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020-06-07 10:48陈卫将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教学创新微课

【摘 要】微课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模式,即借助微平台和微视频资源达成教学目标。微课的独特教学形式,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支持,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本文从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着手,分析微课带给小学数学教学的新变化,并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的创新运用,凸显微课的核心价值,建立保障机制,为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实现平面知识的立体化。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234-02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接触数学、感知数学的魅力,对学好数学有充足的自信心。在数学教学中,图形和几何是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部分学生较难形成相关概念,对数学图形和几何的学习有一定困难。为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笔者尝试将微课教学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利用微课教学方法的特性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感知。

1   微课带给小学数学的新变化

微课是现代教育环境中诞生的新教学方法,在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与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笔者就微课带给小学数学的新变化,提出具体可行的策略与建议,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1.1  教学内容的变化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侧重点多集中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并借助展示相关的图形与具体的几何实物来传递知识。但传统教学的整个过程局限于数学课堂的时空框架中,呈现的内容不够具体和完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1]。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借助微课教学模式构建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中,围绕图形与几何接触到的内容较多,而微课教学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延伸到课前和课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便利,让教学内容更完整地呈现。

1.2  教学方法的变化

受传统教学条件和教学理念的制约和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固定的讲解、示范为主,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動性,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的变化,需要教师发挥出多重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既要学会,也要会学。微课教学法凭借其“短小精悍”的特征,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制约,以全新的形态将数学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和学习体验[2]。教学方法的变化,使得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2   微课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框架中,图形和几何教学是重要一项,也是教学难点和关键环节。为确保教学有序开展,笔者尝试融入微课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前微视频制作、课中微课实践和课后微课评价挖掘微课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功能要素,最终为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方法的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2.1  深入教材,课前微课制作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围绕的核心依旧是学生的成长及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点相对复杂,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筛选教学内容,深入研究教材制作微课。微课教学实践依赖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结合教学任务和教材中的关键点,制作好视频资源。

如在对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基础知识点“图形的认识、测量”进行教学时,可围绕长度单位换算制作教学视频[3]。对小学生而言,其对长度概念认识不足,长度的换算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仅凭教材内容,知识点的呈现并不直观,所以还需要结合实际,做好内容的整理。如通过微课资源的设计,将动画素材和优秀课例融入教学资源中,以生动的方式表现知识点,图文并茂地诠释长度的相关知识,并预留相关换算习题,布置课前预习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动手测量家庭场景中的物体长度,如餐桌长度、铅笔长度、手机长度、橡皮擦长度等,以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再运用视频剪辑软件,制作6—8分钟的教学短视频,并通过社交平台将其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感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2.2  实践探究,课上微课应用

微课教学法要在教学中有效运用,课前微视频资源至关重要,它能充分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而课堂作为实践探究的主要平台,其价值也不容小觑。

如在课前制作好关于“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微视频,虽然学生在课前能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式和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带着问题自主探究,但要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公式求解,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好引导。教师可以围绕微视频资源展开教学,在课堂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呈现事先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共同求解不同圆柱体的表面积[4]。教学中,根据学生求解的内容,教师要做出适时评价,并根据不同圆柱体的大小重新确定计算过程。教师要给出具体的答案,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答案对照检验。在课堂上对微课教学知识要点实现二次深化后,要引导学生经过自主学习,以小组配合的方式,了解求解方法,进一步锻炼能力和达成求解目标,在深度探究中掌握知识点,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有充分认知[5]。

2.3  动态评价,课后微课优化

教学评价是微课教学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关键环节,做好评价至关重要。为此,教师在微课教学实践后,针对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要进行新的微视频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评价时,教师要将评价的侧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体验。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点的了解情况,从而反馈到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制作中,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做出优化与革新;二是微课实施的效果。微课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微课教学要突出重点内容,把握细节,就微课实施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做出调整,确保微课教学模式的完善。构建动态性的评价模式,可为课后微课的具体优化奠定坚实基础[6]。

3   微课在教学中创新应用的保障机制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对如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微课教学提供了一个新选择。要将微课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实践中,确保微课教学持续发挥作用,教师要打造完整的保障机制。

3.1  教师转变观念,提升综合素养

教师是微课教学创新运用的主导者,其自身对微课教学法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该方法的实践效果。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微课的认识有限,在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制作上存在敷衍的情况,导致微课教学流于形式。教师要妥善处理这一问题,转变观念,肯定微課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掌握微课教学法应用与实践的必备技能,最终为教学创新提供保障。

3.2  协调好微课的运用,明确主次关系

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方法,微课的应用价值显著。但在微课的应用和实践中,要协调好主次关系。虽然微课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不能完全依赖微课教学,传统教学方法依旧有其鲜明属性,所以做到两种教学方法的补充与整合是关键。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让小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掌握数学知识要点。要把握好微课的应用和实践程度,发挥其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与发展的显著价值[7]。

3.3  动态评价的科学运用

微课教学法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实践中要做好该方法实施效果的综合性评价。要充分考虑评价要点,提出可行方案,最终保证动态评价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效果[8]。要根据评价结果,改良微课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更有效。教师除了要对教学方法应用效果进行单向评价之外,还需要与学生搭建沟通渠道,及时接收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以检验微课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是教学难点,一直以来困扰着数学教师,为打破这一局面,可有效运用微课教学法。作为一种现代性的教学方法,微课教学特点鲜明,教师要不断尝试探索微课应用的模式,激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为微课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夏继红.小学数学微课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探究[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2020(10).

[2]王玲.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2020(10).

[3]吴碧雅.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9).

[4]杨安邦.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小学中段图形与几何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3).

[5]黄志强.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19).

[6]陈娜.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7]吴志明.利用微课提高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9).

[8]潘锦嫦.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陈卫将(1979~),男,汉族,浙江平阳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教学创新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