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辉
在探索课程管理的过程中,我园构建了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四级模式”,提高幼儿园课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幼儿园课程持续、高效发展。
第一级:园级管理
我们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与要求,从宏观角度对课程的框架、方向、理念、人员、经费等统筹规划与管理。在这一级管理中,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对课程的管理内容如下:
1.建立完善课程管理制度,编制课程管理相关表册
制度可以规范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行为,同时也使课程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常规化。例如,我园课程管理制度中规定: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领导听课不少于20节。
2.规划幼儿园课程结构
园级管理应明确规划幼儿园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在横向上要保证具有相对的均衡性,在纵向上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同时,还应合理规划各种课程实施方式的比例保证课程的方式丰富多彩。比如,为防止教师出现重集体教学活动、轻区域和户外活动等现象,我园从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入手,减少集体活动时间,增加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的时间。
3.合理配置课程内容
在课程结构规划好之后,我园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配置,每周的集中教育活动要涉及五大领域的内容,每一领域的内容都包含各种类型的课程活动。课程内容的管理主要通过每学期开学的教学进度研讨完成,包括年级横向研讨及领域竖向研讨,以保证课程内容的合理配置。
4.科学安排课程实施的时间、场地等相关要素
课程实施的时间以我园的一日作息时间表为基础来组织,并配套实施户外活动安排表、公共区角活动安排表、早锻炼安排表等,对每一个班的每一个活动场地、时间都进行了详尽的安排。这一方面可以保证每个班级课程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现有场地。
5.课程资源的管理
课程资源的管理包括环境、人员、财物等的管理。比如,我园从大环境到班级小环境均要求体现园本课程,营造与课程有关的、适宜幼儿的环境。
第二級:年级管理
根据幼儿园总体课程规划,我园结合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以年级组为单位,分解细化并落实幼儿的发展目标,具体研讨课程内容、主题选择及先后顺序等,在课程实施中组织观摩研讨活动,着重解决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从而保证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性。
年级管理由每一个年级的年级组长负责,统筹协调本年级各班级之间的工作。年级组长要带领全年级教师完成年级走廊文化建设,梳理年级在常规活动中的特色课程,规划年级大课间及户外活动,在每一个环节中融入幼儿园课程特色元素。
第三级:班级管理
班级要充分运用幼儿园的人、财、物、家长、环境等课程资源,以达到预设课程的目标。这一级的课程管理与实施相互交融,在实施过程中通过管理而实现幼儿发展,由各班班主任作为直接负责人。
在课程规划时班级要分析自身优势及本班幼儿特点,确定一个班级特色主题,生成相应的班级特色课程和班级特色区域,并对班级环境创设、课程规划、家长助教等进行统筹安排。各班要根据主题活动和幼儿需求,在开学初确定主题和内容并向家长公布,以便家长了解和参与活动。
第四级:教师管理
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工作计划及常规工作,管理自己的课程实施,所以教师必须具有自觉的、积极的课程意识,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优势,自觉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捕捉教育契机,回应幼儿的需求生成适宜的课程,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和特色。除此之外,在每一个主题活动中,我园都允许并鼓励教师根据主题自主研发特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