操作能够进一步促进自身智力的发展,手的运动能够让学生的大脑进行进一步的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能够广泛性的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模式离不开动作的引导,动手操作也是学生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在这样的动手氛围中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操作环节的诸多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有用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注重教师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氛围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精神面貌。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这样才能不断进取,学习兴趣就会浓厚。
四、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全新课堂氛围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图片、动画、声音、文字等多种手段传达丰富生动的内容、形象感极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形成和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注重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应试教学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在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很多,学生说得很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一样,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的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注重提升教师教学艺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他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课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综上所述,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想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氛围,不仅需要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教学水平,更需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一座桥梁,让二者之间能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将学生的兴趣程度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保证学生能够在这种轻松地环境中构建自主的知识结构理论,整体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