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设计与组织

2020-06-08 09:55石砦李春兰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1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知识点

石砦 李春兰

摘要: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改革与信息化教学已经密不可分,在日常教学中广泛的应用信息化平台,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发展。文章以点线面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设计方法及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改善教学现状,以信息化教学技术不断增强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体验信息化变革型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关键词:信息化;知识点;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1-0279-02

一、知识点的设计

(一)确定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同名端的概念。

2.应用目标:如何利用互感的概念分析含有互感电路;同名端的判断方法。

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从实践、实验出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引导学生关注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了微课中基本概念的学习,本部分引用实例“变压器绕组的极性判断”。

如果变压器的线圈没有采取正确的连接,后果是什么?变压器将会烧坏,那么该如何进行正确的接线?此过程就是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引出同名端的重要性。在整个过程中所进行提的问题其间的逻辑关系要紧密清晰,如何从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

(三)课前导入

课前利用微课完成互感和感应电压两个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为同名端的讲解做铺垫。引用实例“变压器绕组的极性判断”和微课中的互感和感应电压两个概念进行开场分析,在授课中可以采取两种方案进行,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果。

方案一:直接抛出问题,要求每位学生通过手机表决。此种方案可以了解每位学生的判断结果,但是学生分析的思路不得而知。

方案二: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小组的人数为3-4人,抽出3组,并由小组负责人进行汇报。此过程要求小组讨论时明确目的及与对应知识点的关系,通过小组缜密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小组负责人汇报完毕后,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提出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心得,此方案友好开放,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发现学生问题所在。

通过以上讨论完成课前微课知识点与本节内容的有机结合。将课前微课碎片的内容“互感”的概念与“同名端”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将多个知识点的组合称为一个模块完成知识点的模块化,知识点之间通过分析相互联系,也可以通过作业、练习等进行衔接,可以将各知识点连成一条线。

二、系统化的教学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1.学情分析。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一本专业,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已完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大学物理等课程的学习,该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已经有了大学物理电磁的概念,能够进行含有耦合电感电路自感电压、互感电压的简单分析,以大学物理中的电磁部分作为铺垫,本章问题较为抽象,而又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需要解决的问题也相对比较复杂,要求学生对电磁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利用互感的概念对耦合电感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以及对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电机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设计。我们通常会定义“三位一体”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要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结合电路课程中“互感”内容,教学目标共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了解耦合互感参数及互感现象;掌握互感前正负号的判断,耦合互感的电路参数及电路模型; 掌握同名端的定义;掌握耦合互感的伏安关系。(2)能力目标:利用物理知识判断自感磁通链、互感磁通链的方向;学会通过实验判断同名端的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以及归纳;计算自感电压、互感电压。(3)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达标要求。通过利用实验法判断同名端,通过磁耦合的概念分析和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设计

关于教学目标的三层关系,教学活动设计与相应的教学目标相对应。在设置教学安排之前可以先明确教学目标,再明确知识点。教学目标将界定这门课程的学习对象、教学内容及达标要求。

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在教学中以知识点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此处将知识点分为四大类,即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认知元。以电路课程中“互感”此节为例,教学设计步骤如下所述:

1.大学物理磁通链的概念(概念性知识)、动态元件(概念性知识);此处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并回答问题,本环节知识点要求达到知识目标。

2.互感的概念(概念性知识),此知识点是以微课的形式在课前完成,教师可课前了解学生对该概念的掌握情况,对课上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本环节知识点要求达到能力目标。

3.载流线圈之间的磁耦合现象(程序性知识);此处设问,点出本次学习的任务课题,学生思考,明确目标,本环节知识点要求达到能力目标。

4.互感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分析(认知元);此处通过教师设问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本环节知识点要求达到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5.互感线圈的同名端(程序性知识);此处通过教师设问启发学生,让学生归纳总结互感同名端的特点,本环节知识点要求达到能力目标。

6.同名端的实验测定(认知元);此处通过教师设问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本环节知识点要求达到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7.总结,此处由学生归纳总结所需知识及特点。

(三)教学效果检测

针对各知识点的类型,可以通过客观题、主观题、计算题,画图题、实践题等形式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比如概念性知识可以采取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程序性知识可以采取客观题、计算题、画图题等形式,认知元则可以采取计算题、画图题、实践题等形式。

实施教学效果检测可以通过课前利用媒体终端进行检测,本门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课前、课堂知识检测以及单元测试。在线课程平台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性测试,后测与前置学习中的前测不同,需要有难度的提升,学生在这个阶段了解自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若有不完善之处还可以與教师在平台中进行后期交流,解决了当前通过作业反应教学效果滞后的问题。

通过“超星学习通”构建的电路在线学习平台完成学前指导、学习过程监控和提醒、网上辅导和答疑,线上线下考试和成绩报送;做出阶段性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督学,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解决。

三、小结

在线课程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重构,要求课程整体设计要系统化,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考核要求等进行系统设计,完成了知识点的设计、基于知识点的模块设计及系统化的教学设计,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教学改革行动的主体,对原有抑制学生学习动机的学习方式进行革新,改变了教学现状与促进了专业的发展。混合式教学并不是完全新生的事物,而是实践的延续和改进。翻转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与自主性,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徐华勇.论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03):33-35.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reform, the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platfor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daily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teaching design concept, teaching desig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teaching content are use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The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technology constantly enhanc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eets the students' personalized need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Students learn and experience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brought by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formation-based 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

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knowledge point; instructional design; mixed teaching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