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
摘 要: 本文论证基于红色音乐文化,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新平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深入研究红色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以构建资源平台、课程平台、实践平台为内容,以研究红色音乐文化、创设音乐党课情境、打造红色品牌活动为策略,实施音乐思政教育教学;以情景模拟式、问题探究式、过程体验式、活动实践式,代替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提供新路径。
关键词: 红色音乐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音乐党课
音乐教育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以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优势,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红色音乐作品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红色音乐文化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新平台是融理论研究、课程教学、艺术实践于一体,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的综合性教育平台。它作为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融通、相得益彰的作用,将教育内容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以爱国情怀、人文精神、科学方法传递一种具有中国温度、中国情怀和时代特色、文化活力的思政教育。
一、基于红色音乐文化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新平台的重要性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根本是思想育人,最终通过人的道德行为结果体现教育实效。当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理论灌输为手段的思政教育,过度强调知识掌握的结果,忽视学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过程,难以产生道德情感共鸣,难以转化为道德行为。
基于红色音乐文化构建的高校思政教育新平台,将探究式、体验式、情境式教学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围绕红色音乐文化开展艺术研究、艺术展演、艺术竞赛、艺术报告、艺术讲堂、艺术创作,将原先的单一化、纸质化向多元化、媒体化转变,将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教学转变。注重大学生在体验、感悟、反思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完成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综合性学习[1](139-144);注重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和主动精神,创设符合主题的思政情境,打造全方位的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亲历体验、亲自参与、亲身探究获取经验,实现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主体内化与建构,获得知行合一、情理相融的思政教育实效。
二、基于红色音乐文化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新平台的可行性
1.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对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个人能否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不仅取决于他的道德认知,还受制于他的道德情感[2](144-149)。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以声音为媒介、诉诸人的听觉而直接引起人的情感。因此,将音乐融入思政教育之中,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想共鸣,引起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在自由、轻松的情感氛围中接受知识传输,并获得自我认知、自我感受和自我超越,重塑内在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这一以学生为主体,以自律、自觉为核心的教学形态正是符合大学生思维、情感与心理需求的新型思政教育模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借助人的听觉系统传达艺术形象与思想感情。音乐的非语义性、间接性、抽象性特点为聆听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身临其境的内心感受,从而将听觉感知到的、产生情绪体验的音乐形象长期保存在意识中。因此,音乐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通过动之以情的音乐作品,激发中枢神经系统及大脑皮层的活跃状态,使聆听者专注地沉浸于德育情境中,并产生沉潜、长久的音乐记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形式丰富人的内心体验,提升思想境界,从而作用于人的行为。关于音乐在道德上的价值,早在中国西周时期,孔子便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作为古代礼乐制度的重要内容,成为维护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其感化人格的力量高出道德论的作用。王国维说:“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在当今高校思政教育系统工程中,音乐教育在传播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启迪高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道德观和价值观、拓宽思政教育渠道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同向同行的音乐思政体系。
2.红色音乐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
红色音乐文化始终伴随着共和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它是抵御苦难的力量之源,昭示着一个民族坚强不屈的生命力;它是永存斗志的深厚基础,阐释了一个民族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吹响了奋勇向前的号角,红色音乐鼓舞人民英勇抗敌的革命斗志;社會主义建设时期唱响了热爱祖国的旋律,红色音乐激发出建设新中国的爱国浪潮;改革开放时期奏响了励志向上的音符,红色音乐抒发出人们勇往直前的时代精神。
红色音乐文化体裁丰富、内涵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艺术特征与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密切相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新音乐开始萌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感召下,刘天华以《光明行》革新传统国乐,以萧友梅、赵元任为代表的归国留学生开始艺术歌曲的创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义勇军进行曲》《旗正飘飘》《黄河大合唱》《白毛女》为代表的声乐体裁作品,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相结合,成为近代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的里程碑。新中国成立为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大型声乐、器乐体裁作品: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舞剧《红色娘子军》,声乐套曲《红军不怕远征难》,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交响诗《嘎达梅林》《长征交响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艺术繁荣。改革开放的政治环境为红色音乐的大众化发展提供了丰饶的土壤。在声乐体裁方面,艺术层次较高的通俗歌曲和以《伤逝》为代表的新时期歌剧应运而生;在器乐体裁方面,大型民族器乐、西洋器乐创作达到了全面繁荣。因此,纵观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史,就是一部激情澎湃的红色革命史、奋斗史、发展史。其中,红色音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推动红色音乐文化研究与发展,深度挖掘红色音乐教育的精神内涵,将红色音乐高峰体验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从深厚的近现代民族音乐历史长河中汲取信念和希望,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红色革命精神;以体现时代特色的高校校园红色旋律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把德育和美育、艺术与人生融入思政课堂。
三、基于红色音乐文化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新平台的策略与方法
1.深入研究红色音乐文化,构建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平台。
选取二十世纪以来在现当代中国人的音乐生活与艺术审美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历史题材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结合每部作品产生的特定时代语境,通过对作品内容、技法形态、音乐风格、创作观念的研究,从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形态学、音乐社会学等学术层面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汇聚相关学术机构、政府机构、高等院校、民间研究机构建立横向协作关系,构建融历史文献、学术成果、音像资料于一体的、交互式的多媒体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开展红色音乐文化学术研讨,创编红色主题音乐作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活动,凸显红色音乐文化在当下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现实意义,使之服务于高校思政理论教育改革与创新。
2.精心创设音乐党课情境,构建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平台。
整合高校音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汇聚音乐学者、文史专家、德育专家、音乐创演等多方面人才,构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音乐党课教学平台。
音乐党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课程逻辑起点,采取艺术报告、艺术讲堂等多种形式定制教学主题。选择红色经典音乐作品导入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通过音乐的情感氛围创设与主题相衬的教育情境,恰当发挥音响感染的听觉作用、影像直观的视觉作用、品德行为模拟的示范作用[3](50-51),再现某一革命历史阶段的时空场景或气氛。学生调动感官系统的积极参与,激活既有经验和情感认同,展开联想和想象,将感性体验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情景模拟式教学充分运用红色音乐文化为背景、红色音乐作品为元素,渲染“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氛围。通过聆听红色音乐引入情境,营造情感浓厚的教学环境;通过组织演唱红色歌曲深化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主题思想,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参与角色扮演融入情境[4](45-46),身临其境地感受和领悟红色文化背景下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逐步由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唤起自我意识的觉醒,激发内在创造力与价值感。
此外,音乐党课还可以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通过巧设问题激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浪花,以红色经典作品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研究作品的创作背景、手法和风格;通过发现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将作品的个案研究拓展延伸到对整个历史阶段的音乐形态、音乐特色、历史背景、社会效应等因素的共性研究。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内在需求,增进政治理论在学生心目中的理解,產生共鸣,通过分析、综合、讨论、归纳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精神、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激励青年学生积极探索红色音乐文化背后隐藏的精神力量和政治能量。
3.倾力打造红色品牌活动,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平台。
“没有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做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可能取得实效”[5](279-280)。高校思政教育必须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活动建构,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水平与现实需求出发,选择具有广泛参与性和现实意义的活动形式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平台。综合运用活动实践式、过程体验式教学方法[4],挖掘和利用课内教学资源中的活动因素,并借助社会资源和区域优势,举办艺术竞赛、艺术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情境式体验活动,打造与大学生校园文化内容相关的红色品牌活动。
组织以红色音乐文化为主题的表演竞赛、知识竞赛、创作竞赛等多种类型的艺术竞赛活动,营造以学生为主体、多维互动的思政教育氛围。在外部竞争压力下,将思政教学与个人成就感、集体荣誉感联系起来,有利于将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以红色经典作品创演为主体的各类艺术展演活动,积极拓宽思政教学场域和教学形式,以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彰显红色文化精髓,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主题策划、内容安排、情境创设、素材搜集、结果评价等教学环节中的主体作用,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情境德育场”[1](139-144)。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转化为艺术实践行为和能力,在不断激励和强化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此外,只有在实践活动中选择与青年学生切身利益、内在需求相关的内容素材,实现思政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具体化,才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深入挖掘学校历史中的红色文化基因,开展以红色音乐文化为核心的校本文化发展研究,通过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身边人、身边事,激发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浓厚兴趣。鼓励和发扬青年学子的创新精神,结合红色主题与时代使命,收集具有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校园文化特色的人文素材开展艺术创作活动;研究高校所在地区及自身历史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及价值内涵,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继承革命教育传统,创造具有区域文化特色和高校自身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以本人就职的东南大学为例,这所具有悠久革命历史传统的高等学府,曾是南京地区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的诞生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在国家复兴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征程中,涌现出以谢远定、成贻宾等为代表的数十位为国家民族呕心沥血、矢志奋斗的雨花台革命英烈。根据历史人物原型事迹,学校组织创演了多个艺术表演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在二十世纪民族危难中东大青年的红色革命精神。例如:以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讲述“雨花台的最后一位烈士”、东南大学校友成贻宾在牺牲前给未婚妻的一封信,信中列出的“新生十大信条”展现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访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以时空书信对话的形式,描述峥嵘岁月中涌现的东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表现了青年学子缅怀革命先烈、勇于追梦的坚定决心;舞蹈《送别离》创作灵感来源于抗战时期,东南大学前身——“国立中央大学”在战火中被迫转移至重庆、成都两地办学,在校址西迁的途中知识分子挺身救护学生的历史故事,发扬“力学勇毅、教育兴国”的中大西迁精神;合唱《走进雨花台》是《信仰之歌——雨花颂系列歌曲》创作作品之一,通过音乐的形式传播和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表达当代青年对雨花英烈的敬仰与追忆。这些红色人物与事迹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红色资源,借助生动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利于深度挖掘高校的精神之源、信仰之根,传承并发展具有高校历史传统和人文气息的红色文化。
基于红色音乐文化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新平台,深入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嫁接高雅艺术形式,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充分发挥红色音乐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独特魅力和作用,增强思政教学的时代特色和文化活力,全面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邵文英.试论情境德育模式的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7(2).
[2]万勇华.“思政课”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探索,2013(1).
[3]刘戈.高校体验式德育模式的创建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
[4]豆海湛,王林发.体验教学的策略与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5]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