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梦晓
摘 要 分享是与他人物质和情感上的共享,在学校生活中,幼儿独占、独享行为表现得十分普遍,而从幼儿的长远发展来看,一个能在物质和精神上与别人共享的人,更加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为成长后踏入社会做保障,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笔者从家园合作这一方面探索了一些有助于培养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方法。
关键词 家园合作;分享行为;小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5-0036-01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来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是分享行为教育的基础。教师在培养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素养,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养成。
一、研究缘起
情景一:晨间游戏时,熙熙小朋友和顺顺小朋友在玩积木,突然,熙熙大声哭了起来,止都止不住。笔者听见哭声,连忙走过去,原来是因为积木争执了起来,有一块半圆形的积木正好可以用来搭一扇门,而两人都想要那块半圆形积木,顺顺先拿了,而熙熙也想要,两人开始吵了起来,后来熙熙拿不到就哭了。
情景二:户外活动时,秋千常常是小朋友们的最爱,荡来荡去真的很好玩,而秋千只有两个,梦瑶和苏晨因为这个又吵起来了,欣悦玩完之后,梦瑶急忙跑上前去,苏晨也跑上前,两人都在为谁玩秋千而争执不休,笔者看到连忙劝阻,教育他们一个一个轮流玩,而两人似乎都不肯后玩,而另一边的飞飛过来跟他们说:“我玩好了,你们谁过去玩?”一人一个秋千,两人这才满意。看到这些现象,笔者意识到培养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十分必要的,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会有因为小朋友之间争执玩具、积木等等而引发的矛盾,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呢?
二、调查分析
为了对幼儿进行深入的分享教育,笔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察,对幼儿的分享行为表现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发现本班幼儿的分享行为水平如下:
(一)与入园初期相比,幼儿分享水平有了明显大幅度的提升,大部分幼儿基本知道要和好朋友或者老师进行分享,一小部分是在老师、家长的提示下进行分享。
(二)大多数幼儿还是只会被动地分享,少数幼儿会主动分享,会和同伴主动分享玩具和食物。
(三)幼儿的分享行为存在一定的功利性,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老师在场的时候分享的几率特别高,老师看到就会表扬分享的幼儿,而老师不在场的时候幼儿分享概率又大大降低,幼儿还不能自觉形成分享的行为。
(四)幼儿的分享行为与物品的所属性质(私有物品和公有物品)有关。本班幼儿对于班级的公有物品乐意分享,而对于私有物品,即他们自己带过来的玩具等并不愿意分享给其他人。
而当今社会下,培养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责任,那,如何才能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呢?
三、教育措施
(一)家长榜样示范。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榜样作用也很重要。每个父母都爱孩子,但正确地爱孩子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味地迁就、放纵,满足各种无理的要求,只会养成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家长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家里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家长首先要与他人分享,并教导幼儿学会分享,从潜移默化中习得分享行为,并转化为自发分享。而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榜样示范作用也很重要,例如孔融让梨等等,通过文学作品一类的榜样示范作用,让幼儿对分享行为有一个新的认识。
(二)鼓励教育、强化训练。每个孩子都喜欢得到大人的表扬,那样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厉害,很了不起。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在幼儿有一个分享行为的雏形时,家长就应给予表扬,鼓励他们进行分享,例如幼儿把一些好吃的东西往大人嘴巴里塞等等,这就是分享行为的雏形,慢慢会演变成分享其他东西。当幼儿体验到分享的乐趣之后,他们会自发形成分享行为。而大人摸摸他们的头、竖起大拇指、一句表扬的话,就会让孩子们更加喜欢分享。
四、不足与建议
本研究没有采用录像的手段,原因在于,虽然笔者每天在做观察,但是每天孩子都是有变化的,笔者无法控制幼儿对摄像机的好奇,不得不放弃这个手段。因此,笔者所做的记录也许不能反映小班幼儿活动中幼儿分享行为的全貌。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要起到一个良好的行为示范,引导幼儿学会分享。而家庭亦是重要的一部分,要做到家园紧密联系,牢牢依靠家庭这一重要的环境影响,鼓励幼儿进行分享,这也是为幼儿今后的社会性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就让我们的孩子共同生活在美好与快乐下,一起品尝分享的的温馨与甜蜜!
参考文献:
[1]梁志燊.幼儿好行为养成教育丛书——分享合作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