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嘉敏
摘 要: 研究表明,“拒绝”言语行为的直接性随情境与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中西方语言中,包含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两种“拒绝”言语行为类型。中西双方,都更倾向于使用间接拒绝的言语行为。全球化时代,汉英的“拒绝”言语行为日渐趋同,但从总体上说,西方人还是比中国人更直接。本文从历史和社会环境两个角度,对中美的“拒绝”言语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言语行为背后代表的文化差异,以减少由于言语行为差异造成的误解,促进中西方人们的友好交流。
关键词: 拒绝言语行为 中
拒绝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拒绝”言语行为是语用学中经常讨论的话题。近年来,随着语用学的发展,有关言语行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牛津大学的语言学家奥斯汀(1962)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指出,语言中的一些话语本身就是行为,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言语行为的运用。美国哲学家塞尔进一步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尤其是他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成了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拒绝言语行为是执行拒绝的行为,当人们因为无能为力或不愿意时,便选择拒绝。汉语和美国英语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具体的交际情况和文化的不同,“拒绝”在两种语言中也有所差异。本文介绍了中西方语言中拒绝言语行为的异同[1-2]。
中美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经常遇到误解。阻碍交流的一些因素在于受文化支配的语言结构。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样的问题发生在话语中。由于中美两国在交往中潜意识地遵循着各自的文化信仰和规范,他们的言语行为受到这些文化差异的制约。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社会规模不断扩大,语言行为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今天,无论一个人是出国旅行还是在本土生活,都必须与他人打交道,跨文化交流日益普遍。本文探討中美两方交流中的一些文化现象,分析语言使用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差异,目的是为不同的文化特征和它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提供更多的帮助[3-4]。
一、中西方“拒绝”言语行为的异同
1.相似之处
首先,直接拒绝通常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回答方式和行为,是潜在的面子威胁和本质上不礼貌的行为。在汉语中,表示直接拒绝的话语有:“不”“不要”“不能”“不可以”等;在英语中,表示直接拒绝的话语有:“no”“no way”“I cant”“absolutely not”“I dont think so”等。中西方的语言中都有很多表示直接拒绝的语言。
其次,不管是在汉语语言环境中,还是在英语语言环境中,人们都试图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礼貌是人们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一种交际策略。可以看作人类交往的基本社会准则之一。它是一种人际关系系统,旨在通过最小化所有人类交流中固有的冲突及冲突的可能性促进互动。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必须遵守和坚持的准则,做使别人满意的事就是保全自己的面子,以维护礼貌原则。人们普遍认为,这样直接拒绝的言语行为表现出来的态度比较强硬,容易损害说话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人们为了避免使用直接拒绝的言语行为,就会用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表达拒绝,这就是间接拒绝的言语行为。在汉语中,表示间接拒绝的话语有:“抱歉,我还想再考虑考虑”“实在很抱歉,我家里有事”“我可能不行”“要不你再问问别人吧”“改天吧”“下次再约”“以后再说”等;在英语中,表示间接拒绝的话语有:“sorry, Im afraid not...”“maybe next time”“Id love to, but...”“I wish I could, but...”等。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主要包括,表示犹豫和抱歉、给出理由和解决方案、提出期盼和请求等方面。
总之,汉语和英语都包含两种“拒绝”言语行为,即直接拒绝言语行为和间接拒绝言语行为。根据王爱华、吴贵良(2005)的统计,中美两国都倾向于选择间接拒绝的言语行为,而不是直接拒绝的言语行为。该统计结果说明在中西方国家中,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更倾向于使用间接拒绝的言语行为,保全对方的面子,以便维系说话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不可否认的是,中西双方中,西方人的言语行为更加直接。在英语中,直接拒绝的言语行为的数量是汉语的2.6倍,而间接拒绝的言语行为的数量则比汉语少16%。人们的言语行为根植于文化背景之中,反之,文化背景也能影响人们的言语行为。中庸之道和集体主义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因此,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追求和谐,能做到自我约束。而美国人则崇尚个人主义,追求思想自由,所以他们的联系更加简单和直接。
2.不同之处
由于“拒绝”言语行为的作用和性质可能是普遍相似的,只是因为不同国家的文化和语言不同,拒绝策略可能有所不同。两种语言的言语行为都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中西双方都倾向于使用间接拒绝的言语行为,但它们使用间接拒绝这种言语行为的频率不同,同时,在词汇使用策略和句法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人倾向于使用礼貌的策略拒绝,而美国人则倾向于使用“关注问题”的策略。他们试图采用不同的拒绝策略,以便问题得到解决。
礼貌拒绝的方式是使用“个人意愿+理由+道歉”这个结构组成的语句,言语行为的多样性受到社会距离、社会权力和所要求的行为难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中西方“拒绝”言语行为中具有不相同的地位,在汉语中,社会权力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社会距离则更重要。跨语言的差异是由于文化价值观的基本差异造成的。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追求平等,而中国人则崇尚集体主义、遵守社会等级制度。社会等级主要表现在社会等级的高低、父母与子女、教师与学生等方面。社会距离通常表现为近亲或朋友与普通朋友或陌生人之间的关系[5]。
二、中西方“拒绝”言语行为不同原因分析
1.历史因素
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思想更多的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和个人行为的约束体系,因此中国人在表达拒绝的时候,通常会照顾说话人与听话人双方的面子,首先考虑听话人的感受,维护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交际关系。除此之外,根据每个社会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主要是符合社会等级制度的需要,为每一个社会人规定了行为准则。社会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地位的影响。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应该尊重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因此,当被拒绝者的社会地位低于被拒绝者时,拒绝言语行为更间接。
相反,在西方国家,遇到事情时,他们会优先考虑自己,选择的言语行为略显直接。在相同的情况下,中国人可能不会直接拒绝比他社会地位高的人提出的要求,但美国人可能会选择直接拒绝。例如,当经理要求员工加班,员工碰巧和其他人有约,中国员工可能会以“我家里有点事儿”作为间接拒绝的理由,美国人大多会选择直接拒绝的言语方式。
在中国文化中,一个家庭中的长辈们应当受到小辈们的尊敬。因此,父母在家庭中有着不可小觑的权威和地位,中国的教育强调孩子应该懂事、孝顺父母。所以,父母在表达拒绝的时候,选择直接拒绝的言语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身为家庭里的后辈应当以理解的态度面对父母的拒绝,相反的是,孩子不能对父母做同样的事情,在表达拒绝的时候不能太过强硬无理,应当以委婉的方式寻求父母的理解。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后辈会选择间接拒绝的言语方式。
在美国文化中,由于他们宣扬的是个人主义。孩子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这在中国的文化中往往是不被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孩子认为他们是对的,就不会顾忌父母的权威,而是直接拒绝并表达自己的观点[6]。
2.社会环境因素
由于西方人对社会地位不敏感,因此,在英语语言环境中,社会距离对拒绝言语行为的影响比社会权力的影响更重要。不管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高低与否,一般来说美国人都可以用直接拒绝的言语行为表示拒绝。然而,基于社会距离的拒绝言语行为的选择,却有很大的不同。说话人与听话人的社会距离越远,他们的“拒绝”言语行为表现得越间接。西方人可能会使用更多的辅助性言语行为和修辞手段削弱拒绝的直观性。此外,汉语在直接拒绝时,情境变异程度较低。社会权力和社会距离影响人们的反应策略选择。从所有这些证据来看,跨语言的差异是由文化价值观的基本差异造成的。
中国人生活在集体文化中,往往以情境为导向,从整体角度看待事件,常常避免“是或不是极性”。例如,当一个招聘小组的中国成员被要求在学期结束选出“最佳劳动模范”时,通常保持沉默。西方人们可能直接根据绩效或成果进行定义,故社会环境对人们的拒绝行为会产生影响。
三、结语
拒绝言语行为是以拒绝行为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国内外学者对人际交往中的言语融合行为进行了大量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人在拒绝时使用不同的公式化表达,并采用不同的拒绝策略。中国人是更经济地选择拒绝策略的令牌的数量,西方人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拒绝策略拒绝[7-8]。
这种差异似乎源于中美两国社会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倾向于强调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美国人则强调解决问题。跨语言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文化价值观的基本差异造成的,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同时,社会权力往往是影响中国人选择“拒绝”言语行为的重要因素,而在西方人“拒绝”言语行为的选择中起重要作用的则是社会距离。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但是现在,传统文化仍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语言文化差异是最明显的表现。
中国与美国分别地处太平洋的东岸和西岸,两者相距甚远。两国的历史、人文、社会、政治及法治制度都存在差异,主要的文化规范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一部分体现在语言体系和交际语言的使用方面。经过上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人们的言语行为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言语行为能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然而,这些差异产生的交际障碍并非是不可逾越的,想要做到中西方言语行为交际顺畅,应当在了解彼此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前提下,做到相互尊重,正确运用“拒绝”言语行为,才能消除交际障碍,友好地交流、合作。
此外,随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世界各地掀起了“汉语热”的潮流,吸引人们学习汉语,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深入了解中西方“拒绝”言语行为的差异,才能更明确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促进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好地帮助西方人学习汉语、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促进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4).
[2]刘红艳.接受及谢绝的过渡语语用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9).
[3]唐玲.汉语拒绝言语行为及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习得情况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2).
[4]唐玲.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表层策略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
[5]王爱华,吴贵凉.英汉拒绝言语行为的社会语用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6]王爱華,吴贵凉.对英汉拒绝言语行为直接性层面的调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6(1).
[7]徐晓燕,夏伟蓉.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语用策略对比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24(2).
[8]姚俊.从英汉拒绝策略的语用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J].山东外语教学,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