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增,胡为才,姬弘涛
(1.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河南 鹤壁 458030;2.河南省华中阜外医院 胸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自发性气胸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急症,多因肺大疱破裂引起,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可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1],临床常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一种方式,分为两孔法和单孔法,两孔法是行观察孔与操作孔2 个切口进行手术;单孔法是将操作孔与观察孔合二为一行1 个切口进行手术。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单孔和两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将本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62 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31 例中男18 例,女13 例;年龄19~50 岁,平均(25.47±4.96)岁;气胸部位:左侧15 例,右侧16 例。研究组31 例中男16 例,女15 例;年龄20~48 岁,平均(25.66±4.23)岁;气胸部位:左侧16 例,右侧15 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患者均取健侧卧位,予以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单侧肺通气。研究组行1 个切口,位置在在患侧腋中线第4 肋间,切口长度约为3 cm,置入胸腔镜查看情况,术中将胸腔镜放置于一侧,并将其他手术器械置入,根据患者肺大疱情况采用切开、钳夹、吸引、电刀灼烧的等方式清除病灶及3~5 mm 正常组织。确认清除完毕后查看有无漏气,关胸,常规放置引流管,将胸壁组织逐层缝合。对照组行2 个切口,观察孔在腋中线第7或第8 肋间,切口长度约1.5 cm,将胸腔镜置入,查看肺大疱情况,操作孔在肺大疱位置与腋前线第3~5 肋间,切口长度约为2 cm 切口,置入其他手术器械。手术操作同研究组。
①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②两组患者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评定,分值范围0~10 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③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 时血清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皮质醇(cortisol,Cor)、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④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
采用SPSS 19.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研究组术后1 d、3 d、7 d 时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
表2 两组术后VAS 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术后VAS 评分比较 (,分)
两组患者术前NE、AngⅡ、Cor、IL-1、CRP、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两组NE、AngⅡ、Cor、IL-1、CRP、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与对照组的9.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641)。见表4。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及应激指标比较 ()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及应激指标比较 ()
表4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方式。两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对患者损伤较大,患者术后疼痛较为严重,因此仍需寻求一种痛苦更小、疗效显著的技术[4]。近年来,随着内镜器械和胸腔镜技术的不断提升,单孔(操作孔与观察孔合二为一)的方式逐渐在临床中应用。
本研究给予不同组别患者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3 d、7 d 时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单孔法相较于双孔法而言只需要行一个切口,对患者血管及神经的损伤较小,因此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患者切口少且长度短,因此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单孔法相较于两孔法而言减少了背部操作孔,可减少潜在渗出[5],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较短,引流量较少,可促进疾病预后。
有研究表明[6],手术操作是创伤性操作,可诱发机体应激反应。血清NE、Cor、AngⅡ是常见的应激指标,当机体应激反应越严重时其水平越高[7]。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3 d 时NE、Cor、AngⅡ水平均升高(P<0.05),但研究组升高幅度较小(P<0.05)。结果提示单孔法由于切口少,对患者肌肉、神经损伤更小,患者术后疼痛较轻,因此应激反应也较低。
术后患者常伴有炎症反应,IL-1、CRP、TNFα 是常见的炎症因子指标[8],当机体受到感染和创伤时其水平显著升高,可准确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程度[9]。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3 d 时IL-1、CRP、TNF-α 水平均升高(P<0.05),但研究组升高幅度小(P<0.05)。结果提示单孔法对患者损伤较小,因此炎症反应更轻微。
通过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发现单孔法和两孔法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与杨洋等[10]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相较于两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而言对患者损伤小,术后疼痛轻,炎症应激反应轻,术后恢复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