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的德育思考

2020-06-01 18:39朱燕颜
师道·教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儿童视角班规笔者

朱燕颜

“儿童视角”源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帕夫雷什中学》一书写道:“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笔者认为:真正的“儿童视角”根据儿童的不同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独特的情怀,用儿童的思维去观察,去倾听,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与孩子一同释放天性,确立信任感,点燃孩子们潜在的上进欲望,让孩子们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也是德育的核心。

一、透视“儿童视角”,浸润心灵

这如何做到真正运用“儿童视角”去思考教育呢?以下是笔者对“儿童视角”在实践中的感悟。

在班会课“我为班献良策”中,主题为“班规”,旨在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体验班规制定的民主过程。教学中,笔者结合班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顾班级生活,并制定实用的可操作的班规,学生们认为,去上体育课和其它专用教室上课问题最严重:上课不准时、嬉戏追逐、大声喧哗等。这时,有学生突然提出:“老师,班规规则是制定了,但如果有同学不遵守怎么办?”此时,笔者抓住了教育的时机,让学生自觉去修正认知。

师:你违反了制定的班规,希望老师、同学怎么做呢?

生1:我希望老师多原谅我几次,耐心地跟我讲道理,我相信我会慢慢改。

生2:我想先写检讨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读出检讨,并保证改正。

生3:我能把这些规则抄下来,贴在桌子角时刻提醒我……

其实我只是运用“儿童视角”让学生思考,去帮助学生开启了新的思维视角,不断撞击、融合,在不知不觉中修正认知,获得了走向他人心灵的通道,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由此“推已及人”。这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点燃了欲望,浸润他们的心灵,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才是基于“儿童视角”的德育教育,也是教育的应然之意。

二、站在“儿童视角”中,伴成长

我曾观摩了南京市杨爱红老师的课堂教学,杨老师请孩子们合作讨论,用儿童的视角发现自己在班级中享有的权利,如:娱乐权(课间休息、体育课、艺体课程)、发言权、受教育权、自主选择权、参与班级管理权、公平权等。然后再讨论在这些权利中,哪些是落实得很到位的,用一个事例说明。这就是在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生活,走进他们的生活,畅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最后,从儿童的角度还发起了维护自己权利的维权行动,教会孩子们用正确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合理)权利。这才是教会孩子生活、过更好的生活,不留痕迹地引导他们成长。

德育要从儿童的视角生活中来,经过课堂教学后,让孩子在课堂活动中有所收获,从而引领他们过更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去尊重每一个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和欣赏他们的智慧,走进他们多彩的内心世界,让道德的种子在儿童身心中真正发芽、開花和结果。

三、站在“儿童视角”中,品教育

高德胜教授说:“道德教育‘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我们总是将‘每时每刻的事情变成 ‘某时某刻的事情”。回归儿童的真实生活,是引导儿童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体悟、整理、想象、提升。帮助孩子成为最卓越的自己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笔者执教《过年》,大部分孩子喜欢燃放鞭炮,非常危险。针对“春节要不要放鞭炮”这一话题,先让孩子展开讨论并达到教育的目的。有的孩子认为,春节不放鞭炮,缺少节日气氛;更多的孩子认为,虽然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的一大习俗,但从安全性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两方面考虑,“燃放烟花爆竹”如今已是弊大于利。接着让孩子们创设了一份“拒绝鞭炮,过绿色开心年”的海报,在社区宣传。最后让孩子感悟:春节虽然鞭炮声少了,但我们依然喜庆开心过大年。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的先生”。面对由我们创设和主导的节日,更应怀着一颗童心。毋庸置疑,教育要站在儿童的视角中,要回归生活。

远方总有一条让我不断追逐的地平线,当我一次次把它踩在脚下,便会涌起一缕缕惬意和满足。我会在道德的彼岸,不停地奔跑,心存一丝执念,我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儿童视角班规笔者
Create Rules For Your Classroom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班规要科学合理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另类班规”不妨宽容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