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2020-06-07 09:43张廷福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深度学习初中数学

【摘 要】本文在阐述深度学习理念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优化建议,以期促进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个性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075-02

伴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智慧教育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初中阶段各课程的教学。对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将深度学习理念引入,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数学,辅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深度学习理念成为当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1   深度学习理念的基本内涵

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经过对知识的深层次学习后,有所选择地吸收新知识,形成新理念,并且与既有的认知有效结合,和既有的学习理念建立关联,且能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全新的情境中,最后能够让问题得以妥善解决的过程[1]。从本质上说,深度学习和提升学生的素养是契合的。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主要目标。而深度学习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渠道,其本身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一种外在体现。

2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优化建议

在阐述深度学习理念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下文针对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优化提出建议,以期实现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个性化、高效化和智能化,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动力。

2.1  创设契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通常比较深奥、不易理解。但一旦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觉得数学十分有趣味。因此,在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契合学生兴趣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知识本身比较深奥,学生难以理解,而如果学生身处类似的情境中,便容易对问题产生正确的、深入的理解。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主题为线索将本来独立的章节联系起来,让各章节的教学要求、深度学习目标相一致。这样学生每次完成的练习和实践活动均有一个连续的背景,学生便能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总之,通过合理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所有知识点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每个知识点皆是不可或缺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合理设计数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中,必须要通过数学活动,才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深层涵义,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框架的建构以及数学知识技能的进一步掌握。因此,每个课时都应当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练习时间,帮助学生消化知识,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深度学习不但要思考每个课时所包括的知识点,还应当从单元整体的维度出发进行思考[2]。安排实践活动时,一定要以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为依据,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能力相契合的模式开展活动。教学活动应当和现实生活有效融合,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走出校园、走进生活的机会,让其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剖析与解答问题,将深度学习和实践能力提升相融合。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题组训练的学习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题组训练的方式是学生了解、掌握、深化所学知识的重要措施,学生完成基础习题、应用习题、思维拓展习题,便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了解解答题目的方法,从而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如在“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针对加减消元法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在列出具体方程组的基础上,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并合作探讨解决问题。在学生探讨和分享看法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和讲解,辅助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减消元法的关键解题步骤,更为灵活地解答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题组辅助学生巩固和提升解题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将题中的关键词和数字绘制成表格或图形,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解答问题。

在课堂外,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开展数学学习,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如在讲解“锐角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旗杆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这样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本章节知识。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安排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2.3  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建构完整知识体系

数学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章节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教师通过绘制数学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把不同章节的数学知识串连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思考,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达成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标。无论是新知识的讲解还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思维导图都能够起到突出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指引学生以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了解新知、复习旧知。

如在一个单元的知识复习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形式引入到教学中,将一个单元的知識串联起来,构建整体的单元体系,将教材中的知识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方程组的简单运用、方程组解答应用题的策略、相关学习误区、学法指导等六大部分进行全面而完整的梳理。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这一思维导图分享给学生,辅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

2.4  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学习中,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十分关键。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多,经常运用到的有类比思想、转换思想、函数和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授例题与指导学生完成有关练习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归纳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习题解答的正确率[3]。

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函数和方程思想。方程思想指的是分析题目中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间存在的数量关系,之后设出未知数,以列方程的方式解答,最后得出未知数。教师可指引学生采用小组探究的方式解答例题,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方程思想,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以下述应用题为例:“小张与小刘之间的距离为720千米,他们驾车相向行驶。如果小张比小刘早出发2个小时,两个人会在小刘出发后的2个半小时相遇;如果小刘比小张早出发2个小时,两人会在小张出发后的3个小时相遇,那么小张的行驶速度是多少,小刘的行驶速度是多少?”教师可先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然后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組为单位开展探究学习,最后每个组选出一个学生阐述本组的解答方法。各组学生都阐述完后,教师归纳梳理,即设小张行车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小刘行车速度为每小时y千米,然后列方程组,采用加减消元法得出x、y的具体数值。完成这道题的解答后,教师可再给出几道类似的题,让学生自主解答,进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5  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深度学习理念下,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可以全面反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评价时具体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坚持可行性、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可以采用课堂加分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容易实行,容易操作。如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项目,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其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如果学生达到教师提前制定的目标,便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数,未达到目标便无法获得加分。第二,教师要注重自身评价水平的提升。想要顺利推动评价活动并不容易,要取得理想的激励成效也不容易,既需要合理的评价标准,也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对数学学科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同时还要了解学生课堂上的真实心理活动。这样评价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其激励功能才能得到全面发挥。第三,开展有效的持续性评价。在深度学习目标下,教师应当对学生开展持续性的学习诊断和评价,且评价应当贯穿于整个学习中。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开展评价活动。评价内容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效。此外,还应高度重视评价后的反思和改进,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形成持续性的学习动力。

总之,教师应当将深度学习理念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各种数学思想与方法,正确地解决数学学习中面临的问题,从而高效地进行数学学习,灵活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谢幼如,黎佳.智能时代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20(5).

[2]张鹏,郭恩泽.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7(9).

[3]朱开群.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7(5).

【作者简介】

张廷福(1983~),男,江苏徐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策略深度学习初中数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任务分析观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