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朝云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阅读、表达等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工具。长期以来,在课文的使用时,教师费尽心思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表达能力的培养却轻描淡写。如何最优化地利用课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呢?笔者在运用课文时灵活地利用了“复制”“放大”“填充”“重组”“链接”的功能,致力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复制文本,在模仿中学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最适合的、最有价值的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本,在课堂上训练学生模仿表达,进行言语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1.复制文本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灵魂。文本的语言丰富有趣,是学生积累学习的最直观、实用的好材料。阅读时,教师要找准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作为言语训练的集合点,引导学生当场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教学《燕子》时,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哪些词语能让自己感受到燕子的活泼机灵;再引导学生关注“一身”“一对”“加上”“凑成了”的妙用。接着出示翠鸟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后,模仿《燕子》的语言写出翠鸟的样子。学生写出了“一身翠绿色的羽毛,一对绿中镶嵌着几颗珍珠似的斑点的翅膀,加上像钢针样的又长又尖的嘴巴,这就是活泼可爱的翠鸟”“一身翠绿中带着珍珠般白点的羽毛,一张长枪似的小嘴,加上尖尖的小尾巴,这就是机灵可爱的翠鸟”等仿句。
文中的词语范例为学生学习表达提供了支架,降低了学生表达的难度,满足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提高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2.复制文本形式
文本的形式如房子之框架,包括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学生的表达不能片面追求自主“原生态”,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写作技巧,使其表达条理清晰,富有章法。
如《云雀的心愿》这篇文章在描写“森林可以蓄水”和“森林也是一个空调器”这两大作用时,作者运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这两段的共同之处,再分组读,进一步加深对这种构段方式的印象,最后模仿这样的构段方式,写“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典型的范例,教會学生学习范例的特点进行“仿写”,让表达从“模仿”开始,最终学会跳出文本活用语言。
二、放大文本,在拓展中学表达
文本中的词语、句子比较精练,然而内涵深厚,用上放大功能,适当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拓展,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益处的。
《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被宙斯绑在高加索山上,受尽折磨,文中只写了短短一句话,没有详细描述。这时就可以让学生想象烈风暴雨中普罗米修斯忍受着怎样的痛苦。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聚焦“锁之痛”场景,普罗米修斯被锁在哪儿?悬崖绝壁让你想到了什么?第一问,引领学生初步感受普罗米修斯所处的境地。接着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让学生慢慢走近普罗米修斯。我继续追问“一把沉重的铁链锁住了他的肉体,锁住他的自由,他冷吗?他饿吗?他困吗?他想亲人吗?”“他还会受到怎样的折磨呢?”渐渐地,学生心里有了画面感,感同身受,此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形象感悟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痛苦,同时出示三个场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的写下来。
烈日炎炎,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普罗米修斯。
狂风猛烈,暴风雨像鞭子一般抽打着万物,普罗米修斯 。
大雪纷纷,冰雹像刀子一样落下来,普罗米修斯 。
这样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情境,仿佛看到了普罗米修斯承受的巨大痛苦。情动辞发,自然水到渠成,语言如流水般涌出。
抓住文本的关键语言,通过追问、朗读、想象,就像放大镜般让学生将简练的语言具象化,这是借文本学表达的好办法。
三、填充文本,在补白中学表达
课本的选文大部分是文学作品,文本中留下了很多空白,如省略处、空白处、“言尽而意不尽处”,这些都是训练学生表达的良好机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补白填空,既释放了学生的言语个性,又促进了学生言语表达的提升。
如教学《蚁国英雄》时,文章末尾只写出蚁团冲进河流里,没有具体描述蚂蚁后来如何了,这时,让学生想象蚁团冲进河流后,外层蚂蚁和内层蚂蚁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局怎样,引导学生对故事的结尾进行补充、续编。学生们有的谈外层蚂蚁牺牲的状态,有的写内层蚂蚁对外层蚂蚁说的话,有的说游客们的反应。
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只要你给他们一个支点,一种情境,他们就会将文本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自己的思想放飞,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
四、重组文本,在整合中学表达
用教材教,就是充分地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让文本成为言语实践的重要平台,让课堂成为言语实践的场所。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大胆整合,重组文本,实现内容的创生和学生素养的形成。
如教学《蜘蛛开店》这课时,当学生读懂了课文,理清了文章脉络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本课的关键词语“蜘蛛开店、卖口罩、河马、卖围巾、长颈鹿、卖袜子、蜈蚣”,并根据课后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个过程中,教师利用示意图支架,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看示意图的方法,也就是抓住故事线索,并运用积累的语言讲故事。在讲故事时,学生重组整合了文中的语言文字,学会借助示意图按一定的顺序表达,提高了言语表达能力。
五、链接文本,在串联中学表达
教材中的每篇文本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不同年级、不同册之间有着纵向联系,单元内部之间也有横向联系。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串联文本,甚至链接课外的相关文章,形成合力,训练学生表达。
《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皆运用场景及细节的描写,表现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教学《父爱之舟》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场景和细节描写的地方,感受父亲对“我”的爱,进而通过链接《慈母情深》中的场景描写,让学生谈谈场景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最后引导学生用这种场景描写的方法,写生活中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这样教学利用了文本中的横向联系,给学生呈现了不同的例子,学生感受更加直观。
创造性地用好文本,让文本的价值最大化。在文本情境中,学生从得言到得意,从得意到得法,构建言语表达的桥梁,从而实现了语文素养和生命品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东侨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