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婷 杨大忠
摘要:高考现代文复习中,小说文本占据了半壁江山,是师生备考的重头戏。然而,现实状况是,老师经常感叹“复习与否,见效不大”,学生也抱怨“投入多,得分没什么变化”。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如何较快地增强考生的解题能力,笔者认为,知彼知己——研究《考试说明》和真题,利用大数据,寻找短板,然后“练兵”——分类突击,建构小说体系;转化题干,提升思维能力;三步训练法,增强答题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小说复习的效果。
关键词:小说;高考复习;有效策略
近期,教育部发布了以“一核”“四层”“四翼”为主要内容的高考评价体系,其中的“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而小说作为“文学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模块,是日常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落实必备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笔者做过统计,浙江省近十年高考的现代文阅读当中,有6次选择了小说文本,分别是2009年《魔盒》、2011年《第九车厢》、2014年《走眼》、2015年《捡烂纸的老头》、2017年《一种美味》、2019年《呼兰河传》,分值均为20分。同时2019年全国总共7份高考卷,小说文本占了4份,2018年也达到同样的比例。可见,小说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高频考点,值得师生共同研究。笔者认为,与其投入了珍贵的时间去复习,算是“过”了一次,效果云里雾里,还不如制定相应的策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地应对它,以取得显著的效果。
一、知彼知己——高考小说复习的理论起点和学情
1.了解顶层设计,把握高考动向
新出版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2020浙江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是命题老师命题的核心依据。关于文学类文本(含小说文本)的考点,首先和18、19年的《考试说明》进行纵向比较,内容表述上没有变化,依然是八个考点。其次看“题型示例”,共列举了两篇小说,一篇2011年的浙江卷真题《第九车厢》,,另一篇 2014年的全国卷真题《古渡头》,其题型设置和我省不一样。这体现了我省在高考语文复习上的全方位特点。
2.研究高考真题,探究命题规律
如果说《考试说明》是方向标,那么高考真题则呈现的是清晰的视野。笔者将十年真题卷中的六篇小说进行比较和研究,归纳题干问法,从中寻找命题的方向。详见表1。
经过整理,笔者初步得出命题的六大方向:环境、人物、情节、主题、标题、句子的赏析等。同时发现每个方向包含多个考点,比如人物形象题,除了考查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分析,也会涉及到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挖掘。主题类题,除了概括主题,还有结合人物形象以及作者创作意图的探究。即命题的切入点有六大角度,而具体考查的内容是交叉的,不确定的,基于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小说文本具体深入的解读,进而形成的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大数据,寻找学生能力短板
了解了命题的规律和方向,那么学生在复习前的水平如何呢?笔者认为,现在的学校基本都引进了电子阅卷系统,和不同地区的高中实现了同步网上阅卷,阅卷结束,系统很快就能统计出10至13这四小题的分数,并且有数据分析,高级的系统甚至还能给每位考生指出知识上的短板。老师可以把自己教的两个班进行比较,或者和其他班级、学校比对,很快就能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
二、“练兵”——高考小说复习的有效策略
1.分类梳理,建构小说体系
上师大的郑桂华教授认为:“强调语文知识,绝不是一种倒退。这是一种尊重语文学习的常识,遵循语文教育的本质规律。”如果缺乏系统的知识,而去盲目地做题,那就变成了题海战术,事倍功半,很不可取。因此,系统地梳理小说的知识体系很有必要。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关于人物,一是会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塑造人物的手法、情节的发展、环境的烘托以及其他人对该人物的评价等去考虑,二是分析主要人物(物象)或次要人物的作用。然后看情节,掌握情节的线索、叙述方式、叙述进程(基本模式和特殊变式)、结构技巧的选用(悬念、抑扬、铺垫、伏笔、照应、对比、衬托、突转等)以及某处情节的作用或效果。三是分析环境,熟悉环境描写的手法和技巧,能够分析或概括环境描写的特点,分析某处环境描写(或景物或场景)的作用。而小说中重要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和赏析,应当顺带系统地复习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语言技巧等),最后回到小说的主题,包括标题的含义、作用、效果,能够通过分析主题和人物、情节、结构、环境、读者等之间的关系来探究小说的深层意蕴。
笔者对小说的知识体系只做笼统地呈现,第一轮复习时老师们都会很详细地讲解,此处不再详述。
2.转化题干,提升思维能力
研究了考点,掌握了知识体系后,做练习,对答案,总结答题模式,是最常规的复习方法。答题模式固然是帮助学生复习的有效途径,能够让考生拥有清晰的思路。比如说,赏析小说某处划线句子。根据答题模式“表达技巧+分析+情感”就能很快组织好一小段赏析文字。问某一段的作用,根据答题模式“内容+结构”,写出两个方面的赏析。但是,答题模式不是万能的,它是针对某一大类题型总结出的思路,而要让考生思维更进一步,筆者认为可以转化题干问法。
如《呼兰河传》的第一题: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画线部分讲述的是黄瓜快速生长,爬满磨房窗子,写出了黄瓜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这些内容是通过语言的哪些特点来表现的呢?题干就转化为,通过怎样的修辞手法、特别的词语和句式、语气语调、语体风格、表达方式等来表达黄瓜的生命力以及我对此的喜爱之情的?
再如第二问,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首先要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我”和冯嘴歪子之间的交流,以及我吃粘糕之事。题干就转化为,在“我”和冯嘴歪子的沟通交流中,其中“我”的哪些行为体现了“我”哪些不同的形象。
《一种美味》中问: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考生应先分析结尾的内容(鱼没有进锅里烧,而是跳在了柴草堆里,大家喝的只是豆腐汤),这很意外,让人有一种“哭笑不得”的苦涩感,这种结尾方式我们学过吗?结尾是情节的一部分,和前文有什么联系?其次是结尾和标题以及主旨之间的关系。题干便转化为:意外的结尾是怎样的,符合哪种结尾风格,和前文情节有哪种联系?是否呼应标题?对小说的主题是否有升华和丰富的效果?经过这么一转化,题干指向就更加明确了,学生答题的准确性更高了。
转化题干是结合小说的知识体系,以及具体的语境,拓宽思维的有效途径,也是在题干和答题呈现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让考生能够拨开题干的迷雾,去除题干中某些陌生问法的遮蔽,尽快明确命题老师的意图,找到回答的最佳角度。
3.三步训练,增强答题能力
如果说以上的思考只是“纸上谈兵”,那么接下来最关键的是如何把思考转化为行动。
第一步,学生在初读文本时,划分出情节的四个进程,圈出关键词句,如直接描述人物形象的词句、作者对人物评价性的词、典型的环境描写、情节转折处等。因为练习做多了,会发现答案的表述很多都是原文中的关键词句,或者由这些重点词句引发出来的,所以考生一定要有文本意识,而不能想当然。
第二步,结合题干,有目标地再读题干范围内的文本,进而在脑海中转化题干问法,结合分值,形成若干个角度。结合术语组织语言,用带圈的数学序号(如①②)分点表述,条理清楚,清晰呈现。
第三步,老师批阅之后,学生结合小题得分,和答案表述进行比较,找出思维的不足之处(即题干转化中缺失的角度),如有不足,在旁边补写缺失的思维角度。同时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尽量去理解并选取答案中更规范准确的表述,这两项边订正边巩固、积累。下一次碰到类似的情况时就可以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提高得分。
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必然会带来高考试题的新变化,比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提到:“高考语文的关键能力之一——阅读能力也相应由注重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由注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传递的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
但不论怎么变,知彼知己,则可百“战”不殆,笔者结合多年高三教学的实践经验证明:研究考点和真题,让师生明确高考小说的要求;审视得分,让师生明确自己的起点;完善知识体系、转化题干问法、三步规范训练——无论对小说文本的解读能力,還是题干的分析、转化能力,答题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都会有质的提升。
(作者:吴惠婷,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教师;杨大忠,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正高级教师。)
[责编尹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