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的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随着年级的逐步升高,这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对学习英语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放弃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探讨了教师在日常英语的教学过程中用心沟通,以生为本,积极实施优化课堂,分层教学以及合作学习等有效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取得良好的转化效果。
【关键词】情感沟通;优化课堂;分层教学;合作学习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的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渐渐对英语失去了兴趣。随着年级的逐步升高,这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成为学困生。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进行个别教育的重要任务。英语有着与数学、语文不同的学科特点。英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困难及其原因,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获得进步,获得信心。以下是笔者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几种转化策略。
一、情感沟通策略
1.尊重理解,打开学生心扉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导着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才会更乐意更主动地学习英语。在与学生的交往时,笔者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心理;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笔者以理服人,注重言辞,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课间交流时,笔者也会跟学生说笑话,猜谜语……尊重和理解,让笔者打开了学生心扉。
2.用心沟通,走进学生心灵
教师要做到与学困生沟通,尤其需要了解学困生的情感,关注他们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举一动,想方设法,走进他们的心灵。作业本是笔者与学生沟通的一座桥梁:批改作业时,笔者会在作业本上写一些鼓励的话语,告诉学生笔者看见了他的努力,看见了他的进步。学生也会通过作业或课堂表现做出积极的回应。课前课后是笔者与学生沟通的契机:笔者喜欢让英语学习不自信的学生帮拿教具、送作业本等……这样,我们可以拥有近距离谈心的时间和机会。与学生有了心与心的交流,让笔者更深入地了解到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也更好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英语课堂上,笔者可以有针对性的创设提问,便于他们成功说出答案,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
3.赏识教育,促进学生成长
每个学生都有被老师认可的渴望和需求,学困生更为明显。笔者善于在日常活动中发现学困生各方面的优点。经常在班级里创设机会让他们表现,然后大力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取得学习的进步。教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也是他们追求英语学习进步的动力。
二、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过程。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获得学习主人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求知欲。
1.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益
英语课堂上,笔者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听课率,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英语课堂不乏玩、演、唱、画等活动,但笔者必须落实各项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不能浮于表面,热闹过场。学生只有在亲身体验过英语学习之后,才会真正习得语言知识。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明确、细化课堂教学目标,把教学活动落到实处,让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学生主动投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2.以生为本, 发挥主观能动
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学生喜欢英语就会想办法学好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英语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英语,做学习英语的主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发展文化品格以及思维品质。因此,笔者注重学习英语的方法指导,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在英语学习中,学困生最伤脑筋的是“记单词”,一些趣味记忆或快速记忆方法能够让他们在轻松的情绪中掌握单词,恢复学习英语的信心;引导学生进行学法交流,帮助他们积累更多更适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3.分层教学,达成学习目标
学生个体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同一知识点的能力总是有差别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教学目标分层来弥补学生的差异。针对学困生,笔者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采用适当的灵活教学方法,让学困生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成功和喜悦,逐步达成英语学习目标。
三、合作学习策略
1. 组建学习小组,凝聚团队力量
学习小组能够为学困生提供强大的团队力量和充分的帮助。学困生可以通过模仿小组成员的学习,改变学习态度和规范学习行为。在班上,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建学习小组,指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学习小组的五位成员,强弱搭配,尽量组与组之间实力相当;不定期举行一些小组竞赛活动,如,课堂上的小组竞赛;平时的作业评比,单词听写比拼,甚至是单元测验等等,按计算各组平均成绩进行小组评价;并利用班级公告栏进行小组学习的评价,学习小组的所有成员均可获得奖励。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活动中做出贡献,体验学习,收获快乐,进一步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学困生也在小组学习中自觉或者组员督促下对自己英语学习提出严格要求。
2. 师徒结对,共同进步
据观察了解,部分学困生强烈渴望进步,但学习自觉性和方法上欠缺。笔者鼓励这部分学困生选择一个要好的优秀生,进行师徒结对。学生有了自主選择的师傅,更愿意跟随师傅的一起学习英语;师傅拥有荣耀感,更能以身作则,能够严格督促徒弟认真学习。笔者适时引导,鼓励师徒俩共同拟定近期学习目标,并对获得进步或达成目标的师徒进行奖励。这样,师傅在辅导徒弟学习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点,提升了能力;徒弟在师傅的帮助下保证了学习时间,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成绩的进步。师徒结对,共同进步,达到“双赢”的学习效果。
转化学困生是一个艰辛的漫长过程,部分学困生还可能出现反复现象,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要用爱去感化他们。“爱”是转化学困生的灵丹妙药。用爱搭配科学的方法,耐心引导他们,一定能够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获得信心,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文良.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提高策略[J].都市家教策略,2010(12).
[2]钱在森.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杨振鸿,王静.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