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平
课程改革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大环境,江苏省在近两年所颁发的教学大纲、学科标准等纲领性文件也促使高中生物教师不得不调整教学策略。其中,学业质量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因素,也是江苏省新课改的一个主要问题,所以江苏地区的高中生物教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全面优化学业质量评价结构。本文将从围绕核心素养补充评价标准、围绕育人目的丰富评价手段、根据课改要求丰富评价主体三个角度来分析江苏省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如何优化学业质量评价结构。
江苏一直都是我国的高考大省,江苏地区每年的高考试卷的难度水平、先进性与创新性在全国各个地区之间都位列前茅,而且江苏地区也一直是我国实施课程改革的试点区域。目前,江苏省所颁布的《关于调整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方案和课程内容的通知》也意味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式开始,各学科教师都应全面参与到课程改革活动中。其中,本次新课改增加学业质量标准,认为教学评价应该较为综合分析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且应该更加关注育人目的,因为高中生在毕业之后并不一定会进入高等教育,少部分学生会直接进入社会生活,所以学业质量评价应该要始终围绕学生的长远发展、个人价值的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等多个问题展开。对此,高中生物教师便要全面优化学业质量评价结构,积极响应江苏省新课改的改革号召。
1 围绕核心素养补充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落实学业质量评价活动的依据与标尺,在江苏省新课改下,相关部门已经明确指出不可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变化变化情况,应该要适当增加不同的课程来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而学业质量评价活动也应随着发生变化,应该客观分析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状态,改变学校教育片面提升升学率的不良教学行为,突出学校教育的育人价值。从这个层面来说,高中生物教师所设计的学业质量评价活动也应该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中心,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的具体变化。如此,则可提供丰富且综合的评价反馈,帮助学生调整生物学习计划,使其能够朝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努力奋斗。
就如在“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课教学中,笔者就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生物素养的解释确定了教学评价标准,以便综合分析学生的生物素养结构。“生命观念”层面的定性评价描述为:判断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内环境的组成与理化性质,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内环境的作用,考查学生是否可以自主利用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建构生物模型并由此解决相关问题。“科学思维”层面的定性评价标准为: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利用生物实例来分析内环境问题,是如何看待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问题的。“科学探究”层面的定性评价标准为:观察学生是否主动通过生物建模、问题解决活动总结出内环境的组成、理化性质与作用。“社会责任”层面的评价标准描述为: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环境这一科学知识,是否能够辩证分析生物问题,是否能够产生生命平等、尊重生命的健康情感。如此,则可综合分析本班学生的生物素养水平。同时,为了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使其自主调整课堂学习计划,笔者还提前展现了这一评价结构,希望学生能够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生物素养,使其实现能动发展。
2 围绕育人目的丰富评价手段
在过去,高中生物教师所组织的教学评价活动关心的是学生本身的应试水平,所以过于依赖考试评价结果,无形中伤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不能全面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潜能。但是,江苏省新课改针对学业质量这一问题却已经明确指出,学业质量应该是综合衡量学生的关键能力、思维品质、人生理想等方面的长远发展,而单一的考试评价却很难综合反馈相应的教学信息。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根据育人目的来选择相应的教学评价手段,综合考查学生的成长状态,由此优化学业教学质量。
在组织生物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活动时,笔者会全面整理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手段与结果性评价手段,希望学生能够切实展开生物探究。比如,笔者会设计“成长记录袋”,与同行教师全面讨论这一评价工具的使用方法、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科学设计评价等级,然后让本班学生独立保管个人“成长记录袋”。然后,本班学生则可将生物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代表资料收录在“成长记录袋”中,比如学生难得取得的好成绩、参加生物竞赛的资料证明与比赛成果等等。如此,高中生则可据此实现自我评价,还可定期翻看“成长记录袋”中的各项内容,以便及时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及时调整生物学习计划与阶段性学习目标,由此积累丰富的反思与评价经验。另外,为了客观检测课堂教学的具体成果,笔者也比较看重作业评价活动,即笔者要求本班学生按照课时学习计划整理各个单元的作业资料,要求学生附上作业分析报告,主要是需客观分析错题资源的成因与纠正方法,希望学生能够客观反思个人学习成效,通过作业反馈落实课后复习计划,及时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这些过程性评价手段,本班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也能以平常心看待考试结果,所以笔者也会适当利用考试评价帮助学生分析学习得失,使其反思成绩失利的原因,由此调整学习策略。
3 根据课改要求丰富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是指实施学业质量评价活动、得出评价结论的负责人,在过去,教师是实施学科质量评价活动的唯一主体,学生缺乏话语权与自主权,难以准确判断个人学习问题。但是,在江蘇省新课改环境内,评价主体则包括教师、学校、学生、家长甚至是一些特定的社会人员,且学生自评活动最为重要,一方面是可提供实时数据,另一方面是因为多主体共同评价可以进一步整合评价信息,能够更加全面地判断生物教学得失。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主动与各方教育力量合作,全面整理多主体评价信息,由此优化学业质量评价结论。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反思能力,笔者会在课堂总结环节组织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活动。比如,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要求本班学生独立制作思维导图,使其积极总结课堂所学知识、各个知识点的内在关联,让学生独立判断自己是否形成了良好的生物思维能力,使其反思学习成效,初步组织了学生自评活动。接着,学生便要认真回忆自己在探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所展开的一系列学习行为,比如自己是否主动参与到课堂问答活动之中,是否存在机械接受的不良学习行为,是否产生了创新思维等等,由此引导学生评价个人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过程,且需真诚阐述自己是否通过课堂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思想感悟。由此,便可让高中生全面反思自己的生物素养结构,使其形成科学的自我认识。另外,在节假日期间,笔者会设计一定的生物作业,让学生自主解题。在此过程中,笔者便会通过家长反馈来整理评价信息,结合作业解题情况客观分析本班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全面优化学业质量评价活动可以让教师、学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不断优化生物教学质量,让学生切实取得学习进步。因此,江苏地区的高中生物教师要全面分析新课改对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具体解释、要求,由此调整教学评价结构,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积累可迁移经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