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莉莉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素养,诸如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这些能力与素养相对知识与概念本身来说,具有更高的教学价值与意义.关注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本身,比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具有更大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也对进一步挖掘人的内在潜力,创造活力和提升人格大有裨益.那么,如何来教会学生直觉思维呢?石本无光,相激而发亮丽.本文从“一堂青年教师展示课”引入思考和实践研究,进而以“五大策略”来促成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来点亮学生创造直觉思维,使学生在快乐中思维,感悟中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直觉思维的乐趣,迸发出崭新的思维火花.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直觉思维;实践研究
一、从“一堂青年教师展示课”引发的思考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是一个精彩纷呈的课堂,许多优秀的课例、经典的反思、成功的经验纷至沓来.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名师风采展示活动,会上王老师展示了“圆周长的练习课”.王老师简单复习了圆周长的有关知识后,就直接出示了:有一个大圆的周长是31.4分米,在这个大圆里,分布着大小不一样的10个小圆形,它们的圆心,都在这个大圆的同一条直径上,同时,这10个小圆都与这条线相外切,这10个小圆的周长是多少?刚读完题,就有一名男生说:“31.4分米.”学生们都懵了,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王老师不慌不忙地对大家说:“我们来请这名同学说说看法.”这个时候,这名男同学缓缓起身,慢慢地说着:“我……我是感觉是31.4分米,因为,因为……”王老师说:“虽然你不知道原因,但你是一个直觉很强的孩子.”转而面对全体学生说:“不管31.4分米是不是这10个小圆的周长和,我们都需要进行证明,你们觉得可以怎么来证明?”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
王老师总是能够运用教育智慧,机智巧妙地把课堂上突然发生的情况转化为教育契机,形成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感叹教师的教学艺术之余,不禁也在反思自己的课堂,对学生在课堂上“突如其来”的想法总是那么害怕,害怕进一步深究时不知所云,害怕他们说:“我感觉是这样的”“我猜得”,更害怕因学生的捣乱而打断笔者的教学思路.渐渐地笔者对这种情况就产生了排斥,甚至觉得他是“故意捣乱”.所以,有时见学生想说,笔者就会有意地躲避.带着这种与名师反差的疑惑,查询了相关资料,一个数学名词进入眼帘——“直觉思维”.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想法,也是一种思维,我们应该最大化地运用.
二、小学数学课堂“直觉思维”能力提升的策略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但在心理上,要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被充分激活.
(一)耐心倾听,学会捕捉
营造轻松、自由的思考氛围,建立平等、信任的课堂心理场域,构建自由思考、交流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走进学生,了解学生,通过鼓励与引导,让学生酿造出简洁而准确的直觉思维.
例如,在综合复习时,笔者出示了:“我校举行象棋个人冠军赛,有128名运动员参加,共需安排多少场比赛?”笔者设计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利用等差数列来解决问题,一般解题思路是:两人赛一场,第一轮需赛128÷2=64(场),第二轮需赛64÷2=32(场),第三轮需赛32÷2=16(场)……最后决出冠军需赛2÷2=1(场),故需要安排比赛128÷2+64÷2+32÷2+…+4÷2+2÷2=64+32+16+…+2+1=127(场).题目出示不久,在大家还在思考的时候,坐在前排的蒋某在位置上嘀咕着:“应该是127人吧!不是!好像是的!”见状笔者就对他说:“你是怎么想的?”“我觉得应该是127场.但不知道对不对?因为冠军只有一个,那么……”虽然学生不能直接说出分析的原因,但是在全体同学的探讨下,大家就理解了:每场比赛淘汰一名运动员,要决出冠军就要淘汰127名运动员,所以需要安排比赛128-1=127(场).
(二)课堂生成,激活思维
从当前的课堂来看,多以教师的预设内容为主,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示范课,基本内容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预设好的,而在课堂中学生生成性的内容几乎很少,这就失去了学生展示的平台,也无法激活学生的能动性.这样的课堂教学有价值吗?这样的数学课堂有生命吗?
例如,有位教师在新授“6,7的加减法”后安排了:一只小老鼠背着一个袋子,里边装着7个土豆,可是袋子破了一个洞,小老鼠跑到半路就掉了4个土豆.要求学生完成□+□=7,7-□=□.教师先用讲故事的口吻叙述了题意,然后让学生观察画面想一想,并说说图意再列式.大部分学生列出的算式是4+3=7,7-4=3.教师刚要出示下一题,有名男生站起来高舉着手喊道:“老师,老师,我还有!”教师见状,并没有按自己的预设进行,而是很高兴地对这名男生说:“哦,那你说.”“小老鼠继续往前走时,袋子里的土豆还会继续往外掉,那就还有其他的算式.”此话一出,学生们就生成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想法,算式五花八门:5+2=7,7-5=2,6+1=7,7-6=1,0+7=7,7-0=77-7=0,7+0=7,….教师虽然没有按预设完成内容,但在给“节外生枝”学生的机会后,学生生成的思维更精彩.
三、总 结
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是在教师运用适当的方法才能被激发出来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也是借助于教师的引导与激励形成的,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分析、实验、养育和锻造,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直觉思维,特别是后30%学生的参与率更高,为学生打开了一道心窗,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的想法,促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让课堂真正热闹起来.
【参考文献】
[1]周歆.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7):175.
[2]方芳.追寻刹那间的思维光亮——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8(17):4-6.
[3]袁艳美.小学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8(1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