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的高考命题对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要求逐年提升,学生离考纲的能力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我们应该加强对古代文学理论的探究,利用传统文论的一些核心概念或方法,来指导高中古诗教学。中国传统文论对文学功能的表达是“言志”与“缘情”两大学说。中国传统文论基本思维特征是讲究“神韵”,创作与鉴赏的直接方法为“妙悟”。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的核心概念是“意象”以及由意象组成的“意境”。纵观传统文论,如能披沙沥金,灵活运用,不仅有益课堂教学,更能提升学生诗歌鉴赏分析能力,达成语文教学目标要求。
关键词:传统文论;高中语文;古诗教学
古诗是古人创作的作品,参照的是传统美学经验,抒发具有民族心理特质的内在情感。要切实提高高中生的古诗阅读能力,除了借鉴必要的当代文学理论外,更应该深入研究传统文论的重要原则、观点和方法。在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诗歌部分列举的鉴赏方法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古代文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但是现实问题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缺少明确具体的方法指导。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钻研古代文论,找到契合的切入点,来指导具体的古诗教学。兹举例如下:
一、“言志缘情说”与高中古诗教学
中国传统文论对文学功能的表达是“言志”与“缘情”两大学说。所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是先秦诗歌批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诸子百家共同的诗学观念。虽然历代对“志”的解说不尽相同,但大致集中为志向、理想、抱负、思想等。这其中已经包含“情”的要素。而后催生出陆机《文赋》所说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文选》李善注云“诗以言志,故曰缘情”。从此“言志”与“缘情”两大原则贯穿中华诗学发展的全部历程之中。从创作论、接受论、批评史等各层面发挥巨大作用。要想正确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必然要关注这一文化传统。否则,对古诗的理解只能是主观臆断的解读和穿凿附会的考证。
对高中古诗教学而言,对诗意的理解方向是由字到句,由句而篇,以意逆志。这固然不错,但是一旦进入鉴赏分析层面,尤其是技法分析,学生往往陷入困境。究其原因,在于套用所学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缺少针对性、灵活性与准确性指导。如果换一种思路,不是对诗句进行机械的纯技术分析,而是引导学生从作者创作意图入手,先去寻找诗人所缘之情和所言之志,从情感表达需要出发,逆向思维,判断作者遣词造句的规律,探究其采取非常手法追求特殊效果的原因,准确把握诗句的形式特征。
以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为例,其首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般译为“千山万壑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看似无甚异议,但历代争议颇多,集中在一点:用如此壮景写昭君一介女子是否合适。《唐诗评选》:“句是极大好句,但施之于‘生长明妃之上,则佛头加冠矣。故虽有佳句,失所则为疵颣。”而更多的人是赞颂。《唐宋诗醇》:“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咏明妃者,此首第一。”唯王俊鸣老师独出机杼,提出全新的见解,认为“群山万壑”系状语而非主语,整句翻译为“(我为了探寻昭君遗迹)不惜穿过群山万壑奔赴荆门”,其结果,昭君生长那个村庄还真的存在。
作主语还是状语,还要看诗中体现的思想情感。如果作状语,则首句体现诗人跋涉之苦;如作主语,则用景色突出昭君形象。如何看待诗人诗中的昭君呢?可用《咏怀古迹》其它几首为例分析。前两首咏庚信与宋玉,与杜甫文人身份相合,而借一女子言志,则前人亦有言焉。另外,古人借女子抒情已有传统,作者身处夔州,眼前风光奇绝,直抒所见,亦未为不可。综合起来,这两句似以传统解释为佳。
二、“神韵”、“妙悟”说与高中古诗教学
中国传统文论基本思维特征是讲究“神韵”,创作与鉴赏的直接方法为“妙悟”。“神韵说”虽为清王士禛所倡,但关注诗歌内在审美特质这一说法古已有之。把握“神韵”不二法门为严羽《沧浪诗话》所谓“妙悟之说”。所谓“神韵”,大致等同于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和《与极浦书》中所说“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其中涉及言意關系、审美效果、艺术境界等多个方面。从文艺批评角度看,严羽的审美标准“入神”、“兴趣”与“神韵”大同小异。其“妙悟”之说以禅喻诗,领悟表现诗歌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历来对“妙悟”一词的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作为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却获得广泛认同。这对高中生理解艺术水准较高的古诗提出了挑战。作品自觉追求的“神韵”往往在字词表义之外,如何训练学生由诗词语表义进入语境义而至完全掌握作者创作主旨和意趣,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古人“妙悟”的方法,总结出适合高中阶段牲的教学方法。
首先,既然诗词“神韵”追求语言、意象解读的不确定性和不可言说性,我们可以从“虚”入手。比如重点分析诗歌中出现的虚词,或者对语意的连贯性进行分析,补足诗人缺失的语言等。其次,可以训练培养学生联想与想像的能力,内化为他们阅读古诗的习惯,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对作品留白处进行合情合理的扩展想像。在培养学生具备较高鉴赏能力的同时,提升思维品质。第三,所谓“妙悟”之“妙”,在于解读诗词的具体方法,同时强调解读过程中的审美感受,强调解读者主观审美经验的修养程度。由此引导学生,不仅掌握解读正确方法,还要提升审美体验能力,实现个体审美情绪的升华。
以《蜀相》为例,诗歌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自伤怀抱。《苕溪渔隐丛话》:“半山老人《题双庙诗》云:北风吹树急,西日照窗凉。细详味之,其托意深远,非止咏庙中景物而已……此深得老杜句法。如老杜题蜀相庙诗云: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亦自别托意在其中矣。”也就是说,诗人的情感,并不仅限于景物本身,大多数论诗者都注意到了“自”“空”两个虚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又《唐诗快》云“呜呼!诗之感人至此,益信圣人兴、观,群、怨之言不妄”这里强调的诗歌的社会功能。《杜臆》:“此与诸葛大名一首意正相发……盖不止为诸葛悲之,而千古英雄有才无命者,皆括于此,言有尽而意无穷也。”通过对诸葛一生的概括,联想而至一切自悲身世的古人(英雄)靠的就是联想的思维方法。
三、“意象”、“意境”说与高中古诗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的核心概念是“意象”以及由意象组成的“意境”。先秦思想就存在象、言、意等关系的讨论。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审美艺术与非审美艺术区分开来。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象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问题是:许多老师或同学,容易混淆诗词中普通事物形象与意象,对主要意象和次要意象难以作出正确的区分。另外,古人往往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捏合中国传统哲学与佛教思想,更使人扑朔迷离。由传统文化中有关意境的阐释,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意象的基础是情景交融,高中课本中情景交融的句子很多,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景物的分析,感受其中具有审美特质的情感,这是体现诗歌纯文学性特点的必由之路。但是高中语文教学大都停留在意象分析阶段,而对更高层次的“意境”鲜有涉及。其次,意境并非是由意象简单堆砌而成的整体环境。而问题是,一方面建立在道家“本无之论”和佛禅“空观”理论基础上的意境让人无所适从。另一方面,迄今论者谈及意境也多用隐喻等手法,语焉不详。这些都难以为我们提供直接的解读路径。第三,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设计意象意境问题时往往是“景——情——理”的机械模式,没有注意到意境具有的“空虚辽远”的心灵性体验。我们应该强调意境的生命体验特质,让学生全身心融入诗歌美妙的审美境界当中。
未必所有的诗歌都有意境,但是基本都有意象。由象入境第一步,引导学生从景物表相出发,结合诗人主观情感,体会意象涵义。如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当中,摇荡的波,凄冷的月,饱含词人情感,应为意象。而“二十四桥”似乎是诗中普通物象,这里需要进行合理想象进行补足。眼下的二十四桥,一片沉寂,我们必须跨越时空,回到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笙管繁华,与之相对姜夔所见融合无间,由实入虚,不仅体味到词人心中无限悲凉,更从中得到鉴赏者恍惚迷离的情感体验。唯有如此,才可真谓其曰“意境”。
总之,纵观传统文论,中学古诗教学中可供借鉴者甚多,如能披沙沥金,合理选用,不仅有益课堂教学,更能提升学生诗歌鉴赏分析能力,达成语文教学目标要求。
(作者:包增超,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教师)
[责编尹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