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云
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探索理工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情况,为改善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实证依据。
国外最早对动机调控策略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Houston 大学的Wolters 教授。 Wolters(1999)使用开放式问卷对115 名美国大学生的动机调控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使用了一定的策略来调控自己的学习动机,并提起了5 种动机调控策略。 McCann& Garcia(1999)使用自行设计的量表,考查了大学生如何调控情绪动机,并提出了3 种动机调控策略。 李旭东等(2006)使用Wolters 的方式对一所大学的大三学生的动机调控策略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使用了4 类调控策略。 李昆(2009)利用自己设计的问卷,对553 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动机调控策略状况进行了调查,提取了8 种动机调控策略。 高越和刘宏刚(2014)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 省1 市共1446 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动机调控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取了6 种动机调控策略。
文献回顾表明,目前国内研究大多围绕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没有专门以理工类大学生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 理工类大学生受专业、性别、英语语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使用情况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使用情况是否一致? 有哪些不同? 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专门调查理工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情况。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探究以下问题:①理工类大学生整体上使用了哪些动机调控策略? ②男生、女生使用的动机调控策略是否存在差异? ③英语语言水平较高者和英语语言水平较低者(以大学英语四级成绩425 分为界线)使用的动机调控策略是否存在差异?
本研究调查了武汉地区4 所理工类高校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共512 名学生,其中男生323 人,女生189人。 学生来自机械、建筑、生物、土木、汽车、信息等13个专业。 回收问卷468 份,其中有效问卷442 份。 这4所理工类高校包括重点院校2 所,普通院校2 所。
本研究采用李昆(2009)设计的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问卷。 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语,第二部分为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学院、姓名、性别、班级、四级成绩;第三部分为动机调控策略问卷,共40 个题项。 该问卷的研究对象是8 所高校的大学生,问卷在开放式问卷及大量文献基础上编制而成。问卷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炼出8 个因子(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 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问卷的整体信度(克隆巴赫系数)为0.92。 这8 种动机调控策略分别是:
1. 兴趣提升
学生通过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来维持或增强英语学习动机,促使自己认真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学生可以通过变换学习方式、寻找英语学习中有趣的东西、把英语学习同生活、个人兴趣相联系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
2. 表现目标唤起
学生可以通过提醒自己英语成绩的重要性、与他人进行对比的方式,帮助自己克服英语学习动机不足或者衰退的情况。
3. 掌握目标唤起
学生提醒自己要尽可能学习英语、要比以前做得更好、要靠自己的意志力、靠坚持来完成任务,通过经常提醒自己来维持或者增强英语学习动机。
4. 自我奖励
学生会向自己许诺完成英语学习任务后给自己奖励,促使自己坚持认真完成英语学习任务,从而维持或者增强英语学习动机。
将回收的442 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输入电脑,使用SPSS16.0 对数据进行统计。 使用描述性统计获得理工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的整体使用情况,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获得男生、女生、通过四级和未通过四级者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情况。
描述性统计表明,8 种策略的使用情况均达到中等或较高水平,这与Oxford(1990)发现一致。 全体学生动机调控策略使用情况见图1:
图1 全体学生动机调控策略构成图
1. 4 种策略使用频率较高:分别是:任务价值提升(M=3.592)、意志控制(M=3.587)、兴趣提升(M=3.570)、自我效能提升(M=3.527)。
2. 4 种策略使用频率达到中等水平:分别是:掌握目标唤起(M=3.433)、后果设想(M=3.276)、自我奖励(M=3.214)、表现目标唤起(M=3.217);表现目标唤起策略使用相对最低,均值为3.127,也达到了中等水平。
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男生(N=263)、女生(N=179)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情况差异明显:
1. 女生在各项动机调控策略上的使用情况均高于男生。
2. 男生使用的动机调控策略按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兴趣提升(M=3.524)、意志控制(M=3.495)、自我效能提升(M=3.445)、任务价值提升(M=3.433)、掌握目标唤起(M=3.384)、后果设想(M=3.216)、自我奖励(M=3.182)、表现目标唤起(M=3.066)。
男生对英语学习或者英语任务首先从兴趣出发,如果对英语或者英语学习任务感兴趣,就易于完成任务;不感兴趣,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很低;然后从意志控制出发,遇到心情不好、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不利的学习环境,就不能控制自我,导致英语学习没有效果或者不能完成。 表现目标唤起策略使用最低,表明男生普遍不愿意拿自己跟他人比较,不大愿意给自己施加压力,因此英语成绩普遍比女生差。
3. 女生使用动机调控策略按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任务价值提升(M=3.814)、意志控制(M=3.717)、自我效能提升(M=3.641)、兴趣提升(M=3.634)、掌握目标唤起(M=3.502)、后果设想(M=3.36.)、自我奖励(M=3.259)、表现目标唤起(M=3.213)。
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表明(见表1),与男相比,女生在8 种动机调控策略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男生,显著度(p 值)在0.00~0.01 水平。
表1 男生、女生动机调控策略使用上的差异
描述性统计表明,与未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相比,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在8 种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上均高于前者。 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一步分析二者使用情况的差异,结果见表2。
表2 通过四级和未通过四级者动机调控策略使用上的差异
1. T 检验结果表明,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在各项策略的(除一项外:自我效能提升)使用上均明显高于未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达到明显差异水平,显著度(p 值)在0.00 ~0.01 水平。 也就是说,通过了英语四级的学生能够较好地使用各项动机调控策略,调整自己的英语学习状态。
这可以解释为:通过了英语四级的学生经常在完成一项作业时,或者在实现一个目标时就奖励自己,因此获得更大的动力;他们能够告诉自己,一定坚持认真学习,不能半途,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意志,积极调整心态,集中精力学习,因而学习效果更好。
2. 使用情况有一定差异的策略:后果设想、兴趣提升,但是也达到了显著差异。
3. 在“自我效能提升”使用上,通过四级和未通过四级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p 值为0.566)。
本研究的结果值得外语教师的关注。 外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应该帮助学生对英语学习动机进行调控,并且对学生进行动机调控策略的培训,使学生保持持久的英语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外语教育的目标。