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
许多人在体检报告上看到过“提示血管钙化”的字眼,却对其知之甚少,只大概知道这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改变,但不知道它从何而来,有何代表意义,又该如何应对。其实,血管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普遍存在的病理过程,是其标志之一,亦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必然结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血管钙化的形成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常常为血管钙化的始动因素,在多种促动脉粥样硬化因素的刺激下,形成钙盐结晶。然而血管钙化也可以先于粥样斑块发生,且钙盐沉积并非一定出现在有粥样硬化的动脉中。许多代谢性疾病,如甲亢、高脂血癥、高磷酸盐血症、维生素D过多症、终末期肾病和糖尿病,其患者也是血管钙化的高发人群。
血管钙化与心脑血管病
血管钙化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证明动脉粥样硬化钙化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亦是预测心血管急性事件、脑卒中和外周血管病发生的重要指标。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90%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均存在钙化,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钙化程度呈中度相关。
钙化与斑块稳定性
既然血管钙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那么是不是钙化程度越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越不稳定呢?判断斑块是否稳定,关键在于斑块的成分:冠状动脉斑块微钙化是造成斑块不稳定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抑制血管局部的炎症反应,将促进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纤维化的形成,并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由不稳定的微钙化形式向相对稳定的大钙化形式过渡,就能提高斑块的稳定性。而他汀类药物正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炎症,起到了稳定斑块的作用,因此虽有许多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钙化积分升高,其预后仍然得到了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斑块的大钙化形式增加了其稳定性,但钙化病变通常伴随血管成角、扭曲等病变,并对血管扩张剂反应较差,从而增加了介入相关器械通过的难度,也增加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动脉粥样硬化钙化的干预
虽然钙化是相对不可逆的病理改变,但是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能够进一步减少它所带来的危害。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育锻炼将对血管钙化有抑制作用,在合并了糖尿病、慢性肾病的人群中尤其如此。因此,“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