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炎
摘要:写作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可以说占据了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在高年级学习生活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写作教学依然面临写作教学在语文教育中不受重视、写作教学目标难以明确等问题,形成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不高、作文质量低下的现象,继而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习惯等方面均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寻找出一些有利的观点,以期待为更好地进行写作教学提供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写作 写作教学 陶行知 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161-03
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发生很多变化,人们相继作出了许多探究和尝试,不断地对写作教学领域进行完善。写作教学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教育活动,需要师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日常语文素养的积累。良好的写作教学训练能够在促使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的同时拓展其心灵。
一、写作教学面临的问题概述
(一)写作教学不受重视,缺乏正确引导
新课标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理念的,而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很多过分看重学习结果而轻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现象。在较高年级,学科任务繁重,难免出现偏科倚重的现象,而语文写作教学往往是最容易被轻视的部分,学生日常写作教学训练得不到满足。其实写作教学不仅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活动,更是学生可以表情达意、学会反思做人的途径,要将其提升到与学生知、情、意、行紧密结合的高度,并且作文部分在语文考试分数中据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应当重视写作教学,并在写作训练中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让学生在学会写作的同时学会做人,加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使学生身心得到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在常规写作训练中要从侧面来指引学生,帮助他们调动思维、获取写作的灵感。
(二)写作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家长对学生有着较高的期望,高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变得愈发繁重,学生不仅要应对各门课程的要求,还面对着升级和升学的压力。多方面因素导致学生的写作训练存在各种问题,例如:学生写作宿构、不切实际的文章,文章的思想空洞、主旨不凸出等,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良性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在实际的写作训练中,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写作行为,立足学生实际,及时给予正确引导。
(三)作文缺乏自主创新性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中较难的一个环节,高年级学生学业压力太大,阅读量得不到满足,出现了阅读与写作相脱离的现象,学生日常写作素材积累不足,写作语言平淡无奇,写作水平一般,缺乏有创意的表达,无法实现个性化写作。应当引导学生敢于并且善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将读书与写作紧密结合,从学生的写作心理上来研究学生的写作行为,避免雷同、套话、代言式等低水平作文的出现,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人和事个性化的体验及独特的感受。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于写作教学的启示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颇负盛名的思想家和人民教育家,他毕生专注于中国的教育工作,通过许许多多的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了适合人民大众的宝贵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对现代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生活教育思想对于写作教学的启示
1.生活化地写作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他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是来源于生活并且是离不开生活的,脱离生活的教育必定是失败的,也就是说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通过教育来改造生活、完善生活。同样,他还强调“社会即教育”,各种各样的社会實践活动是拓宽学生眼界、让学生学有所用的重要渠道。总而言之,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可利用的语文教育资源,语文教学必须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活化的写作模式的形成。
这种教育思想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就是要将写作教学与学生本身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1]叶圣陶先生这种观点是把写作教学当作一种特殊的“说话”方式。既然是“说话”,就要与现实生活贴近才能有话可说。高年级的学生学业比较繁重,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质量不高、水平一般,经常会因为应付考试而出现宿构,学生不能够立足于生活本身去进行写作就无法写出一篇好文章,更无法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写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关联,这是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发学生对于写作的热爱之情。
作为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引导他们扎实地进行写作练习,揣摩学生的写作心理,在日常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思路敏捷、下笔如行云流水。只有将学生的写作与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相关联,才更容易确立出清晰的写作目标,保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话可写、有理可循,有效避免作文思想空洞、雷同甚至偏离主题等问题。我们要尽可能地去发掘社会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教育资源,积极开阔他们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脑海中丰富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真情实感。
2.以“做”为中心的写作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陶行知先生认为当“教”与“学”一旦分离,学生和教师都很难前进,因此,他主张以教促学,教学相长,并且教育者的“教”与学习主体的“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里的“做”就是指实践,要在“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并用、知行合一。这一教育方法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就是要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做”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从而能够自主写作、自由并真实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体验。要想有效地解决当前高中作文中题材单一、内容枯燥、千篇一律、宿构或套作等问题,写作的时候就必须发自内心地去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真切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写作时除了用心之外,还必须多写多练,多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将写作教学落实到“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理念中,正确地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
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启示下,还要充分发挥教育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就要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优秀文本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会思考、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从学生的写作心理能力层次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训练机会,即在日常的练笔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记忆力等;尊重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主体性,通过写作训练实践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文章创作,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创设情境法、启发诱导法等来进行不同文体的写作练习,优化学生的审题选材、布局谋篇、语言建构等能力,并便学生养成写作之后主动审视、修改和完善文章的好习惯。
(二)创造教育理论对写作教学的启发
创造教育是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精华。陶行知先生秉持认真谨慎的科学态度,专心致力于教育实践,不懈地探究内涵丰富的创造教育。他非常重视培养学习者的创造力,反对传统教育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强调教育和学习活动要联系生活,学有所用并有所创新。在创造教育理念下,他认为儿童天生都是具有创造力的,教育就是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而不要否定甚至束缚,他提出进行创造教育就要实施六个解放,即解放学生的脑、手、脚、空间和时间,就是要在教育中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给学习者自由,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运用头脑去思考、亲自去体验生活,发现和探究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让他们真正地学有所获。他还主张实行创造教育要以民主的环境为背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正确看待学生、爱护学生。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对于创造教育的不懈探索。
当今社会需要大批创新型的人才,面对教育发展的潮流,语文教育改革也提倡各个方面的创新,在写作教学中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写作。写作不仅在语文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分数比例,而且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经,因此,不能轻视高年级语文教学与学习中的写作。写作本身就是一个带有极强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不仅与写作主体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息息相关,而且需要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联想能力的调动,同时也会在写作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提升。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创造教育思想对于写作教学的指导性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体现:
首先,在写作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创作的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身心特点,因材施教地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真实状况进行写作,使学生主动积极地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点。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解放学生的双手、头脑、嘴巴、眼睛、空间和时间,给他们充分的自由来参与实践、体悟生活、丰富自己;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启发性地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写作;在讲评作文时可以为学生解疑答惑、端正写作态度、指明写作过程中的优劣之处,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其次,陶行知先生认为在创造教育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很重要,社会、家庭和学校都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处处都有学生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要使写作教学由灌输型转变为主动探究型,教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互助、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积极地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在语文课堂上探索写作方法、聚积写作语言,在民主和谐的写作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促进其写作水平的发展。
最后,陶行知先生強调在实施创造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在“劳力上劳心”,即手脑并用,用心去写好每一篇文章。三国时期,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用一句话表明了他对于写作的观点:“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2]曹丕认为,写作不管对于人生还是社会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活动,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求教师同样具有创新头脑并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练习写作的机会。曹丕还强调在写作时必须用心才能写出一篇有意义的具有创造性的文章,这和陶行知先生的主张有所呼应。另外,除了用心和实践之外,还要注意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不断扩充自己的阅读量,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写文章的时候得心应手。创造教育理念下的写作教学倡导的是学生能够在一个民主的环境中自由且自主地抒发自己对人生,及社会上各种事物的个性化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学生情感的体悟与流露,也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在写作教学中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发展,夯实他们的语文基础。
三、结语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和对教育理念的探索是面向人民大众的,他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其大众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反对传统教育中的流弊,主张教育的改革(下转第160页)(上接第162页)与创新,推动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他的生活教育和创造教育思想对高年级的写作教学具有很多可借鉴之处,包括他所提倡方法论和具体的教育做法对现实教学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他的教育思想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注重实践和联系生活等方法是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更让人们认识到了写作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培养高年级学生创造力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着眼于学生实际,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观念,克服日常写作训练的弊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从而使得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2]萧统.昭明文选[M].于平,注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