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泽
【摘 要】 美术课堂教学目标实现途径复杂而繁琐,需要教师对已有的课本知识点再罗列删减、对实践经验进行再梳理综合,运用加减法找到通向教学目标的最佳手段。
【关键词】 美术课堂;有效切入;拓宽知识面;课堂生成
在市教研室的组织下,笔者参加了吴江区小学课程研究与发展中心专题研讨活动, 特邀省美术特级教师黄黎敏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中华纹饰》一课。黄老师清新质朴的课堂教学語言、赏玩结合的美术教学风格给我们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堂课上,黄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上“-”,后又在黑板上板书“+”,看似简单的课堂教学板书,却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先“-”后“+”,这不正如这节展示课吗?教师运用“-”法,把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东西去掉,以点去切入课堂;再运用“+”法增加知识点的人文性与趣味性。如何让一节美术课既回归了“美”的本质又彰显了“术”的属性,我以黄老师《中华纹饰》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展示谈谈对美术课堂“-+”法的理解。
一、以“-”法找准课堂切入点
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但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向学生提出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建议。课时是定数,如果教师课前准备时这也放不下,那也舍不得,看似热闹的课堂教学,却难有实效。因此,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要善于运用心中的无形剪刀,在题材、内容、形式的选择表现上考虑到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如《中华纹饰》一课,初看课题,包含的内容应该很广泛,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纹饰源远流长,内容题材之广泛,构成变化之多样,不禁要问:“这样一个广泛的概念,在40分钟的课堂里,学生能了解掌握多少中华纹饰符号?”但黄老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没有讲中华纹饰的形成、构成、题材、内容,整堂课就围绕一件汉服,把汉服作为探究中华纹饰的载体,引导学生探究中华纹饰之根。课堂引入环节,黄老师运用折纸的方法把一张普通的长方形的纸张对折再对折,然后用剪刀在一个角上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和一条切线,展开后就变成了一件立体的衣裳。黄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衣裳”,并出示图片提问:“这就是一件衣裳,衣裳在古代是象形文字,你知道哪里是衣,哪里是裳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设问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找到了切入点,学生从图片中一下子看出上为“衣”下为“裳”。教师指出:“今天我们不研究其他的东西,就来研究这件衣裳。”这样的小结更具有指向性,揭开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以“+”法寻求课堂知识面
教学中,教师喜欢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逻辑性地传授给学生,按部就班地讲上一、二、三点,时刻不忘学生可能出错的地方,总是反复强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缺乏探究的过程,而且忽视了美术作为学科课程的先美再术的逻辑关系。没有生活中的美的思维、美的享受,哪有美的表达手段和方式?我们要求学生表现美,首先应该让学生发现美,而美的存在的根源就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正如黄老师所强调的“在愉悦中求美”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在切入点的基础上运用“+”法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知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趣味性地探究美术知识中的“美”,让学生了解美来自哪里,又运用在哪里,我们可以如何创造?在《中华纹饰》一课中,黄老师紧紧围绕一件衣裳展开教学,又不拘泥于这件衣服,运用“+”法让这件衣服更具有人文性和历史价值。在第一次出示的汉服基础上,黄老师分别在袖、襟、摆等处出示了十二章纹的图案,为学生能从人文性和历史性的角度理解衣服的美作好了充分的铺垫。接着,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展示的是一件汉服,在古代,什么样的人才会穿这样的衣服?”学生猜测可能是高官或者皇帝,能穿这样的衣服的人的地位肯定很高。教师接着提问:“他们为什么要在这样的衣服上绣上这样的图案?是随便绣的还是另有目的?看看这些图案,哪些是你认识的?哪些还没有认识?”教师把这样的探究问题抛给了学生的同时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很快就认识了里面的接近象形文字的几个图案,如 等。教师跟进提问:“他们为什么把太阳画在衣服上?太阳代表着什么?”学生有的回答代表着光明,有的回答像太阳一样关爱着平民百姓,有的回答以太阳为中心,所有的人都要围绕着它,以示他的尊贵。我们不禁惊叹学生的思维,更为黄老师的精心设问所折服。接着,黄老师以同样的方法带领学生探究十二章纹的寓意。古代帝王精心设计十二章纹图案,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黄老师以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表现——表达”等外在的美术语言反映其“感知——感动”等内在的生活情感。
三、以“+-”法促成课堂生成
生成性课堂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教师利用可生成的资源不断创新课堂的一种教学流程。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具有艺术学科跳跃性思维的共性。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会感到课堂节奏难以把握,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表现“背道而驰”,有的时候教师忽然发现自己的头脑跟不上学生的转动。听黄老师的课,我们有一种莫名的享受,无法预想下一个瞬间可能会有怎样的精彩。在《中华纹饰》一课的教学中,黄老师不是机械地按原先设定的思路教学,而是根据学生学习情景,巧妙地运用“+-”法或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说明,或把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候的关键词语加以提炼,去掉与美术要素不相关的内容,把我们平时不太关注的学生作业加以评述,挖掘其内在的局部闪光点,以达到较高的生成效应。如在学生对十二章纹有初步的了解后,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十二章纹里的任何一个图案填在课前发下的十二格作业纸里的任何一格,有位同学画的与黑板上展示的不太一样,他把太阳由红色改为了黄色,又把黄色的太阳用黑线勾画成太极阴阳图。黄老师毫不犹豫地拿起这张作业,向全班同学展示。
师:“你能把这样画的想法和大家说说吗?”(这位同学可能由于紧张,说不出所以然。)
师:“这图案是太阳,我们一眼就看出来了,除了太阳,我们还可以看出什么图案?”
生:“太极阴阳图。”
师:“阴阳代表着什么?”(“阴阳”一词提高语调)
在黄老师的点拨之下,这位同学大声地说:“阴阳代表着平衡。”
黄老师乘兴追问:“太阳的红色又为什么变成了黄色?”
这位同学:“黄色是帝王色,皇帝作为天子如太阳一样。”
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很少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学生的一件“普通”作品进行展示。正因如此,教学中很少出现这样的精彩生成。这一环节教师先运用“+”法进行语言的补充提示,刺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再运用“-”法提炼出需要学生注意的关键词语,把学生无意间所画的偶然作品变成课堂精彩生成的必然。
美术课就像果农剪枝条,教师要善于运用手中的剪刀“咔嚓咔嚓”剪下多余的枝条,这样才能让留下的枝条吸收更多的营养,才能结出更大的果实。一节好的美术课“-”是为了能更好地“+”,我们要减去课堂中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剩下必要知识点,在“-”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点的人文性与趣味性,只有这样,我们的美术课堂才会更加充盈,才有可能出现精彩绝伦的经典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