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英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下,要求教师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基础知识,增加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营造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學生阅读能力的目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4.003
“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呈现自主性、独立性的特征,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则是引导者和组织者,不再用自己的思想代替学生的实际阅读。对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兴趣为核心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很难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是带有明确目标并具有趣味性的教学。
一、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所谓的“教学方案”是指教师对各单元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中的效果和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受教学方案设计的影响。为了减少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进一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工作效率,阅读教学方案的设计内容要简洁,方法要合理,切实做到针对性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结合学生之间的个性、共性特征,采取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案,如对于低水平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但对于高学段的学生要增强阅读教学的力度,更深层次地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一课为例,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提前设计好合理的教学方案,尽量符合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产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疑问”,指有怀疑或不理解的问题。小学语文的学习在于理解诗句和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因此,要求学生思维灵活,并且敢于发现问题。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最忌讳的就是学生进行机械地学习。以往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讲述知识,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整个教学氛围过于单一、枯燥,无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该不断采用形式多样、内容有趣的阅读教学手段和模式,引导学生勇敢提出质疑,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阅读知识。
三、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有效激活小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语文的阅读体验与读后感有着本质区别,体验是指学生通过阅读自己体会出来的,不需要向其他人说明和解释,只是学生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主观细微的感受。而读后感是需要学生写出来,并且学生之间需要讨论和解释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往往比要求学生按时完成读后感要有意义得多,面对需要大家讨论的读后感,小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束缚了内心应该产生并发展的阅读情感。
综上所述,语文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阅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作用是巨大的。对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采用各种教学模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从而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促进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周玉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北师范大学》2017年。
[2] 张竞《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评价的调查研究》,《扬州大学》2017年。
[3] 贾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有效参与初探》,《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